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美軍導彈撤離菲國是虛假讓步

中菲雙方6月17日在南海仁愛礁近海對峙。(法新社)

6月17日中國大陸與菲律賓在仁愛礁發生衝突,菲國官方艦艇遭致攔捕、登臨、搜索以及繳械;事件發生後,馬尼拉向華盛頓求援,希望啓動美菲安保條約,但顯然美國政府並不買帳,菲律賓對此顯然大失所望,但也不得不知難而退,改變策略姿態放軟,開始呼籲雙方對話協商。

2024年7月2日大陸外交部副部長陳曉東與菲律賓外長(Theresa P. Lazaro),在馬尼拉共同主持召開中菲南海問題雙邊磋商機制(BCM:Bilateral Consultation Mechanism)第九次會議,會中雙方外交、國防、自然資源以及海警或是海上執法等不同部門代表出席會議;儘管會後各自發表新聞稿,但顯然雙方皆對外傳送有意將事態降溫信號。

許多外電媒體報導都認爲雙方本次對話磋商,顯然是爲因應6月17日仁愛礁衝突所臨時舉辦;但此種觀點顯然是無視於雙方此項會議其實是不斷持續召開,依據附表回溯以往各次會議召開時間與地點,其實就足以證明儘管雙方存在分歧,但透過對話協商化解衝突管道並不缺乏,同時亦能穩定運作。若未能思考此等外交關係運行軌跡,自然就會低估與馬尼拉針對南海議題,在談判桌上相互應對過招,絕對不容研究南海問題者忽視。

不過就目前情勢發展狀況來說,媒體最嚴重誤解,認爲中國大陸與菲律賓談判取得重大進展,其實是因爲馬尼拉再度運用媒體效應,開始胡亂釋放虛假訊息,存心大打國際宣傳戰所致。

7月4日菲律賓參謀總長布勞納(Romeo Brawner)對外重申菲國對南海問題立場,但顯然是另有管道透過路透社對外放話,聲稱總統小馬可仕已下令軍方降低南海緊張情勢,並且刻意說明此等指示系在雙方召開中菲南海問題雙邊磋商機制(BCM:Bilateral Consultation Mechanism)第九次會議後,才提出此項政策指導。

但在同時菲律賓陸軍發言人德瑪阿拉(Louie Dema-ala)卻對外公開表示,在今年四月美軍在菲律賓北部所部署之中程導彈陸基飛彈發射系統(MRC:Mid-Range Capability),該系統亦被稱爲「泰風武器系統」(Typhon Weapons System)或是「提豐對地飛彈系統」,將依據原訂計劃,當與菲律賓國防軍完成「肩並肩」(Balikatan)及「堅盾」(Salaknib)軍事演習課目後,在今年九月甚或是依此期程提前運離菲國境內。

但很不幸許多媒體報導都指稱,北京在與馬尼拉協商過程中,馬尼拉提出妥協條件,讓美軍撤離前述中程導彈部隊兵力;顯然又是受到媒體誤導,認爲美軍導彈部隊撤離菲律賓是馬尼拉提出重大讓步。但假若該部隊兵力本來就要依據計劃離境,此時刻意同時發佈訊息,基本上就是虛假讓步,存心透過媒體亂打烏賊戰!

其實在今年媒體曝光4月7日隸屬於美軍第一多域特遣部隊(1st Multi-Domain Task Force)第3野戰砲兵團(3rd Field Artillery Regiment)第5遠程火力營(5th Long Range Fire Battelion)第C連之「中程戰力」(MRC:Mid-Range Capability)機動發射車、指揮車與後勤車組,裝載於美國空軍C-17「全球霸主」(Globalmaster)遠程運輸機,歷經15個小時8千英里遠程機動飛航後,順利抵達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空軍基地,參加美菲「堅盾2024」(Salaknib 2024)聯合演習時,當時筆者就已經斷言在演習結束後,前述美軍部隊兵力就必須離境。

不過當時美軍拖到當月15日才證實此項訊息,不過美軍在發佈訊息還是刻意使用「部署」(deployment)一辭,因此很快就遭致刻意擴大解讀,並且暗示成美軍將派遣該部隊兵力長期進駐菲律賓。筆者當時特別在2024年4月20日於香港《輕新聞》以「解讀美軍中程導彈現身菲國演習」爲題,撰稿駁斥諸多媒體炒作風潮。

當時不但特別針對該項導彈系統運用概念加以說明,亦特別在該稿件中強調:「參與聯合演習機動部署至呂宋北部,其實是與長期進駐差異甚大;假若該部隊是要長期進駐菲律賓,相關營區建設,再加上結合用兵構想,所必須構築經營之陣地與戰術機動道路,絕對引起各方關注,絕對難以讓相關資訊保持到滴水不漏地步。」如今看到當時預測完全應驗,更可證明媒體炒作新聞確實嚴重悖離事實。

總而言之,美國打算在亞太地區部署中程導彈,其實是經過長久規劃評估;筆者早在2019年8月7日於《ETToday雲論》曾以「美國中程導彈部署亞太之軍事與政治算計」爲題,撰稿分析過此種戰略構想,如此對比五年前所撰稿件,看來推估相當準確。世事變化還是有其基本規則,認真掌握軌跡脈絡,總還不會失誤太大,看來真是不假。

中菲南海問題雙邊磋商機制會議一覽表。表/張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