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億市值恆生電子擬1.8億增持贏時勝,“抄底式”佈局勝算幾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 北京報道

在減持新規的推動下,A股上市公司協議轉讓交易有所擡頭。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77家上市公司發佈股權轉讓協議相關公告。同時,還有多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發佈了詢價轉讓公告。

7月22日晚間,金融IT頭部企業恆生電子(600570.SH)公告稱,擬作價1.8億元受讓另一家上市公司贏時勝(300377.SZ)3756萬股股份,佔後者總股本比例約5%,協議轉讓價格爲4.8元/股。

轉讓完成後,恆生電子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贏時勝股份總數將達到9742.8萬股,佔比12.97%。

恆生電子曾在2021年2月首次斥資3.88億元投資贏時勝,兩次減持後獲益頗豐。此次豪擲1.8億追加投資,甚至有意進入董事會,這背後究竟隱藏着怎樣的考量?

一位受訪機構分析人士對記者指出,股份協議轉讓既滿足了轉讓方大股東的減持需求,又減少了對市場的直接衝擊。如果佈局時機恰當,受讓方也能賺上一筆。

財技

本次協議轉讓前,恆生電子持有贏時勝3552.08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4.73%。本次協議轉讓後,恆生電子持股增加至7308.08萬股,佔贏時勝總股本的9.73%。

若加上恆生電子一致行動人——上海通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通怡投資”)管理的4只私募基金(“通怡芙蓉2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通怡芙蓉5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通怡芙蓉8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通怡芙蓉1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持有的贏時勝股份,恆生電子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贏時勝9742.8萬股,佔贏時勝總股本的12.97%。

上述4只私募基金均爲恆生電子通過單一資金信託計劃100%全資持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此次恆生電子擬協議受讓贏時勝股份,並非雙方首次結緣。

從主營業務來看,恆生電子與贏時勝都聚焦於金融行業,爲金融機構提供科技支持,但側重點卻不同。

恆生電子面向證券、期貨、基金、信託、保險、銀行、交易所、私募等機構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和服務,業務板塊可分爲大零售IT、大資管IT、企業金融與基礎設施IT、數據風險與平臺技術IT、互聯網創新業務和非金融業務等。

相較業務覆蓋面更廣的恆生電子,贏時勝則更加專注於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和資產託管業務,提供信息化系統解決方案的應用軟件及增值服務,產品包括資產託管系列軟件、資金交易風險管理系列軟件、財務估值覈算軟件等,業務鏈漸漸延伸至銀行業非託管領域。

2021年2月18日,恆生電子曾基於財務性投資目的,以協議轉讓方式投資贏時勝股票,瞄準底部精準建倉,斥資3.88億元受讓贏時勝5400萬股,佔後者總股本比例爲7.18%。

彼時恆生電子投資贏時勝的價格,7.18元/股,恰好落在了贏時勝自2015年以來股價的較低區間,尤其接近了2021年2月9日創下的區間歷史最低點——7.05元/股。

就在恆生電子買入後,贏時勝的股價從低位開始震盪上行,一路漲至2022年2月14日高點15.95元/股,但在此後卻跌跌不休。

巧合的是,在贏時勝股價步入下行通道之前,恆生電子便已高位減倉。

具體來看,恆生電子於2021年10月29日、2022年2月23日,分別以均價9.5元/股、14.71元/股減持贏時勝,合計減持股數2433萬股,累計套現約3.1億元。

大秀投資絕技,恆生電子曾憑藉交易贏時勝獲得了可觀的財務回報。

然而,投資的道路並非總是一帆風順。距2022年2月減持沒多久,由於資本市場波動,恆生電子手中持有的贏時勝等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出現大幅變動。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2019年至2023年,恆生電子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分別爲1.35億元、1.03億元、4.14億元、-1.66億元、-1.57億元。

與此同時,公司歸母淨利潤受公允價值收益波動性影響,也呈現出不穩定的變化趨勢。

具體表現爲,2019年至2020年,恆生電子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4.16億元、13.22億元,2021年回升至14.64億元后,次年又下滑至10.91億元,隨後在2023年增長至14.24億元。

賭注

2023年年報顯示,除繼續持有贏時勝股票外,恆生電子還戰略性地投資於星環科技-U(688031.SH)及長江電力(600900.SH)等個股。

在投資回報方面,公司持有長江電力2023年實現浮盈368.19萬元。然而,對贏時勝與星環科技-U的投資則面臨挑戰,去年分別錄得浮虧1598.44萬元與6876.02萬元。

而持股公允價值波動對其業績的影響,在2024年上半年仍未消退,亦成爲恆生電子業績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

上半年,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約爲28.34億元,同比增加0.25%。據悉,營業收入同比基本持平,主要因金融機構IT預算比例有不同程度減少,預算執行節奏進一步放慢,客戶採購立項、採購決策流程以及驗收流程拉長。

在收入微增之際,公司淨利潤卻大幅下滑。

上半年,恆生電子預計實現歸屬淨利潤約3537.7萬元,同比下滑92.07%,較與上年同期減少約4.11億元;扣非後歸屬淨利潤約1.41億元,同比下滑46.76%,較上年同期減少約1.24億元。

公司指出,預計上半年非經常性損益對淨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爲-1.06億元。

“因贏時勝的公允價值變動較大,導致相比去年同期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同比大幅下降。剔除贏時勝的公允價值變動,公司投資理財穩健運行,實現了盈利。”恆生電子在公告中提到。

持倉虧損的包袱尚未卸下,恆生電子選擇封低加倉。出於何種考量?

股吧上,有部分投資者對恆生電子的投資決策表示支持,認爲這是一次逢低佈局,有望抄底獲利。但也有投資者對投資風險表示擔憂,畢竟市場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今年7月9日晚間,恆生電子相關負責人便在電話會議上鋪墊了此次的加倉原因。

“我們需要在回報股東和把握市場投資機會之間取得平衡。一方面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繼續爲股東提供良好的回報,另外一方面確保抓住當前的機會以促進未來的發展,對未來投資機會保持關注。”其表示。

贏時勝7月22日的公告也印證了這一點。公告顯示,本次權益變動是基於恆生電子對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和管理團隊的認可,以長期投資爲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贏時勝董事長此前的留置事件曾給公司股價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隨着其解除留置,在業內看來,該股票短期利空因素基本出盡,爲公司未來的發展消除了一些不確定性。

此外,從恆生電子此次擬在4.8元/股的位置加倉來看,增持價格並不算高。記者注意到,2024年2月,贏時勝的股價觸及階段低點4.37元/股,7月23日收盤報5.04元/股。

“股權協議轉讓價格一般低於市場價,且受讓方需承擔一定限售期,這種轉讓方式既滿足了大股東的減持需求,又減少了對市場的直接衝擊。”一位機構人士表示。

根據公告,恆生電子承諾,本次權益變動過戶登記完成後的6個月內,不減持本次協議轉讓所受讓的上市公司股份,且與及一致行動人在未來12個月內無減持或增持贏時勝股份的計劃,至多推薦2名非獨立董事,不謀求控制權。

展望未來,恆生電子加倉贏時勝能否取得預期效果,還需要時間的檢驗。但無論如何,這一投資舉動都反映出,一家金融科技對自身行業趨勢的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