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太陽能「慘業」 從電池代工轉系統模組
2018國際能源周落幕,吸引上萬名國內外專業買主前來採購洽談,爲臺灣太陽能產業注入活水,展會中,各家廠商也絞盡腦汁想擺脫當前困境,像是聯合再生能源董事長洪傳獻,以及元晶董事長廖國榮,都提出自己的見解,要讓國內太陽能擺脫「慘業」之名。
新日光董事長洪傳獻即將披掛上陣,出任由新日光、昱晶和昇陽科三家太陽能廠商合併而成的「聯合再生能源」董事長,新公司即將在10月1日正式掛牌,而這也是聯合再生能源首度以合併後形式對外亮相與參展。
董事長洪傳獻特別在展會中表示,臺灣太陽能產業過去以太陽能電池代工爲主,就報價而言,太陽能系統1W報價1.5美元,但是電池只有10美分,而且電池佔整體太陽能供應鏈的產值只有6%左右,而剩下的94%是較有利潤的系統模組市場。
後來大陸太陽能擴產後,臺灣廠商淪爲電池代工廠,因此洪傳獻認爲,臺灣太陽能產業要擺脫「慘業」之名,必須拋棄電池代工模式,朝向太陽能模組和系統整合發展,才能搶攻市值達新臺幣5兆元的太陽能市場商機。
洪傳獻進一步指出,「聯合再生能源公司」正是強調轉型的代表,以後不再是製造太陽能電池的公司,而是以系統模組爲主,提供更完整的再生能源解決方案。
元晶董事長廖國榮表示,太陽能產業系統模組商機很大,加上智慧能源,市場產值就可以增加50倍,他也預估大陸61新政所造成的低價拋售潮效應有望在2019年第一季減緩。
此外,政府提出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到2025年達到20GW的目標,以20GW來看,相當於一年發電量達到230億度至250億度電,約佔臺灣發電量的10%,更可創造高達6000億元的碳權價值。
廖國榮進一步指出,臺灣需要6600萬片太陽能板纔可將裝置量提升至20GW,若以每片18.5公斤來計算,6600萬片太陽能板總重約120萬噸,雖然回收成本約84億元,但是累計可以產生5000億度電,減少3000萬噸碳排放,碳價值有望超過臺幣6000億元,這些都是臺灣太陽能產業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