6年頒獎給297位科學家,每人獎金300萬,科學探索獎到底爲了誰?
“一方面我希望他們更‘傻’,心無旁騖地專注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不受各種雜音的影響。另一方面,我希望他們更Open一些,更多地接觸社會、去做公衆科普,特別是給小學生和中學生做科普。”談及對於2024年“科學探索獎”獲獎人的期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新基石科學基金會監督委員會主席王志珍表示。
2024年8月26日,經過8個月的申報和評審,新基石科學基金會正式揭曉第六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49位青年科學家榜上有名,他們來自包括中國香港在內的13個城市的28家不同機構。
2024年“科學探索獎”一共有1012位候選人,命中率在5%左右。最終獲獎人的平均年齡爲41歲,最年輕的是31歲。其中,有6位年齡在35歲以下,幷包括兩名“90後”。
此外,2024年“科學探索獎”涌現出7位女性獲獎人,佔49人當中的14%,相比2023年有着大幅增加(2023年有3位女性得主)。特別是數學物理學領域的6位獲獎人中有3位都是女性,清華大學教授單芃成爲“科學探索獎”設立以來的第一位獲獎的女性數學家。
另據悉,有10家機構首次有人獲獎,它們中有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河海大學等高校,也有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同時,還有2位“醫師科學家”,分別來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和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科學探索獎”設立於2018年。由楊振寧、饒毅、潘建偉、高文、施一公、謝曉亮等14位知名科學家,與騰訊公司創始人馬化騰共同發起。支持對象是在中國內地和港澳地區全職工作的青年科技人才。男性申報年齡在45歲以下,女性申報年齡已在2024年放寬至48週歲,同時不限制國籍。獎金金額爲300萬元,所有獎金均打款到個人賬戶,獲獎人可以自由支配,且不限制使用用途。
新基石科學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嫵蓉表示:“我們在六年前設立科學探索獎,主要是響應科學家的呼籲。40歲左右的青年科技人才生活壓力比較重。爲了響應這個呼籲,一批科學家和騰訊馬總髮起了科學探索獎。”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主席潘建偉也表示:“35—45歲(女性48歲)是個非常奇妙的階段,是科研人員創造能力最強的時候,但同時他們又上有老下有小,承受着各種各樣生活和經濟的壓力。”潘建偉感慨,“科學探索獎”可以自由支配的獎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給青年科學家提供一個能從容、安心地從事基礎研究的環境。”
與此同時,歷經過去5年的發展,6歲的“科學探索獎”在評審機制上也在不斷進化。
2024年“科學探索獎”將女性申報的年齡限制由45週歲放寬到48週歲,並在各個評審階段提升了女性評委比例。不過,“科學探索獎”始終強調的是在同等條件下來優先女性。
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深圳灣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教授、“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委員顏寧表示:“如果在15年前我一定會堅決反對,我會想你們又在歧視女性,把我們當弱者。但在這麼多年間我看到很多女性同事因爲做母親讓事業受到了巨大影響,所以延長3年不是特別的照顧,而是她們應得的。同時,選她是因爲她優秀,不是因爲她是女性,而是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女性。”
對於任何評選來說,公正性都是重中之重。王嫵蓉表示:“‘科學探索獎’是民間獎項,我們最大特色是科學家主導人才遴選,我們有監督委員會指導幫助我們。這個機制是主要決策是科學家來決定,所以有管理委員會,是這個獎項最高決策的一羣人,在這之下有管理委員會推進成立評審委員會,評委專家主要來自於管理委員會和發起人的推薦。所以這是非常獨特的一個評判機制,這些也保證了獎項的公正性。”
王志珍也表示:“申報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影響評審工作的獨立、客觀和公正,決不允許以‘打招呼’、利益輸送等手段干擾或影響評審工作。如果一名申報人被證實存在打招呼的情況,那麼他連續三年都不能參與科學探索獎的申報和評審。”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主席高文表示:“曾有評委向我舉報有候選人給他發微信請他幫忙,評委把情況反映過來之後,我們就轉給基金會,基金會很快把這個人從候選人名單中拿掉。”
迴避制度,也是確保獎項公正的重要部分,2024年科學探索獎的迴避制度更加嚴格。包括但不限於同單位、師生、親屬、項目或論文合作(項目結束、論文發表未超過5年)、商業合作、競爭、提名、推薦關係等關係都要回避。其中如果評審專家與評審對象存在親屬、師生或同一研究團隊關係,評審人員則迴避當年全部評審工作。
據瞭解,在2024年整個評審階段期間,累計產生495人次迴避。王志珍也表示:“終審中就有評委不能參加,因爲他要回避整個這輪的評審。”她說:“嚴格做本身就是一種嘗試,同時嚴格做也是不容易的,但我們堅持做下去”,“希望這兩個獎項(指科學探索獎和新基石研究員項目兩項資助——編者注)的整個評選,也可以有助於提升中國學術生態的公正、公平和風清氣正。”
更強調原創性的分量,是2024年“科學探索獎”在評審機制上的進一步優化。在評審現場,有評委直接問候選人:“‘科學探索獎’是希望打開一扇窗,你覺得你的工作能在這個研究方向打開什麼窗?”
“所謂原創性,包括科學問題的重要性、對人類認知的改變、對學科邊界的拓展,發明新方法、新技術、新工具並能廣泛應用。”高文表示,“我們既考量申報人的過去工作,也考察他的未來設想。希望以此選出那些想前人不敢想,爲前人不敢爲的優秀青年科學家。”
對此潘建偉舉例稱:“在往屆一次評選中,有2位候選人都非常出色,但是隻有1個名額,這個名額給誰呢?”
如果僅從發論文的角度來看,B候選人的論文量和論文引用量,都遠遠超出A候選人。“但我們經過同行評審之後,瞭解到A候選人所做的工作更困難、更具有原創性、也更具有持續發展的潛力。因此,我們並沒有簡單地關注論文發表量和論文引用量,而是經過仔細評審之後將獎項頒給了A。”潘建偉說。
從後續這兩位候選人的發展來看,評委們也覺得這個決定是完全正確的。關於此或許正如高文所言:“評過去是爲了知未來。”
從設立之初,“科學探索獎”就設置了前沿交叉領域。2024年,該獎項在這一領域做了重點優化,對於申報人工作的多學科交叉研究特徵予以重點考察。
比如,在申報階段會讓申報人針對成果交叉性進行單獨說明。再比如,評審專家也將交叉性作爲獨立維度進行考察,並在答辯現場設置了共性問題,全面考察每一位答辯人對於交叉研究的思考和貢獻。
最終,前沿交叉領域誕生了6位獲獎人,他們的工作或是融合多學科知識,或是通過融合手段探索重大複雜問題,或是利用某學科的思想方法研究另一學科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榮譽院長、西湖大學交叉科學中心主任、獎項管理委員會委員湯超對此表示:“人類面臨的重大前沿科學問題的解決,所涉及知識已遠超出單一學科知識範疇,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和相互滲透,正逐漸成爲科技創新的主要源泉,甚至會成爲不可替代的研究範式。”
“趁熱官宣”,也是本屆“科學探索獎”的亮點之一。8月26日,新基石科學基金會副秘書長佟賀豐在發佈會上表示:“今天我們發佈了剛剛產生的獲獎名單,而昨天晚上九點多評委們還在討論最終名單,所以今天公佈的名單是一份熱辣滾燙的名單。”
潘建偉告訴媒體:“這主要是爲了給科學界帶來真正的驚喜,不然評審完畢之後隔一段時間再公佈,還是有人會做各種各樣的打聽,這樣就很難保證真正的驚喜。而在第一時間公佈,旨在確保讓獲獎人是從正式公佈這一刻起,才能得到評審的結果,從而推動學術進步和和學術生態的風清氣正。”
一個獎項的評選,看似最大的受益人是獲獎人,但是作爲評委也會有着一定收穫。
歷經幾屆評選之後潘建偉感慨稱:“每個人自己所懂的專業是非常窄的,對不同人進行判斷不能簡單地看論文和看理論,一定要請同行的人進行評審。”
後來,潘建偉自己的實驗室在組建團隊和人才引進時,除了關注論文的發佈量和引用量之外,他也會更多地關注小同行對於人才的評價。
“我們希望找那些真正讓小同行佩服的人,從而將其引進實驗室中開展相應的工作。其實,我們之前已經開始這麼做了,後來進一步覺得這樣做是正確的。”他說。
事實上,評委們大多日常工作非常繁忙,而之所以願意參與“科學探索獎”的評選,潘建偉說:“對於科研人員來說都希望能把學術傳承下去。而想把國家的科技創新做好,只靠幾個人或幾個小團隊是遠遠不夠的。”
如果整個社會都能營造尊重科學的氣氛,讓年輕人能夠潛心做科研,讓他們覺得做科研是有前途的,是能夠得到足夠的榮譽和尊重的,是能夠過上比較好的生活的,那麼就會有更多年輕人投身科研。
而談及對於獲獎人的期待,顏寧表示:“希望獲獎人能夠讓各位評委們有壓力,希望他們做得青出於藍勝於藍,真正引領各自領域的前沿。”顏寧說:“‘科學探索獎’鼓勵獲獎人更自由地、更大膽地去探索,我們期望他們可以一飛沖天。假設資助10個人,9個人都失敗了(也沒關係),但還有1個人可以改變人類文明進程。”
清華大學天文系教授、科學探索獎發起人、管理委員會委員毛淑德則表示:“所謂做原始創新,某種意義要跳出原來的格子,也就是要‘出格’。中國文化有時並不鼓勵‘出格’,小孩子聽到都是‘木秀於林,風必催之’‘人怕出名豬怕壯’‘槍打出頭鳥’等。我非常希望‘科學探索獎’能在科研評審、探索原創性成果上帶來豐富的土壤。”
6年來,“科學探索獎”累計資助297位青年科學家。對此,馬化騰表示:“很欣慰看到六歲的探索獎還在充滿朝氣地成長,並得到了科學界廣泛的認可與支持。”
其還表示:“‘科學探索獎’始終聚焦於鼓勵原始創新,並保持了科學家主導人才遴選的純粹性、公益性。助力基礎科研,是騰訊超越商業邊界的一份長期承諾,也是對科教興國戰略的呼應。我們期待青年科學家們勇於探索,實現科學理想,貢獻於國家發展與人類福祉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