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億,安徽又殺出一個獨角獸IPO
這兩年消費賽道出現了一匹“黑馬”,那就是本月衝擊港股IPO的“小菜園”。
小菜園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定位在大衆便民餐飲市場的“新徽菜”,其曾於今年1月份向港交所首次遞交上市申請,日前再度更新材料。
小菜園被稱爲這兩年的“消費明星”有兩個事實。
一,這兩年消費投資退潮,但小菜園於2023年逆勢完成2輪融資,投資方均是老牌消費PE加華資本。其第二筆5億元融資,還成爲近年來大衆便民餐飲市場最大一筆,投後估值也達到了100億元。這在這兩年趨於沉寂的消費投資中較爲罕見。
二,小菜園有營收實力,其在2021年至2013年三年間淨賺近10億元,在50元-100元的中式快餐領域做到了國內第一。
70後安徽廚師開了623家平價中餐店
小菜園的歷史要追溯至2013年,是由70後老餐飲人汪書高成立。安徽銅陵農家出身、廚師起步,汪書高在社會上摸爬滾打10多年後開啓創業之旅。創辦小菜園之前,他創辦過安徽銅陵市郊區和諧大酒店、銅陵市汪旺美食林。目前的汪書高正在長江商學院修學。
從酒店連鎖經營到轉型成立一家價格親民的中式餐飲,這裡面是對市場環境變化的判斷:中國的經濟社會正在經歷複雜而深刻的歷史性變化,未來極有可能進入有效需求不足、人均購買力下降的低慾望社會。因而小菜園抓住這一消費變化,主打“性價比”而取勝。
除了價格親民,小菜園的制勝武器是採取了高度標準化、可擴展的經營模式。這裡面有兩個核心要素,一個是信息技術能力,另一個有效的僱員晉升機制。
對於前者,小菜園是將科技與消費有效結合的消費品牌,重視數字化和智能化。近年來,小菜園已陸續上線了SAP系統、CRM會員系統、BI系統、業財一體系統、供應鏈SCM系統、線上商旅系統等,最大化實現業務的在線化、用戶及供應鏈的數字化。並且,小菜園還開始應用炒菜機器人,提高了店內工作流程的自動化。
對於後者,小菜園有一個比較好的利益分配機制。其採取門店合夥人模式,店長多由廚師長擔任,管理門店多了以後,可以升爲區域總。品牌與員工形成了利益共同體,而員工成了門店的主人,能夠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緣於自己的職業背景,汪書高熟知廚師這一羣體,並抱着“希望能提高廚師、服務員的地位,改變他們的命運,讓他們做老闆”的想法創業。汪書高也曾多次在內部分享中表示:“小菜園是我們大家的,要讓更多的廚師、服務員,改變自己的命運”。
一個好的晉升制度甚至說是分潤制度對於一家企業來說相當重要。除了胖東來,小菜園也是一個很好例證。
10年狂奔,小菜園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進攻,從安徽銅陵本地市場爲中心,向池州、蕪湖、南京、蘇州等地輻射,目前在中國已經有623家門店。至2026年底,小菜園預計將運營超過1100家門店。
2018開始,小菜園實現了第100家門店到第500家門店的突破,這源於中央工廠的成立,全面升級了數字化管理系統。據悉,其由一箇中央廚房及12個倉庫組成,並擁有一支由200多架車輛組成的自建運輸車隊,以確保向每家門店有效運送物資。
小菜園一直採取的是直營模式。用汪書高的話來說:“小菜園一直以‘慢熱’的形式發展,在進入一個新市場後會根據地方的需求和特點不斷調整優化。對於餐飲而言,品質好味道好是企業制勝的核心。所以小菜園不做加盟模式,不求速度,以口碑取勝。”
三年淨賺10億元
小菜園擁有強勁的盈利能力,這在當前的消費環境中屬於少數。
招股書數據,小菜園的營收主要來自堂食業務及外賣業務。2021年,它的收入是26.45億元,淨賺2.27億元;2022年收入是32.13億元,淨賺2.37億元;2023年收入是45.49億元,淨賺5.32億元。今年前四個月的營收也保持上升,達到16.8億元,同比增長12.0%。
主打“好吃不貴”,2021年至2023年,小菜園的人均消費金額是65元-66元。即便在疫情發生的3年裡,小菜園收入也是隻升不降,比如在艱難的2022年,小菜園收入32.13億元,同比上漲21.5%。
小菜園最大的成本是食材成本、人工成本。報告期內,其所用原材料及消耗品分別爲9.1億、10.8億、14.3億,員工成本分別爲8.3億、9.7億、13.3億。其毛利率分別是65.5%、66.1%及68.5%。
根據招股書,小菜園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前9個月的門店平均現金投資回收期,分別爲15.2個月、10.3個月及7.3個月。放在整個行業裡來看,比通常是超過18個月的平均現金投資回收期的速度快多了。
小菜園意圖打造線下爲主、外賣爲輔、線下新零售同步發展的全場景佈局。在此基礎上,小菜園將施行多品牌經驗策略,比如建立“菜手”品牌進軍社區餐飲,並計劃在未來兩年開設200-400家社區餐飲門店。此外,公司還打造了“觀邸”“復興樓”等品牌。
加華資本2次押注,投後估值100億
2023年,小菜園發生了歷史上僅有的兩次融資,第二筆5億元融資更是成爲近年來大衆便民餐飲市場最大一筆。
2023年12月18日,加華資本以4億元認購第一輪優先股,持股6.01%計,小菜園估值爲66.56億元;再按2024年1月8日,加華資本以1億元代價認購107.53股第二輪優先股,持股1%計,小菜園估值爲100億元。21天,小菜園的估值就增長了近33.5億元。同時,小菜園還與加華資本簽了對賭協議。
作爲大家較爲熟知的中國消費行業頭部機構,加華資本成立於2007年,創始人是知名投資人宋向前。在加華資本發展的16年裡,中國投資從TMT熱到硬科技熱,加華資本始終在投消費。據悉,加華資本在2023年看了很多項目,但也僅出手了兩次,便是小菜園。
“如今的商業競爭本質上競爭的是企業家的認知,更是競爭的企業家的心性和利他精神,要成爲長期持續的事業贏家,就需要以利他精神驅動補短板、練內功的訓練。這種反身性在短期會明顯拖累企業發展,長期來看卻是謀定而動的高維智慧。從汪書高董事長爲首的小菜園團隊身上我們看到了這樣的智慧。”談及爲何投資小菜園時,宋向前表示。
加華資本進入後,從品牌新的戰略到落地,參與進了小菜園的日常運營。爲了引入高水平的財務管理者,宋向前還親自面試每一個CFO候選人。小菜園從企業戰略制定到從無到有搭建內控體系,完善公司的BI、會員系統,加華資本都有參與。
小菜園這個案例發生,其實也在證明,消費與科技並非對立。
在消費投資退潮,科技投資火熱的當下,很多機構認爲消費投資已經是一件現實土壤貧瘠、想象空間不大的事情。但就如宋向前所言:“消費和科技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體兩面,也是國民經濟中重要的兩個元素,一個是科技進步,一個是消費支撐;消費給科技創造了應用場景,二者不是對立關係。”
IPO前,加華資本持有小菜園7.01%的股份。目前,除了小菜園外,還有多家中式餐飲企業在衝刺港股,仍未有結果。近期,綠茶餐廳已經第四次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今年1月,中式餐飲連鎖店“和府撈麪”、“遇見小面”均傳出赴港上市消息。此前,火鍋品牌“撈王”曾於2021年遞交招股書,一年後過期中止。海鮮火鍋品牌“七欣天”也曾於2022遞交招股書未有進展,同一境況還包括“楊國福麻辣燙”。(作者/黎曼 來源/投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