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畝“漂浮式綠色稻田”獲豐收

秋風吹過水麪,一片片金黃的稻田隨着波浪輕輕漂盪,一粒粒飽滿的稻粒如珍珠般閃爍。這日,要收割最後幾畝水稻,十幾名農民早早來到顧橋採煤沉陷積水區,有的划船將浮板上的稻田拖曳到岸邊,有的啓動機器吞稻穗吐稻粒,用一季的豐收爲全國首次試驗的“採煤地表沉陷區水面種植關鍵技術及模式研究與示範”項目畫上圓滿的句號。

安徽省淮南市擁有我國東南部地區資源條件最好、資源量最大、最具開發潛力的整裝煤田,爲全國經濟發展提供能源動力的同時,形成了大面積採煤沉陷區,地下水和雨水不斷向低窪地帶彙集,沉陷區水域面積也就越來越大。

如何解決能源開採伴生生態環境問題,協調糧食安全與能源安全,探索出立體綜合式資源循環的沉陷區治理新模式?

今年4月,安徽理工大學聯合淮河能源集團等單位,在淮南市鳳臺縣實施“採煤地表沉陷區水面種植關鍵技術及模式研究與示範”項目,篩選6個水稻品種,打造50畝“漂浮式綠色稻田”。

水面種植不同於地面,需要考慮採煤沉陷水面廣域、水深,以及水肥持續供應與環境優化協同等諸多問題,項目研究團隊經過多輪調研、技術論證與現場試驗,逐個突破了沉陷水面種植難題,取得了衆多科技成果:

採用稻魚共生浮板、納米膜和浮筒3種種植模式,以浮筒爲田埂,浮板爲田塊,水面種稻,水下養魚,創新構建了兼顧穩定性以及多功能性的廣域沉陷水面立體種養格局;創新提出多介質環境、供肥等協同的沉陷水面種植環境控制技術;集成無人機、氣象站、地物光譜儀等信息端數據,打造集數據採集、信息決策、田間水肥與病蟲害防治於一體的信息化、智能化水稻種植監控平臺,田間管理實現“動態調整,統防統控,綠色環保以及無人化作業”……

8月底,3名中國工程院院士齊聚淮南市,對採煤沉陷區水面種植重點項目階段性成果進行評估。評估顯示,稻米符合國家標準,鋅、鉀等營養元素比普通稻米高2至3倍,水稻種植對試種區水質具有改善作用,達到了“種成”目標。

9月10日,安徽省種子管理總站、安徽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等單位專家對水面水稻進行現場測產,最高畝產可達490公斤。

10月20日,50畝“漂浮式”稻田全部收割完畢,宣告全國首次在大面積沉陷區水面開展的水稻種植項目圓滿結束。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科研數據和專家測算,我國採煤沉陷區面積超過2萬平方公里。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表示,從生態、經濟和社會等綜合效益上看,該項目具有巨大的推廣應用空間,爲中國乃至世界在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領域探索了一條有效途徑。

颯颯秋風中,望着水面上繁忙的收割場景,該校地球與環境學院副教授李小龍告訴記者,明年團隊擬在水面種植的基礎上,導入旅遊觀光產業,打造“水上農場+”模式。

《中國教育報》2024年10月25日 第03版

作者:本報記者 王志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