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BAT的“造芯”運動

在全球缺芯的當下,任何一家企業進軍芯片領域,都不會讓人意外。

光是在2020年,國內就有7萬多家芯片企業新成立。去年,國內芯片領域共發生約287筆投資,同比增長67.8%。在大量瞄準芯片的企業中,互聯網大廠的身影格外匆忙。

今年以來,各互聯網大廠接連開啓“減員增效”節奏,但在芯片上的投入有增無減。8月10日,快手推出首款自研芯片,並正式宣佈進軍TO B市場。快手的老對手字節跳動,也在芯片領域頻頻動作。7月,字節披露自研芯片的最新進展,還被曝出用行業3倍薪資挖芯片人才。

後浪躍躍欲試,老將早就建立起穩固地盤。

從2018年百度率先發布崑崙1芯片開始,阿里、騰訊等老牌互聯網大廠相繼進軍芯片領域。此後的時代沉浮中,BAT曾先後撤掉多條業務線,但依然牢牢守住芯片這塊戰場。

對於互聯網大廠而言,做芯片需要有具體場景承接,不能“爲了做而做,或是短視頻或是雲計算或是自動駕駛。當然不管是哪些場景,他們造芯大多出於兩個目的——對內滿足自身業務量爆發帶來的算力需求,對外開拓市場空間尋找新的增長點。

提到芯片,我們往往會想到此前被卡脖子的華爲。事實上,在這位科技老大哥之外,互聯網戰場上早已掀起轟轟烈烈的“造芯”運動。

接下來,《一點財經》將推出系列文章,講述互聯網大廠的“造芯”運動。

本篇爲該系列報道第二篇《BAT的“造芯”運動:合縱連橫》。

• 第一篇 | 快手字節的“造芯”運動:壓強原則,後發制人

在造芯這件事上,快手和字節是新秀,百度、阿里和騰訊纔是老將。

三家互聯網大廠在進軍芯片時,使出跟快手和字節不同的打法:

它們的芯片業務,大多服務於企業發展戰略。並且不是單純地錨定某一個領域,而是連接多方元素,朝向更廣闊的市場。

2018年,百度正式發佈國內首個雲端AI芯片——崑崙1,開啓了互聯網大廠造芯的先河。

相比快手自研芯片專注在視頻領域,百度研製的是通用芯片。如果將專用芯片比作某一神經元,那麼通用芯片就好比大腦,涉及的領域更廣、研製更爲複雜。李彥宏還曾忍不住感慨:

“芯片可以說是人工智能技術皇冠上的明珠。”

就在崑崙1發佈的第二年,也就是2019年,百度用“夯實移動基礎,決勝AI時代”的戰略重新梳理打法。AI芯片的推出,其實是服務百度整體AI戰略的。

去年,李彥宏提出AI時代決勝未來的關鍵是八項技術:自動駕駛、數字城市運營、機器翻譯、生物計算、深度學習框架、知識管理、AI芯片和個人智能助手。

在這八大技術中,AI芯片是百度AI戰略的底層推動力。AI有三大要素:算力、算法和數據,而算力就要靠AI芯片來提升。

芯片是需要場景承接的。只要是需要算力、需要大規模數據處理的場景,百度的AI芯片就能派上用場。場景越多,AI芯片就愈發重要。

眼下,百度全力佈局的場景無疑是自動駕駛。去年崑崙2芯片在發佈的時候,就已經被確定將用於自動駕駛、智能交通助手等領域。

前不久,在集度首屆汽車機器人生態夥伴大會上,李彥宏表示:“就自動駕駛技術而言,集度將領先特斯拉一代。”自動駕駛技術的提升,需要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地圖、雲端等全方位能力的支撐。這些能力背後,都需要AI芯片。

往後看,百度能否做好自動駕駛乃至決勝AI時代,AI芯片是繞不開的攻堅戰。

在百度發佈崑崙1的2018年,阿里成立了芯片公司——平頭哥。平頭哥主要擔負有兩個任務,對外構建外部生態和對內服務於雲計算。

傳統通用芯片的模式,愈發難以適應智能時代個性化的場景需求,開源和開放是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平頭哥於2019年發佈 RISC-V 處理器——玄鐵910。它可應用於AIoT、5G和自動駕駛等多個領域。更爲關鍵的是,玄鐵910面世之初就是開放開源的,並且爲全球開發者提供了架構新選擇,這是它對外構建生態的基礎和前提。

對內,平頭哥服務於雲計算,藉助阿里雲的通道實現價值輸出,最終幫助阿里構建“端雲一體”的芯片生態。這是它最核心的任務。

有人調侃,阿里雲在哪裡,平臺哥就在哪裡。平頭哥最大的客戶,就是阿里雲。

2019年,平頭哥發佈首款自研AI芯片含光800,主要用於雲端視覺處理場景。這款芯片已經有了實際落地。阿里雲的城市大腦,實時處理杭州主城區交通視頻,需要40顆傳統GPU,延時爲300ms。而使用含光800僅需4顆,延時可以降至150ms,由此提升了城市交通管理效率。

阿里雲和平頭哥的綁定仍在繼續。去年,平頭哥發佈自研芯片倚天710,這是阿里第一顆爲雲而生的CPU芯片,如今已經被部署應用到阿里雲數據中心。

可以說,阿里芯片業務的天花板在哪,取決於阿里雲的天花板在哪。目前,阿里雲已經是國內市場份額最大的雲服務商。今年二季度,阿里雲營收爲177億元,同比增速爲10%,保持穩定增長。平頭哥的未來,也擁有了更多想象空間。

相比百度和阿里,騰訊的“造芯”動作,更多采用“投資+自研”的形式。

2018年,騰訊戰略升級,明確擁抱產業互聯網。芯片是硬件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產業互聯網最核心的基礎設施,騰訊自然不會錯過。

同樣在2018年,百度推出首款崑崙芯片、阿里成立平頭哥,騰訊領投了AI芯片初創公司燧原科技3.4億元的Pre-A輪融資。其後幾年,騰訊連續投資了多家芯片公司。與此同時,國內AI芯片行業股權融資也開始不斷快速增長。

這種進入芯片領域的方式,跟騰訊近些年的發展策略保持着同頻。當年在電商領域上,騰訊通過入股京東來完善電商板塊,通過投資虎牙鬥魚補齊電競業務......

這是一種圈層式的發展策略,核心是“社交+內容”。越靠近這兩塊領域,騰訊的控制力就越強。在較遠的板塊,騰訊則用戰略投資的形式進入新領域,不爲控股,只尋求用開放心態來與合作伙伴共建生態。它在進軍芯片領域時,也是同樣的打法。

當然,騰訊並非只是投資芯片,也在自研芯片。因爲在某些領域,它也需要專用芯片實現業務上的降本增效。

去年年底,騰訊首次公開自研芯片研發進展——三款芯片“紫霄”、“滄海”和“玄靈”都屬於專用芯片,分別用於AI計算、視頻處理和高性能智能網絡。眼下,騰訊在這三大業務板塊都存在大量的場景需求,需要用專用芯片來降本增效。

一條是投資,一條是自研,騰訊用兩條腿走的方式跨入芯片領域。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零壹財經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零壹財經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零壹信創系列 · 案例徵集中

爲了進一步瞭解信創產業鏈、市場格局、發展進程和優秀案例,零壹智庫持續推出針對信創的系列內容。藉由此係列,我們將逐一盤點信創細分產業及服務領域,描繪信創行業的全景,提升行業及公司的市場認知度。目前,零壹智庫正在梳理信創參與方名單並將形成研究報告,歡迎各企業與我們溝通交流,提交案例(點擊“信創案例”填寫問卷)。如需瞭解更多信息,請聯繫零壹信創研究團隊(郵箱:lixin@01cai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