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感染、雙價疫苗保護 陳秀熙:可開始解除室內口罩令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第3年,各國已開始鬆綁口罩令。(示意圖/Shutterstock)
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第3年,各國已開始鬆綁口罩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預計在明日公佈最新措施。公衛學者指出,臺灣已有自然感染產生54%免疫保護力,部分人羣也受到雙價疫苗保護,已可開始解除室內口罩令,但醫療及長照機構等特定場所仍應繼續維持。
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提出新的健康照護解封指數,取代過去的流行疫情解封指數,考慮了兩個重要因素,1是使中重症降低,住院病人人數減少,存活率也就跟着升高,2是鬆綁防疫措施,讓自然感染保護形成。健康照護解封應低於一定標準,臺灣曾在去年9月、10月達標,但隨後又出現新變異株、BA.5兩波流行,導致後來的健康解封指數再度升高,目前尚未達到標準,因此還無法解封。
陳秀熙指出,聖誕節、元旦羣聚後,部分醫療能量產生負擔,都會讓健康解封指數往上升,因此臺灣尚未低於標準。爲了要低於標準,我們必須要鬆綁一些措施,第一措施就是口罩以及隔離檢疫調整。
韓國已於1月30日解除室內口罩令,但對於確診者仍需要隔離;日本也考慮在5月解除室內口罩令以及解除確診者隔離。香港則是從1月30日起取消確診者隔離措施,但仍需要配戴口罩。
陳秀熙表示,雖然不同國家針對防疫措施鬆綁有不同的思維,但不管是在口罩或者是隔離方面,隔離措施的解除能解決人力短缺問題,特別是醫療業,可減少因健康照護能量不足所造成的損失。至於解除口罩,則代表了警戒措施的解除,口罩令從硬性變成軟性,對於大傢俱有很大的象徵意義。
臺灣因有自然感染產生54%的免疫保護力,以及部分人羣受到雙價疫苗保護,陳秀熙認爲,已可開始逐漸解除室內口罩令,但某些特定場所以及特定族羣除外,例如醫療及長照機構仍要繼續維持。臺灣從受到BA.5感染慢慢轉變成受到BA.2.75影響以及未來BQ.1的入侵,陳秀熙團隊也預測,臺灣的流行將會變成小波的類地方流行,這對中重症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若不鬆綁防疫措施,未來健康照護指標的解封指數可能無法到達應有的標準,這部分仍需繼續思考。
面對新型Omicron亞變種病毒,陳秀熙表示,我們要有新思維,對於強制防疫的3個重要措施,確診通報、室內口罩令、隔離政策,應考慮鬆綁。除口罩的接觸外,未來確診者可不需要再做輕症通報,使健康照護能量回到正常標準、連同衛生體系也可以一併恢復正常。
另外,陳秀熙表示,當免疫防火牆所產生的安全保護,尤其是在臺灣疫苗覆蓋力高的情況下,確診個案也可從原本的5+N 改成0+N自主防疫,就如同監測感冒,視身體情況進行自主防疫。如此一來才能讓醫療人力、各行各業的人力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