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電子業 收入肥、就業瘦

近四次普查資訊電子工業概況

主計總處甫完成的工商普查指出,110年隨着AI等新興科技對晶片的大量需求,加上臺商回臺擴大產能,資訊電子工業收入總額升至19兆元,佔工業及服務業四分之一,比重續創新高,惟資訊電子所創造的就業機會佔比卻降至9.1%,爲近四次普查最低。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普查的目的不在於觀察景氣,而是觀察產業長期趨勢,本次普查顯示隨着遠端、AI、新興科技對晶片的需求提升,臺灣在半導體先進製程又具領先地位,因此電子零組件的收入總額在110年達到7.7兆,較5年前的普查成長46.3%。

另外,由於臺商迴流擴大電腦、電子產品生產線,110年電腦、電子及光學制品業的收入總額也升至11.2兆元,比前次普查也成長近20%。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並計前述兩者的資訊電子工業,110年收入總額近19兆元,佔全體工業及服務業收入總額76.5兆元的24.7%,這個比重創歷來最高,比95年的21.1%明顯擴大,反映長期趨勢而言,臺灣有更多的資本、技術投入這個高科技產業。

不過,普查也顯示,雖然資訊電子工業收入總額佔比屢創新高,但從業員工人數佔比卻屢創新低,以110年而言,資訊電子工業的從業員工人數87.9萬人,比5年前的普查只成長5.9%,遠低於平均成長率,佔全體工業及服務業從業員工的比率更降至9.1%,創近四次普查最低。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資訊電子工業的僱用人數成長之所以緩慢,原因在於它本來就是資本、技術密集的產業,對人力需求相對較低,加以近年生產自動化、智慧化,因此人力需求又更大幅緩下來了。

此外,「海外生產」偏高也是原因之一,主計總處官員說,根據普查,105年製造業收入總額裡有41.3%是來自海外生產,110年還在估算中,研判會降低一些,但仍是高的。雖然海外生產會算進收入總額,但由於生產活動在海外,在國內所創造就業機會不多,尤其資訊電子的海外生產比率又遠高於其他行業,這也是何以這個產業的收入成長這麼快,就業機會成長這麼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