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春泡湯好享受 醫提醒出現2症狀趕緊休息
泡湯是一大享受,但一旦出現「喘、胸悶」等不適症狀就要趕緊休息。本報資料照片
春節期間天氣寒冷,一路冷到初四,與家人出門走春泡溫泉是一大享受,但氣候寒冷泡溫泉時得注意「溫差」。衛福部國健署提醒6點注意事項,避免在飯後泡湯,尤其春節家人團聚喝酒,恐怕讓心臟負擔太大。醫師也提醒,若三高民衆泡溫泉時「會喘、胸口悶」就得趕緊休息,且避免露天溫泉,溫差過大恐釀危險。
春季氣候多變,低溫與早晚溫差大,因爲血管遇冷收縮,造成血管變細,血液在流動時就會增加壓力,因而造成血壓上升,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常敏之表示,泡溫泉對心臟來說是一種刺激,建議不要泡太高溫的水,若進去開始喘、不舒服就要趕緊離開,也不要泡太久。
常敏之說,飯後泡湯會讓本來在胃部促進消化的血液,循環到四肢、腦部,反而導致消化不良;且三高民衆要避免去到露天溫泉,溫差過大會讓心臟負荷過大,選擇水溫也比平常洗澡水再熱一些些就好。
常敏之提醒,泡湯是一大享受,但一旦出現「喘、胸悶」等不適症狀就要趕緊休息,萬一已經開始頭暈、神智受到影響,甚至暈倒就要趕快送醫急救,若出現中風現象愈快送醫愈好,把握黃金3小時,避免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國健署長吳昭軍則指出,若突然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心臟病症狀,或是發生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等現象,可能就是中風症狀,一定要撥打119,把握黃金期,儘速就醫。
泡湯事前可謹記注意泡湯6個小叮嚀:
吳昭軍提醒,趁着春節假期,民衆外出走春、拜訪親友或出遊,國民健康署推薦適時增添衣服,戴上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做好禦寒防護措施,也要注意三高控制、低溫及溫差過大促發心血管疾病發生,特別提醒心血管疾病與年長者如果選擇泡湯驅寒最好先諮詢個人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