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半生才頓悟:內向,是一種被低估的天賦

我是遇見小媛,一名熱愛文字與讀書的情感創作者,希望能帶給你溫暖,也歡迎你把自己的故事說給我聽!

錯過上篇文章的讀者,可以點擊藍色標題繼續閱讀。

最近,在豆瓣上刷到一個“保護內向者聯盟”小組,將近兩萬人的樹洞,卻各有各的“悲傷”:

因爲不活潑而被分手或相親不成;別人以爲你不說話就把你當成裝清高;工作面試坦白性格偏內向,結果就沒了下文……

字裡行間的無奈,引發不少網友共情:內向者的命運齒輪,真的被卡住了嗎?

小組的創立者@薄荷煎蛋用自己的故事回答了這個問題。

她是個內向的人,不善言談,被人說成冷漠。

最初也會假裝外向,參加聚會、結交朋友,可每次“狂歡”過後,只剩惶恐與自我懷疑。

外向的世界,愈發加劇了她的心理壓力。

直至她開始專注自我,培養愛好打敗偏見,與三兩摯友結伴而行時,才後知後覺:

內向的人,不在人羣中強顏歡笑,也能有更廣闊的世界。

比起歡歌的人生,安靜的歲月也可以很精彩。

你眼中的內向者,是怎樣的?有網友如是回答:

“心裡藏着一個膽小鬼,碰到幸福都會受傷。”

“善良卻總是被傷害,豎起堅硬冷漠的外殼保護自己。”

“一個人時,去點餐都怕引起旁人的注意。”

凡此種種,似乎都在表明:內向的人,高度敏感且社交能力差。

卻少有人注意到:那些不被理解的背後,藏着內向者最大的哭聲。

還記得脫口秀演員鳥鳥嗎?揭開心中傷只爲換他人一笑,“講段子”走紅後,她的故事也被不少網友熟知。

她從小就是一副懂事乖巧的好學生模樣。

父母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大學便選擇讀了工科,遠不及喜歡,又無法反抗。

畢業後當了工程師,外人都說“好”,她內心卻在糾結:自己的價值是什麼?

一番掙扎後,她終於叛逆了一次:跨考到北大中文系學創意寫作;後來又放棄“鐵飯碗”去說脫口秀。

親友都在質疑:“你這麼內向,能說好脫口秀嗎?”

這就像世俗與純粹的較量,現實與理想的權衡。

鳥鳥坦言:“在過往人生中被視爲‘弱點'的感受,都是舞臺上最鋒利的神器和創作的寶庫。”

如此,我們才能看到她站在舞臺上,風淡風輕談及容貌焦慮,懷疑自己得了體象障礙;平時害怕和人打招呼,見了武松都不知如何稱呼對方。

糾結又擰巴,卻精準戳中了不少觀衆痛點。

內向的人並不少,當些許言行與大衆期待不符時,他們就會被貼標籤、過度解讀。

用鳥鳥的話形容就是:“內向的人像月亮,只要有太陽在就沒有人能看得到它。”

外界眼中,保持自我是“一身反骨”,是瞎折騰,唯獨不能是“這樣的你也很好”。

內向的人有多委屈?他們不會輕易訴說,但需要與問題和解。

因爲,成見也好,瑕疵也罷,存在即合理。

若是你身邊有這樣一個敏感又慢熱的朋友,還請多一些耐心,告訴TA:

“做自己就好,你真的已經很棒了!”

心理學家米哈里·奇克森特米哈伊,曾用5年時間研究了91名有卓越創造力的成功人士。

結果顯示:他們大多都在某個階段處於社會邊緣。

原因無外乎是個人喜好在同齡人眼中,顯得“另類”。

可也正是如此,他們纔有更多獨處時間,潛心做感興趣的事。

事實表明,越是做自己,纔會做得越好,孤獨與寡言的力量,也能成就一個人。

3年還請6億負債的羅永浩,便是如此。

他“不善言談”,比起參加飯局,更樂於待在家讀一天書。

因爲這慢熱的性子,還被人調侃:“老羅啊,你平時一天都不說幾句話,還能上臺當老師了?”

爲什麼不能?

他從不覺得內向的人,就應該困在象牙塔或舒適區;他只是不喜歡用過度社交,消耗自己的心理能量。

兒不刻意迎合且揚長避短,也是羅永浩的優勢。

他能當新東方的金牌講師;也能靠內向性格的敏感,嗅到商機創辦錘子科技;後來欠下鉅債,還延伸演講的優勢,開麥直播帶貨。

所以你看,內向的人不只有拘謹,找到方向後,也能在自己的領域閃閃發光。

“喜劇之王”周星馳戲中嬉皮笑臉,但誰能想到他連聊劇本都還需要給人塞紙條?

還有人間女神奧黛麗赫本,喜歡獨處、一個人看遍風景,卻也能在電影《蒂凡尼的早餐》中,把一個外向的女孩演得出神入化。

內向從來都不是成功路上的絆腳石,而是推波助瀾的饋贈。

內向者,也並非是不善交際,只是比起寒暄,他們更傾向於深度互動。

“各花自有各花香。”事事無完美,人亦如此。

真正認識一個人,全然不僅是以性格定義好壞,用心才能看清本質。

而且,你知道嗎?世上最堅強的人,就是獨自忍受一切的人。

別再輕言內向者的沉默,那許是厚積薄發的蓄力,也是被人低估的天賦。

網友@Josie在豆瓣上分享過一段經歷,頗爲感慨。

打小開始,外界對她的評價就是“文靜內向”,父母有意讓她變活潑,可當她強迫融入人羣時,身心俱疲。

從何時開始與內向和解的呢?她說是從出國留學開始。

那時,上課、吃飯常是一個人,同學都是獨來獨往,沒人注意你的“特立獨行”。

這般環境下,她開始喜歡觀察周遭的一切,也享受獨自泡在圖書館,待上一整天。

各種意外的交錯,讓她與溫暖之人相遇,碰見糟糕的事也能很快釋懷。

過往讓她困擾的不合羣、患得患失,似乎在告訴她:曾經心有所傷的內向者,也能有摯友、伴侶和喜歡的工作。

她說:“內向的孩子都有一顆敏感的心,好好呵護它,它會是你的能力和力量。”

的確,用安靜的方式與自己相處,與這個世界相處,本就是一種能力。

放下討好和僞裝,你的內向自有力量。

1.利用獨處空間,爲自己充電

生活不盡然是狂歡,還應有獨處與自愈。

就像有人說的:“走得太快,靈魂都跟不上了。”

倘若當下的你,思慮太多、內耗嚴重,不妨讓生活慢下來,按下暫停鍵。

當你不再被周遭的嘈雜打擾時,思考也會變得更有深度。

比如,不在“羣聊”中歡歌,而是尋得一方靜處,讀讀書,聽聽歌,看看電影……

任意一種慢生活的方式,都會讓你在獨處中尋得心安的同時,擁有富足的心靈。

2.發掘個人特長,爲自己助力

任正非在一次採訪中提到,企業有個小夥子只會做數學,不諳社交,卻在華爲從2G突破5G的發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可見,發掘特長,也是在爲自己助力。

內向者找到個人定位後,在此領域也更容易堅持與專注,成爲行業佼佼者。

就像有人說的:“生活的秘訣,就在於把自己放在合適的燈光之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潛力,發現它並且開發,這就是優勢。

3.適時開啓節能模式,爲自己蓄能

人的情感與能量是有限的。

我們不妨想想:認識的人裡面,誰的離去會讓你感到痛苦?你又能在誰面前袒露脆弱?

列出清單,你就會意識到相互掛念的人,並不多。

而那些過量的社交,不過是在分走一個人對摯友、至親的關注,讓自己身心交瘁。

畢竟,親疏有別,親近有度。

適時對某些關係“斷舍離”,也是爲了把更多時間放在值得的人與事上。

生活簡單了,心也纔會變得敞亮,蓄有能量。

作家村上春樹談及獨居生活時,說過這樣一句話:

“一個人安靜地待在井底,是我做了一輩子的夢。”

安靜沒有什麼不好,內向也不是過錯。那些成見、標籤,終會隨着慢慢了解而消散。

我們該如何自處?

對外向者來說,是走向世界深處,向外歸真;

於內向者而言,是走向自我深處,向內求索。

包容生命的每一種不同,做他人的觀衆,做自己的主角,如是就好。

點個【在看】,願你我都能以寬容心看這世間美好,在平凡的日子裡,也可以活出光芒萬丈。

話題:你怎麼看待內向的人呢?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和轉發。關注我,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精彩內容!

本文原創首發,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