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揭密:薪水沒漲要怪誰?不是老闆而是...

臺灣的人均所得超過日、韓,多數人卻處於低薪,貧富差距日漸惡化。本報資料照

薪水不夠生活嗎?很久沒調薪了嗎?買不起房、租不起店面?不要怪自己,也不要怪老闆。本文明確地告訴你,問題在哪裡!

臺灣的人均所得超過日、韓,這是臺灣政府引以爲傲的政績,但如果這樣的政績是以犧牲多數人爲代價,也就是多數人的低薪(68.6%的上班族領不到平均薪資)以及貧富差距惡化,那麼,這樣還能說是政績?區區不敢苟同。

德國安聯集團發佈「2023年安聯全球財富報告」,臺灣名列全球最富有國家的第五名。2022年底,臺灣人平均擁有的淨金融資產(Net financial Asset)爲14.16萬歐元(約新臺幣479萬元),創歷史新高,在亞洲僅次於新加坡。注意,安聯的調查範圍僅限於金融資產,不包含不動產、豪車、黃金、珠寶玉器、各類收藏這些非金融資產。

由安聯的調查得知,臺灣的有錢人越來越有錢,而且比例在增加,誰造成的?是臺灣的窮人不努力?是臺灣的中產不努力?不是的,是制度政策造成的,就像北韓人民之所以窮,南韓人民之所以富,不是因爲北韓人不努力,而南韓人較努力,從來不是,而是制度政策使然。

我們先來看一看臺灣的貧富差距。主計總處的「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告訴我們,在蔣經國時代,最高20%與最低20%的家庭可支配所得差距爲4.87倍,如今已經擴大到6.15倍。1111人力銀行在2022年所做的調查也告訴我們,有34%上班族面臨「無錢可存」的窘境,其中甚至有近9%的人落在貧窮線以下,須借貸度日。

主計總處的家庭收支調查報告指出,臺灣至少有20%的家庭是「負儲蓄」(意謂收入不足以支應日常生活開銷),單單這一點就可以證明,臺灣的窮人至少佔了人口總數的20%,哪裡是衛福部所「認證」的,只有2.53%(111年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佔總人口比率分別爲1.25%及1.28%)。可見,臺灣的窮人之多,哪裡是政府所美化的數字所能呈現的。

相反的,臺灣生活着另一羣人,他們就在我們身邊,沒有很遠。臺灣名車滿街跑。2023年BMW臺灣市場銷售成長幅度近10%,「超越全球表現」;2023年1- 8月新車掛牌數中,相對於國民車,名車佔比高達24.3%,這意味着我們在路上看到的新車中,每4量就有1輛是豪車。這種現象難道不是證明了臺灣的有錢人的數量在增加,同時意味着,貧富不均加速惡化而不是改善中,臺灣的M型社會愈趨明顯,誰造成的?有錢人的富以及窮人的窮,是富人努力、是窮人不努力?不是,是制度政策使然。

有學者說: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薪資卻沒跟着漲的根本原因「在於近二十年來,臺灣經濟仰賴資通訊產業出口,但這些產品價格在全球競爭下越來越低,而大衆消費的民生用品,卻因原物料價格越來越貴,造成實質薪資成長大幅落後實質GDP成長。」如果你相信這種說法,那麼,我能說什麼?

另外,中研院前院士胡勝正表示,「臺灣貧富差距惡化主因在於整體投資環境沒有改善,在缺乏新工作機會的狀況下,許多人淪爲低薪。此外,臺灣企業長期靠壓低成本進行競爭,受薪階級成爲受害者」,他這句話既不到位,也不公道。按照他的意思,其他國家的企業都不壓低成本,只有臺灣的企業壓低成本?現在的勞工低薪是因爲老闆壓榨;而30年前,臺灣沒有低薪,那就是因爲那時的臺灣老闆沒有壓榨勞工,顯然不是,臺灣人並沒有變,變的是政策!

他還說,低薪是因爲缺乏新工作機會,對嗎?不包含金融業的服務業,例如住宿餐飲、補教、藝術娛樂及休閒、美容美髮按摩…,低薪是普遍現象,難道與缺乏新工作機會有關?顯然無關。

現代人比較性急,都愛看短影音,文章超過100個字就不看了。因此,作者不能再「闡述」下去,該揭密了,否則讀者都跑掉了。中央銀行所實施的長期低利率政策就是低薪的根本原因,是貧富差距惡化的關鍵,是實質平均薪資不升反降的來源。爲什麼你我的低薪的禍首竟然是央行的長期低利率政策呢?請看下期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