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何必又來秀恩愛

總是因爲“卑微”被掛上熱搜的朱丹,最近在夫妻真人秀《愛的修學旅行》裡,終於得償所願,瓦解了外人眼中“夫妻關係不和睦”的傳言。她和丈夫週一圍的婚姻形狀,這幾年不斷被外界捏塑。早幾年上節目,她自曝在和丈夫的交往之中,爭吵並不常發生。結果究其原因,是在起初一次吵架裡,她被丈夫三言兩語的“臺階論”說服,此後隔絕了許多非必要的情緒閘門。

▲《做家務的男人》

而孕吐期間,從不承擔什麼家務活的丈夫,爲她忙前忙後煮餛飩這事,也被當作“神賜的光芒”講述。用她的話說,和妻子懷孕時普遍找不着人的許多丈夫相比,她家那位實屬難能可貴。

▲《做家務的男人》

老實說,幸福是特別私人化的感受,事外人沒有足夠的資格評述。可朱丹偏偏撞上“大女主”的槍口,她滿眼笑意分享的婚姻智慧、相處之道,在外界來看,多少有些依託於自我的縮小與退讓。於是只能從隻言片語中獲取她婚姻日常的觀衆,開始用“卑微”“苦情”“嬌妻”這類字眼向她提問,其中不乏對女性在婚姻裡感到不舒適卻沒有開口空間的警惕,但最終落入又一場針對女性的審視。

▲朱丹微博

直到這回,夫妻兩人在節目中合體,議論的聲音才發生一些轉向。最先讓觀衆嗑到糖的,是朱丹時隔多年,重新站上舞臺主持。她神采奕奕的樣子被丈夫記錄下來,在上揚的嘴角和赤誠的眼神裡,人們讀到週一圍對妻子發自內心的支持與讚賞。

▲《愛的修學旅行》

正如外界的許多評價,週一圍是個頗看重男子氣概的人。前採時愣是不肯說他是某某人的丈夫;一看見撒嬌、恩愛的場面,眉心便立即皺緊;你總能從他的話語裡聽出一身傲骨,乃至很多時候都讓人覺得,他對婚姻過於漫不經心。

▲《愛的修學旅行》

但他依舊有不同的一面。節目裡朱丹做飯時,他在一旁耐心打下手,依照囑託該生火生火,該添水添水;飯菜出鍋後,他主動先將鍋爐、竈臺清洗乾淨;兩人住進條件簡陋的村屋時,他用紙箱給妻子搭了一張簡易版梳妝檯。從之前那些不完整的碎片中跳出來,人們發現,縱然朱丹選擇了不能收穫更多信仰與喜愛的劇本,但這未嘗不是令她感到自洽的選擇。週一圍填補的,恰恰是朱丹最重要的情感需求——行動上事事有迴音。

▲《愛的修學旅行》

多年前她去一檔訪談節目,有個問題的回答頗能對應她現有的婚姻情狀。彼時,她被問及對理想情感生活的想象。她所描繪的畫面是,兩個人一起在廚房裡忙忙碌碌,一人切菜、一人洗,互相搭手、幫扶,偶爾可以互相“嘴毒”幾句,這是她所認同的生活情趣。如今節目播出了兩期,朱丹夫婦的相處模式,雖不至於成爲親密關係的典範,但大約也不會再像從前那樣遭遇那麼強烈的“誰不愛誰”的質疑。他們之間的幸福感,是由互補與恰到好處生成的。反倒是朱丹在先導片中一段迴應,讓人覺得頗值得玩味。導演問起兩人蔘加節目的初衷。朱丹回答得很坦誠:外界傳言太久了,恰好是個打開天窗的好機會。

▲《愛的修學旅行》

老實說,我太能理解朱丹想要破除壁壘的心願。儘管關於他們婚姻的部分流言、揣測,矛頭指向的是男方,但作用的流向,最終都會彙集到妻子這裡。質疑週一圍PUA、大男子主義的種種評論,最終會演變成對朱丹“卑微”“離不開”的指罵。但微妙在於,“向外界證明自己的婚姻幸福”這件事,似乎從很早開始,就是朱丹不自覺的需要。好友李艾懷孕期間,朱丹到她錄製的綜藝做客,結果因爲太沉迷於炫夫,被網友拎到熱搜上熱議。朱丹把孕後增長的體重當成被丈夫寵溺的榮耀。在得知李艾孕後只增長了26斤後,她打趣對方老公沒把人養好,緊接着誇耀自己孕期胖了60斤,全然因爲丈夫的投喂。

▲《新生日記》

後來又說起週一圍陪產,在關鍵時刻替她倒數,給了她無窮無盡的力量,順帶誇了一波“周先生”的臺詞功力——產房護士都說這是她們聽過的最好聽的倒數。

▲《新生日記》

展現婚姻的順遂與幸福度,在朱丹腦海裡似乎已經默化,成了一種潛意識。她總會或自覺或不自覺地強化由丈夫、家庭帶來的美好。而當兩人婚姻不幸的傳言四起時,她也試圖在許多場合爲伴侶正名。微博不秀恩愛,因爲他是不願展露太多私人生活的男演員;沒有浪漫的生日、紀念日儀式,因爲兩人都不習慣、不追求儀式感;和女明星傳緋聞,是得益於雙方演戲時投入的專業度……

▲《愛的修學旅行》

這可能纔是她被人詬病頗多的原因——幸福感也許是真的,但總是用力強調幸福,也是真的。這種痕跡在《愛的修學旅行》中依舊明顯。新一期節目裡,週一圍用了一段頗爲抽象、繁繞的“小毛驢說”,比喻兩人婚姻在外界口中的境況——無論如何都會有人評價、踩踏。朱丹接過話頭:所以一切冷暖自知就好。諸如此類的話語,朱丹在公開場合講過很多次,“我自己知道我幸不幸福就好了”“原來有一天,你的幸福不需要別人知道”“只要我認爲當下的自己是幸福的,不需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只需要堅持自己的生活態度”。

▲《愛的修學旅行》

但你依然能看見一個在矛盾之中反覆橫跳的女人——她一邊說着不想在乎外界意見,無法改變所有人的看法,一邊又不甘於隱沒在不真實的誤解之後,於是拉着丈夫到綜藝上,用力呈現“真實的恩愛”。很難說朱丹對此是否有自我察知,但從她好強的個性中,多少能窺見她如此努力自證的緣由。因爲家境不好,18歲讀大學後,朱丹便將絕大部分空閒時間用來打工賺生活費,同學不願意去的活兒,她主動報名,在盛夏的日頭下連站了12個小時。

▲《非常靜距離》,朱丹講述自己到農村做真人秀的經歷。

大概也因爲這股拼勁,她一路拼出了“衛視一姐”的稱號,躋身2014年福布斯名人榜。在“大女人”這詞還沒流行起來時,她便已經是朋友眼中“拼命三娘”的狠角色。我猜她的內心不會缺失對“人生贏家”這個身份的渴望。只是在她看來,幸福圓滿的婚姻或許和體面出色的事業一樣,是女性贏得人生的必須項。好姐妹李靜曾經問過她,從曾經一週四檔節目的女強人,到戀愛結婚後的小女人,在家給丈夫做飯時,是否真的感到開心。朱丹想了想後回答:“我覺得那是應該做的,這就是生活。”

▲《非常靜距離》

好的愛人、情感能帶來充盈、幸福的感受,這點當然毋庸置疑。可當自證幸福的渴求與頻率變得太大、太高時,或許還是有些思考的餘地。更讓人覺得戲謔的是,外界對朱丹的抨擊,也呈現了蠻撕裂的情狀。人們一邊指望她能脫離“愛情腦”、脫離“婚姻的不良影響”,從前些年遭遇的事業打擊中振作起來,重新創造一番天地;一邊依舊熱衷於對她婚姻中的細枝末節上下打量,對她的人生指點有加。這大概是條我們都需要花費許多力氣纔有可能甄別與走出的“共識”——女性當然可以在事業上當個強人,做個颯爽女子,但能讓她們真正成爲人生贏家的,終究還是婚姻美滿這一項。

▲《恕我直言》

內容編輯: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