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臺資企業在馬來西亞的機運

遠東新世紀於馬六甲設立了食品級回收聚酯(R-PET)產線,開創循環經濟新商機。圖/業者提供

隨着全球供應鏈重組及地緣政治變動,臺資企業在馬來西亞的投資正在迅速增長。2024年上半年,臺灣已躍升爲馬來西亞製造業第四大外人投資國,投資金額集中於資通訊、半導體、電子製造等產業。

馬來西亞吸引臺資企業始於1986年該國開放外資,臺灣企業因本地工資上漲及臺幣升值而選擇轉向馬國投資,其中又以集中於檳城的電子業居要,爲馬國電子產業濫觴。1994年我國爲馬國最大外資來源國,對馬投資117.65億美元。隨着中國崛起,印尼、越南開放,對比馬來西亞出現工資、土地成本上漲與勞工短缺等課題,逐水草而居的臺灣企業逐漸轉向,遂降低對馬來西亞投資熱度。

■半導體與電子業的深度佈局

近期全球地緣政治變化,美中科技壁壘的加劇,以及AI市場的快速爆發,爲馬來西亞帶來了新一波的投資機遇。半導體與電子產業無疑是此次投資浪潮核心。

以英業達集團爲例,這家早期進駐馬國的臺資企業,近年來積極擴建檳城廠房。其他臺資電子產業如PCB大廠及關鍵電子材料供應鏈、銅箔基板生產商,也在檳城投資,專注於汽車及光通訊模組的印刷電路板生產。

封測大廠日月光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投入3億美元於檳城,擴建專注於消費電子、通訊及工業晶片封測的廠房。矽品則於2023年5月宣佈,將在檳城投資60億馬幣(約新臺幣415億元),建設新廠並導入先進封測技術,創造3,000個就業機會。

此外,AI的成長驅動臺資設備供應鏈如緯穎科技及肯微科技,在近鄰新加坡的柔佛紮營;就近服務新馬AI客戶。

2023年臺灣對馬來西亞投資總額約70億美元,集中在半導體、電子製造、石化等關連產業。除創造就業機會、推動當地科技升級,亦強化臺資企業區域市場影響力。

■大馬科技雄心:成爲東南亞IC設計中心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把握地緣政治與科技浪潮契機,於今年宣佈打造馬國爲東南亞最大IC設計園區,提供包括減稅、補貼及免費工作簽證在內獎勵措施,目標吸引5,000億馬幣(約新臺幣3兆4,600億元)投資。旨在提升馬來西亞在半導體全球價值鏈地位,並從現有的後端的封測產業(全球市佔率約13%),轉進高附加價值前端IC設計產業。

馬來西亞吸引了包括英特爾、英飛凌、輝達等國際科技巨頭的進駐,而臺資企業也在此波「去風險」、供應鏈重組的趨勢中,開啓新的機遇。臺資半導體企業不僅通過投資提升了馬來西亞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地位,更佈局新一輪的區域製造鏈,以因應東協國家如泰國和印尼電動車市場的崛起,以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資料中心和AI發展的需求。

臺資企業選擇馬來西亞作爲投資重鎮,除了經濟環境之外,當地的技術人才優勢也是一大吸引力。相較於泰國及其他東協國家,馬來西亞擁有豐富的半導體工程技術人才,尤其是馬華族羣在臺灣留學期間累積的專業技能,成爲臺灣電子及半導體產業在當地發展的重要基礎。羣聯電子的創辦人潘健成尤爲代表。這位來自馬來西亞的企業家在臺灣創業24年後,宣佈將轉移超過10億馬幣的成熟技術「迴歸投資」馬來西亞,顯示對當地市場的長期信心及合作潛力。

■金融、地產與綠色經濟齊聚

臺資企業在馬來西亞的投資不限於電子與半導體領域,其他如金融、地產及紡織業亦有佈局。富邦產險早在1990年即于吉隆坡設立辦事處,今年成立再保險公司「富邦納閩再保」,以期成爲東南亞再保業務樞紐、強化亞洲保險發展戰略。

在綠色經濟領域,遠東新世紀於馬六甲設立了食品級回收聚酯(R-PET)產線,計劃於2024年底投產,年產能達5萬噸。擴大在東協綠色經濟佈局、開創循環經濟新的商機。

此外,信義集團與洲際酒店集團合作,於馬來西亞沙巴州哥打京那巴魯共同開發高端酒店,預計於2027年開幕,將創造500個就業機會、預計每年吸引5萬名高端旅客。

裕隆集團也宣佈在大馬設租賃公司,聚焦醫療設備、工具機、營建設備與商用車融資租賃,跨國複製臺灣經驗。

臺資企業選擇馬來西亞,不僅看中其經濟成長潛力,且重視其穩定的政經環境和完善的法律制度。馬來西亞作爲RCEP及CPTPP等自由貿易協定的成員國,與新加坡的緊密地理位置,以及廣泛的穆斯林市場,提供了獨特的區域優勢。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馬來西亞作爲穆斯林經濟的重要窗口,其清真產品出口額達133.48億美元,涵蓋了清真金融、食品和時尚等領域。臺馬雙方在自動化生產技術與清真認證的結合,將爲民生消費、紡織、醫療健康及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創造新的合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