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飛|兒時的年味|文藝選刊·散文

童年時代,過年是孩子們最開心最期盼的一件事。每到過年邊,做饅頭、搗年糕、磨豆腐,家家戶戶更忙了,臺門裡的笑聲比平日多了,每個人的心裡被年味烘得暖暖的。每當記憶的閘門打開,過年的輪迴就像一首躍動的音符,靜靜地流淌在每個人的心裡,帶給人們太多太多難忘的記憶。

年底了,大人們開始忙碌着置辦年貨。母親一邊趁年底天氣晴朗時,緊緊抓住陽光翻洗衣服和被褥,爲一家人能在過年和正月裡穿上潔淨的衣服、蓋上清爽的棉被而忙忙碌碌,一邊想方設法給孩子們添件新衣,即使最窮的時候,也會想辦法給孩子們添條新褲子,或做雙新鞋子。

當過年臨近時,父親也不閒着,他將棕掃帚綁到細而長的毛竹竿上,沿着木樓板和牆壁,撣去蜘蛛網和塵灰,然後到臺門裡清淤水溝,還在大年三十前把家裡的尿糞便桶挑到田野施農作物,回家前又把尿桶裡裡外外涮得乾乾淨淨。村子裡的家家戶戶都是這樣做的,收拾過的房子清潔了許多,村莊也整潔了不少,過年的味兒就濃了起來。

過年啦,小孩子玩得也不亦樂乎。漫步在村頭和臺門裡,孩童腳步匆忙,正以一種放縱的節奏承接着一個時代的玩法,小男孩忙於製作“火柴槍”,每天在不停地收藏火柴梗,爲的是在過年前後讓火柴槍持續發聲;也會玩上小鞭炮,炸得噼裡啪啦的響,給整個臺門帶來歡騰。女孩子拋沙包、踢鍵了、跳繩子,哪兒人旺就往哪兒湊。要是年底遇上大雪天,孩童們又到雪地裡堆雪人、打雪仗,這也是一件非常愉快和有趣的活兒。

“小寒大寒,殺豬過年”。條件好的家庭都要選個好日子宰過年豬,豬後腿一般都是賣給食品收購站,其它部位的肉就留作過年及來年的食用油。我父母有六個孩子,孩子讀書多,家裡只得養母豬生豬崽出售來增加經濟收入。在我的記憶裡,小時候家裡幾乎沒宰過過年豬,但年還是過得有滋有味,這與母親的精打細算分不開。精製的火煺是要經邊修邊這一道活,修下的火退邊比豬肉便宜點。我家離食品收購站不遠,母親常到收購站購買火煺邊,這樣一來,家庭用肉得到很大的改善。

過年做饅頭是一件最爲惦記的事兒。做饅頭要先到鄰居家找來母酵,將麪粉和酵水和成麪糰,將麪糰放到大篾籮裡,再將篾籮擡到竈堂前,然後在篾籮四周及籮底墊上稻稈,最後在篾籮上面蓋上厚厚的被子,像愛護自家的小寶寶一樣讓麪糰在冬天裡不寒冷,加速麪糰發酵。父母將篾籮放在竈堂前,是充分利用一天三餐竈堂做飯時產生的熱量來加快麪糰發酵,當面團內部發酵成千絲萬縷的蜂窩孔後,預示發酵成功,可以開始做饅頭了。

做饅頭時,我們最喜歡動手製作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如鯉魚、老鼠、獅子之類的小動物。接着將製作出好的小動物放到蒸籠裡蒸,待蒸籠頂格冒熱氣後,就可將蒸籠蓋蓋嚴實,加大火燒,蒸籠全身發汗,當頂格蒸籠岸邊滴水乾燥後,蒸籠裡的饅頭就算蒸熟可出籠了。饅頭出籠後,我們迫不及待地認領到自己的作品,逢家人就誇耀,心裡可別提多高興了。當然,做饅頭時,母親總會做上幾十個肉包子,用來改善家人的口味,吃着一年僅有的一次肉包子,香氣四逸,滑過乾溼的腸胃,讓人念念不忘。饅頭出籠後,母親趁機在饅頭上面印個紅點,這紅點在鄉俗裡有句順口溜叫:“饅頭點紅丹,代代做官中狀元。”這一習俗是鄉親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渴望。

過年是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民族永恆的記憶,是內心深處難以釋懷的情節。除夕,是團圓、平安和有口福的時段,所有的親人都圍到父母家,享受大家庭帶來的幸福和快樂。桌上七八個碟、八九口碗,有大魚、大碗肉、泡泡鮺、肉皮泡、豆腐臉、番薯面等,家裡人坐着的有、站在桌角頭的也有,將“八仙桌”圍得嚴嚴實實。這一餐也是一年的尾聲,更是展望來年的信念,無數個夢從這餐桌上放飛。一年中最豐盛的晚餐開始了,家人拿起小碗盛酒,開心喝酒、大口吃肉,開心和喜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記錄着全家人的歡聲笑語。

村裡的老人一年一年遵從着“有吃有魚、有吃有餘”的理念,年夜飯要多煮一些,魚要煮上一條,慢慢吃,除夕吃不完留作轉天即明年吃,寓意年年有餘。吃過年夜飯後,小輩們最爲期盼的是從長輩手裡接過壓歲錢,笑靨寫在臉上,激情揮之不去。母親一般不會直接給我們發壓歲錢,而是在晚上等我睡着後不聲不響地放到枕頭下,等我們轉天醒來時,意外收到一個沉甸甸的“壓歲”包,興奮極了。現在我給女兒發壓歲錢時,也延續了母親這一習俗,讓我女兒陪感欣慰。

除夕的燈火,通宵不歇,俗稱“熬夜守歲”。母親是位勤儉持家的人,平日裡不多浪費一分錢和一度電,但大年夜裡,她從不吝嗇,家裡的電燈一直開到天亮。

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悠然自得的一天,也是最講規矩的一天。凌晨擇時開門,放爆竹,迎財神。早上起來洗臉水不能往外倒,要從第一天開始做到積水如積財。早餐要先吃甜桂圓茶,或甜雞蛋茶,寓意一年開頭就能嚐到甜頭。大白天,一家人不準亂竄門,而是乖乖地呆在在家,要是偶到大冷天、雨雪天,就在家圍着炭火盆,吃着番薯條和爆玉米花,聽聽母親講人情世故的事,偶爾家裡人還會玩起“上游”和“罰十點半”的撲克遊戲,滿屋子盡是快活和喜氣。

正月初二開始,人們開始拜年,一直拜到初八,上八滿後就基本不走親了。爲什麼會有這個時間約束呢?我想,大概是哪個年代物質匱乏,加上受當時的條件約束,農村家裡沒有冰箱冰櫃,食品放不久長有一定關係。

春節期間鄉俗“跳跳馬、舞獅、舞龍”開始活躍各村,給村民送來文化大餐。鄉村文化站也開始推出各種文娛活動,有燈會、有猜燈謎等,讓人們在娛樂中度過歡快的春節。我父親不會舞龍、舞獅什麼的,但“人勤春早”,父親常在春節空閒期間忙着修理農具,爲春耕作準備。

我們老家常有十四夜吃羹、十五夜吃鹹酸粥的習俗。這兩道餐,其實就是一個大雜燴,主料是將過年前準備的豆腐、泡鯗及春節期間吃剩下的各種能放置長一點的熟食、肉骨頭等雜七雜八的東西在一鍋裡煮,其味道獨特,口留餘香。過了正月十五,宣告年和春節過完了而孩子們卻又在掐指期盼下一個年味。

作者簡介朱江飛,曾從事過當地報刊記者、編輯工作,台州市作協會員,浙江省散文學會會員。在各級報刊發表散文、小小說上百篇,偶爾有散文、小小說獲全國徵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