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榮泰無法接受「臺電由盈轉虧」 :政府應設法讓用電平穩

行政院長卓榮泰(左)24日赴立法院備詢。(姚志平攝)

經濟部將於9月底召開今年第二次電價費率審議會,電價是否調漲的關鍵因素,在立院新會期能否通過1000億元追加預算。經濟部次長陳正祺24日備詢時表示,1000億元撥補是因臺電財務結構需要補充,經濟部已請臺電做資產重估、活化資產、改善經營效率、多方採購等;行政院長卓榮泰則坦言,對臺電由盈轉虧無法接受,並強調基於民生用電需求,政府應該要想盡各種方法,讓民生用電平穩,不要再增加大家的負擔。

張啓楷今於立院質詢時指出,明年中央政府編列水電費約101億元,和今年相比增加21億,暴增25%,不會太離譜嗎?卓榮泰解釋,2022年電費漲8.4%,2023、2024也各漲了11%左右,所以3年加起來漲了30%,這些過去都沒有反映在預算裡面。

張啓楷質疑,是以前沒漲,所以一次漲足?卓榮泰說明,首先,以前漲價後,臺電都自行吸收,沒有編列漲價後的費用;第二,現在臺電已不再負擔政策吸收,所以迴歸到衛福部、教育部等部會單位,編列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預算,在上述雙重因素下,電費編列較多。他重申,電費已經漲了,但過去3年都沒反映在預算中,都是機關吸收漲價的部分,今年是把過去3年漲的30%都放進預算。

張啓楷也說,10月1日電價漲幅恐達13到14%,政府揚言不撥補臺電1000億就要漲電價,這是情緒勒索、恐嚇取財,難道政府是把人民當盤子、肥羊?經濟部長陳正祺表示,撥補臺電是爲讓臺電改善財務結構,跟電價無關。張則質疑,改善財務方法很多,爲什麼要拿人民納稅錢的1000億元撥補?臺電的資產可以重估、資產可以活化,希望不要因爲臺電本身的錯誤,撥補納稅錢,也不要再漲電價。

陳正祺迴應,電價是否調漲,等電價審議會決定,並不是政府主導;且現在外部委員已經過半,所以電價未來要漲或跌,要由電價審議會來決定。他強調,1000億元的撥補是因爲臺電財務結構需要補充,經濟部已經請臺電做資產重估、活化資產、改善經營效率、多方採購等,都會按照指示進行。他也說,10月不漲電價是政府的期待,但還是要依照電價審議會評估。

卓榮泰說,雖電價審議會還沒開,他相信審議會委員會觀察整個社會民生需求。他個人認爲,即使民生用電低於臺電發電成本,但基於民生用電需求,政府應該要想盡各種方法讓民生用電有平穩機制,不要再增加大家的負擔,但產業用電大戶的用電量、單價等,就讓電價審議委員會來討論。

張啓楷也批評,臺電爲何從金雞母變成敗家子?2017、2018年臺電都還是賺錢,2017賺118億、2018賺35億,但2024年不止沒有賺錢,還淨損2124億,爲什麼這麼大的落差?卓榮泰迴應,「我也非常不能接受。」

張啓楷說,現在天然氣價格已經比2017、2018年低,那時臺電賺錢,爲何現在還是賠這麼多,就是因爲廢核,政府廢核之後,每年要增加多少錢?有跟人民說過嗎?卓榮泰迴應,核電現場買很便宜,但售後服務很貴,而且建設費用很高,這都要算進去;張表示,有後端基金不是嗎?卓則反問,這也是人民的錢不是嗎?張回說「對,但再生能源買很貴」。

張啓楷強調,明年廢掉核三廠二號機後,人民用電成本會越來越高,且沒有反對再生能源發展,但太陽能出現很多弊案,花了太多錢,這都是原因。他認爲,能源配比的錯誤,讓臺電從金雞母變成敗家子,重點要開源節流,像買太陽能光電買貴、買出一堆弊案,應趕快去查弊案把購電成本降下來。

張啓楷認爲,一年多支出1000多億,是導致臺電虧損的主因。當民意調查顯示超過六成民衆支持以「核電」作爲2050淨零因應策略,政府卻堅持將核電停下來,用火電來代替,最後結果就是人民每年掏出超過千億來供養民進黨反核的神主牌,卻還是無法補上虧損的大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