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論」是忠誠表態或政治詐術? 不挑釁纔是上策

▲ 「祖國」的定義甚爲寬鬆,經常被使用者主觀地選擇運用,如藝人在10月1日當天轉發「我的祖國」賀中國國慶。(圖/翻攝自微博)

● 丘福隆/美國洛杉磯生物科技業者

按照辭典,「祖國」意指「祖籍所屬的國家;或者,僑居在他國,稱自己的國家爲祖國。」實質上,「祖國」的定義甚爲寬鬆,經常被使用者主觀地選擇運用。

例如,1970年代臺灣經濟起飛,人民生活水準躍升,當年歸臺華僑經常被記者問到回臺後的感想與印象。大多數歸僑答以「祖國非常進步,就是交通太亂了些。」。對於華僑們,不論他們是否已經入籍他國,只要他們心中認同,就可以主觀的使用「祖國」這個名詞。然而,「祖國」一詞目前竟然引起廣泛的爭議。

爲避免愈辯愈詭譎混亂,讓我們借用「孃家」一詞以釋其疑。在平時,一個女子回家就稱「回家」。一旦出嫁,該女子雖然回到一如既往的家,但已改稱「回孃家」。這時候,不論她是否已經生子、就業、變老,甚至其娘已不復存在,她都可以寬鬆地使用「回孃家」一詞。

由此可見,「孃家」或「祖國」都是使用者主觀運用的名詞,意在表達超越性的情感。這就是爲什麼我們偶而會聽到「偉大的祖國」之類的歌曲或口號,而作者或使用者並非僑胞或身在國外。

▲ 賴清德總統5日在國慶晚會上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絕對不是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反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5歲以上民衆的祖國可能是中華民國」。(圖/記者林敬旻攝)

回顧產生「祖國之議」的源頭,由於中華民國比中華人民共和國大38歲,賴清德總統日前宣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絕對不是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反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5歲以上民衆的祖國可能是中華民國。」

上述宣稱似是而非,因爲:

(1)「祖國」的認同由個人主觀決定,也就是由人民說了算,官方無法越俎代庖。

(2)賴清德對「祖國」的文字意義顯然沒有掌握。

(3)賴做此宣稱,但未說明目的。

(4)賴清德以獨立建國爲己任,自許爲「務實的臺獨工作者」,因此不可能認同中華民國爲「祖國」。

▲ 賴清德自許爲「務實的臺獨工作者」,真的會認同中華民國爲「祖國」?(圖/記者林敬旻攝)

「忠誠」必定經得起巨大利益與威脅的考驗。根據記錄,目前我們無法做出「賴清德將會忠誠地認同中華民國爲祖國」的結論。除非賴將跌破大家的眼鏡,從今以後堅持忠誠的精神表現,必信必忠。至於是否真能如此,有待事實證明。

顯然,賴請德總統希望藉此開創性論點引燃重大議題,展現主導兩岸關係的領袖氣質,從而使選票收穫最大化。無奈作文雖有新意,但文字不夠精準,再加上立論與命題皆有欠考量,令人傻眼。

關於兩岸議題,本質上很簡單。大致上,中國內戰尚未結束,收官方式只有兩種:繼續打完或和平收場。如果選擇和平收場,則雙方必須進行和平談判。在雙方都能接受的情況下,由非官方的臺灣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共同推動協商就是可行之道。不必再重新發明輪子了!

▲ 美國雖是全球自由與民主的領袖,卻一向運用軍事力量解決國際問題。(圖/路透社)

毫無疑問,美國是全球自由與民主的領袖,卻一向運用軍事力量解決國際問題;目前每年國防軍事經費已逾8千億美元。同樣的,以巴戰爭與俄烏戰爭也都不靠自由與民主解決戰亂紛爭與屠殺問題。確實,未開戰前,雙方都有話語權,開戰後,則只有勝利者纔有話語權。因此,最聰明的辦法就是不要給「開戰」任何藉口或機會。亦因此,保證債務纏身的美日等國一定會出兵護臺的官員們,其無知與缺德簡直是冒了煙。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