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碳匯方法學再增加?環團憂審查未納公民參與
農業部研擬「森林經營碳匯專案活動」、「竹林經營碳匯專案活動」及「改進農業土地管理方法學」方法學,近日向環境部申請,如果通過未來可以據此申請減量額度(碳權)。(報系資料照)
我國現行自然碳匯方法學只有「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的減量方法,其他方法學仍未覈定,農業部研擬「森林經營碳匯專案活動」、「竹林經營碳匯專案活動」及「改進農業土地管理方法學」方法學,近日向環境部申請,如果通過未來可以據此申請減量額度(碳權)。但有環團就憂心, 現行多數森林都位於原住民保留地,審查過程卻未納公民參與,上路後恐怕會面臨對立的局面。
依環境部氣候變遷署規劃,方法學預告15天后會召開專案小組討論,並以2次爲原則,討論後會再送審議會決議。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表示,由於方法學的審議爲實際減量及方法,因此審議會僅邀請機關代表、學者專家,並未納入公民團體,但會事前徵求各界意見。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說,除了方法學本身外,其實也應注意公告方法學後續的影響,包括企業是否會大舉「維護」各區域的森林?多數的森林區域都位於原住民保留地,如何與部落共享,且擔心後續的漂綠疑雲及碳費折抵等,因此一定要有公民參與機制。
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樑聖嶽則說,原本要在荒地上新植林才能計算碳權,恐怕會有砍樹再新植林爭議,因此從未有企業據原本的方法學取得「碳權」,新的方法學則不用砍伐森林,減少生態擾動,但方法學提及的「對照樣區」僅有相關原則,憂心會刻意選擇發展不佳的樣區,產生漂綠的空間。
至於黃碳(土壤碳匯)的方法學國際也少見,樑聖嶽認爲,應以符合臺灣情境的本土研究換算係數,才能獲得大家認同,他呼籲,企業要減碳應優先自身減身做起,而不是在減碳還沒完成就要購買外部碳權抵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