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應對極端氣候 農業準備好了嗎?

臺灣農業應對極端氣候,需積極培育優質新品種並輔導國內農業經營朝向,朝氣候智能型農業及友善農業耕作模式,提升農業經營效能及競爭力。圖/本報資料照片

全球暖化造成的極端氣候變化,正對地球環境和人類生存帶來嚴重威脅,根據聯合國氣候組織最新報告,2022年亞洲出現超過80件天災事件,造成5,000人死亡,經濟損失逾360億美元,又以洪水造成損失最爲嚴重,而未來極端氣候變化的衝擊只會愈演愈烈。

近年來臺灣暴雨強度與頻率亦呈現增加趨勢,尤其複合災害造成的破壞性影響,對國內糧食生產和民衆生存造成嚴重衝擊。爲提升對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行政院通過「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劃(112~115年)」,四年預計投入經費4,116億元,計劃涵蓋能源、水資源、韌性基礎設施、農業生產、公共衛生等領域,因涉及多部會業務,能否有效整合,發揮預期效果,引發外界關注。

農業對天氣和氣候非常敏感,尤其水源是糧食生產的關鍵要素之一,目前95%的食物是在陸上生產,需要土地和水源。據統計農業消耗全球淡水抽取量的72%,工業佔16%,12%用於家庭和服務業(臺灣產業用水約一成、民生用水約兩成、其餘7成則爲農業用水),預估到2050年全球農業用水將增加35%,而全球80%廢水未經處理即排放到環境中,造成環境污染,2001~2018約74%的損害與水有關係,經濟損失高達近7,000億美元。

■水就是生命與食物,

善治國者必重治水

善治國者必重治水,這些年隨着人口的快速增長、經濟發展、城市化和氣候變遷,正威脅水資源的供應,將嚴重影響到糧食生產和供應。爲此今年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特別將主題設定爲「水就是生命,水就是食物。不讓任何人掉隊」(Water is Life,Water is Food:Leave No One Behind),強調水做爲我們食物基礎的關鍵作用,希望能提高全球對有效管理用水的認識。

臺灣平均年雨量2,500公釐是世界平均值的2.6倍,但臺灣卻是全球第18的缺水地區,主要原因爲河川短急、濫墾濫伐、水庫淤積嚴重、自來水及農業灌溉溝渠年久失修漏水、水費低廉浪費過度等,隨着經濟發展,用水需求不斷增加,缺水問題更趨嚴重,連向來農水無缺的臺灣嘉南平原,也史無前例全年休耕,用水問題勢必影響到臺灣糧食生產。

隨着農業受氣候變遷之影響甚鉅,近年來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計劃,預算約10.86億元至18.05億元間,部分項目救助額度佔生產成本比率過高,恐加深農民對天災救助之依賴,降低應變力提升。解決之道,除了全面更新老舊灌溉供水設施外,可以透過技術創新、數據管理和分析,增加對農業用水管理的投資及加強自然資源的綜合管理,調和天然災害救助條例與農業保險規範,來降低極端氣候帶來的影響,讓國人的餐桌上永遠有安全,供貨充足和價格穩定的食物。

■推動友善耕作,

農業供應鏈要動起來

非永續的農法已經對人類生活和環境產生嚴重影響,尤其農業也是溫室氣體產生的原因之一,估計全球糧食系統約佔年排放量的21%~37%,目前許多國家正在積極尋找並推廣對地球更友善的耕作方式(包括培育抗逆性優質新品種,土壤和水質改善,實施輪作,病蟲害綜合治理等)以減少對土壤和水資源的破壞和匠地溫室氣體排放,更重要的是整個農業供應鏈成員(包括農民、農事服務業者和政策制定者等關係人)都應對政府相關因應對策有所瞭解,才能真正落實。

極端氣候增多,導致農作物病蟲害出現多發、頻發、重發等態勢,農業工人和牲畜面臨的健康受到威脅。臺灣農業爲應對極端氣候,水土資源短缺,區域政治紛擾,國際競爭激烈,需積極培育優質新品種並輔導國內農業經營朝向,氣候智能型農業及友善農業耕作模式,一來提升農業經營效能及競爭力,二來減少對土壤和水資源的破壞,這些需要不斷的研發創新,例如提高作物種子的遺傳潛力,乃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所需農業創新的最有效方式。

近年來大陸積極研發細胞培養肉、人工合成澱粉、微生物生產蛋白質、新優良品種培育等,有助於糧食生產和生態環境維護的新科技研發,也獲得相當的進展。反觀,臺灣這些年投注在這方面的研究及人才培訓相對缺乏,特別在合成生物學運用上(包括;技術、效益、成本、風險、法規等),仍應努力跟上國際腳步。政府需改弦更張,不只適度給魚吃(獎勵、補貼),更要給釣竿(創新科技),纔能有效應對極端氣候,全面提高農民營收,農業不再處處依賴政府庇護,農業纔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