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學測國文/文言文配分約45%!文學成主軸 心理學、判決書跨域題材入題
113學年學科能力測驗21日舉行第2天考試,考科爲英文、國綜、國寫,建國中學考場有考生在考前與親友一同複習,爲考試做最後衝刺。圖/中央社
學測今天第2節考國綜,試題以「文學」爲特色且取材多元,電腦字型、迷因、電影「周處除三害」入題;混合題以回憶文學爲主軸,且有別於以往,命題設計改採選擇和簡答題穿插。
113學年學科能力測驗今天舉行第2天考試,第2節考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國綜),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邀請入闈的高中教師協助審題。審題教師透過書面資料指出,今年國綜文言文配分約佔45%,不少試題連結跨領域文本,測驗考生的文意理解、統整能力。
試題取材方面,審題教師提到,今年試題接近現代生活與社會脈動,例如介紹電腦字型「新細明體」、「黑體字」的設計特色和應用現況,兼具知識性和親切感;還有試題以迷因和電影「周處除三害」入題,要考生比較世說新語和電影內容的異同,測驗閱讀理解和延伸思考能力。
審題教師表示,今年試題也着重素養導向的情境式設計,除了日常生活情境,還有學術探究情境,呈現多樣的人物形象和文化風貌,例如中國湖南省江永地區的「娘樓」文化與「哭嫁」儀式等。
教育部也邀請臺北市高中國文科教師羣協助分析試題,中山女高教師李明慈指出,今年學測國綜以「文學」爲特色,串聯整份考題,包含地方文學、紅樓夢等經典小說、西方諾貝爾獎得主的作品等,混合題和非選擇題則以回憶文學爲主軸。
成功高中教師李仁展提到,今年多選題多以臺灣爲主題選取文本,也有不少跨領域題材,包括電腦字型、心理學、對照古今判決書、製作硃砂和水銀的方式、製作中藥的生活情境等,內容豐富多元,同時也考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建國中學教師周杏芬表示,今年混合題以「回憶文學」爲主軸,且有別於以往兩大題、先選擇題後簡答題的設計,今年混合題僅1大題,且選擇和簡答互相穿插,呈現方式別出心裁、循序漸進,選文也迴歸課內教材,引導學生以課內學習爲基礎,併兼顧教學現場和素養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