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從大陸今年經濟情勢 預判其對臺作爲

外需緩增,內需消費嚴重衝擊

自去(2021)年以來,中共多次強調大陸經濟今年將面臨所謂三重壓力;其中,最主要的壓力爲需求的收縮。需求分爲外需和內需。在外需方面,由於國際市場仍有需求,大陸今年前七個月出口同比增長14.7%;其中對前三大貿易伙伴東協、歐盟、美國的出口,分別同比增長19.1%、19.7%、15.1%。也就是說,大陸外需仍維持一定動能。

至於內需方面,大陸今年前七個月進口同比增長僅5.3%,和出口相較增長有限。再從最能直接反映消費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來看:自2021年3月,大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就逐月下滑;到同年12月,同比增速滑落到1.7%;雖然今年1-2月大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回復到6.7%,但3月又開始滑落;到4月華東地區封城時,大陸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滑落到負的11.1%、5月爲負的6.7%;解封后的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爲3.1%;上半年大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爲負的4.9%。

也就是說,從去年以來,由於新冠疫情多點復發,對例如餐飲等聚集型消費造成巨大沖擊;再加上中共針對特定行業加強監管,影響就業,以致衝擊大陸內需動能。

內需又可分爲內需消費和內需投資。由於中共近年來一再強調,要改變過去過度依賴投資、出口的經濟增長模式;並以「超大規模市場」和「四億中等收入羣體」爲槓桿,以內需消費作爲大陸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因而,如何激發內需消費,不僅成爲大陸經濟政策的重點,也是大陸經濟增長的關鍵。

內需消費爲經濟增長關鍵,但面臨隱憂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2020年,由於外需的爆發,以及房地產的繁榮,使得大陸當年經濟呈現V型反轉。但中共認爲,今年的出口、房地產已不具備2020年的條件;因此,今年大陸經濟要能走出谷底,關鍵在擴大內需的政策效果;其中,居民消費是非常重要的關鍵。然而,雖然中共陸續推動刺激民衆消費的擴內需政策,但大陸內需消費動能仍面臨一些挑戰:

首先,家庭負債過高。2018年大陸家庭債務佔可支配收入就達到107.2%,已逼近美國金融危機前峰值;2021年大陸家庭債務佔可支配收入達到124.4%,相較2013年翻了將近一倍。根據研究,2020年大陸城鎮居民房貸佔家庭總負債75.9%;且自2011年到2021年,大陸居民貸款年均增速達18.3%,遠高於居民同期平均10%的收入增速,且兩者差距持續增大。也就是說,大陸居民房貸的負擔比重過高,嚴重侵蝕了消費能力。此外,大陸雖有4億中等收入羣體,但亦有6億居民月收入僅人民幣1000元左右;再加上疫情影響收入,使得大陸居民更傾向儲蓄而非消費。

其次,失業問題嚴峻。去年中共對房地產、補教、娛樂、網路、遊戲等產業進行強力監管,衝擊這些行業的就業。中國社科院指出,大陸今年5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5.9%,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達6.9%,遠超前年疫情初期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大陸16至24歲的人口調查失業率節節上升,自4月到6月分別爲18.2%、18.4%、19.3%,創下2018年以來的最高紀錄。由於今年有1,076萬大學畢業生投入就業市場,再加上近3億農民工要打工、還有退役軍人就業、再就業;在企業吸納就業能力下降的情況下,大陸就業環境將更爲險峻;居民預期收入下滑,消費動能就可能減弱。最後,人口結構困境。由於出生率屢創新低,加上60歲以上人口快速增加;大陸將邁入高齡少子化的「未富先老」社會。由於大陸老年人收入水準低於年輕人,退休後更傾向於儲蓄而較少消費;這對大陸的消費產生不利的影響。

大陸對臺施壓必不能影響其經濟穩定與發展

基於上述因素的制約,使得大陸居民不能也不敢消費。因此,在大陸出口增速趨緩,且內需消費不振情況下,大陸今年經濟增長勢必更多依賴內需投資拉動,也就是政府投資。

然而,由於防疫加重了大陸地方政府財政負擔,再加上封控下經濟活動停滯,以及土地收入減少,種種因素使得今年大陸地方政府承擔更大的財政負擔;因此必須透過繼續舉債投資。但此舉是否會造成更多虧損和更大債務問題?甚至可能引發系統性的金融風險?這都將是大陸可能的風險。

總的來說,經濟發展是大陸社會穩定的基礎;在如此嚴峻的經濟情勢下,即使大陸對臺施壓,都不會影響其經濟穩定與發展。基於此,再檢視兩岸經貿結構內容,可以預判:爲了順利度過二十大,中共勢必以內政爲優先,以維穩爲考量;短期內,大陸對臺軍演或許不斷,但對臺經濟制裁將可能限縮在一定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