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建築連5年敘述桃園故事 創意展現土地情懷

中原建築系着重建築思維永續化,學生對環境的改善與創造保有企圖心。(中原大學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中原師生在新興國小舉辦成果展呈現新中福聚落故事。(中原大學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中原大學爲培養學生創造力、敘事力及感受性,建築系7位教師帶領一年級55位學生執行半學年的設計專題,透過文學作品《看不見的城市》學習將環境元素與人文故事融入實體模型設計,經2個月深入觀察場域,使用地圖、建築圖與空間模型等,與新中福聚落的150名小學生分享這片土地的故事。校方盼透過設計力量喚起大學、小學和社區對環境與家園的感受。

中原學生獨力完成耗時費力的作品,表達對場域的奇特想像。(中原大學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中原建築系連5年引導建築設計課程的大一學生到桃園在地場域實作,並於蘆竹新興國小舉行「不見城市的看5.0:新中福空間敘事」成果展,由學生全程負責策畫與執行。經過2個月觀察場域,使用地圖、文本、拼貼、建築圖、分析圖與空間模型,與新中福聚落的小學生分享屬於這片土地的故事。每位大一學生獨自完成耗時費力的作品,包含對當地人文、歷史、建築、地景、自然環境與歸屬感的表述,以及對場域的想像與期待。

中原大學表示,學生創作以新中福社區爲主題製作16座雷切立體空間模型,材料採廢棄紙板物料,強調環保再利用及永續發展觀念,並提供新興國小特色教學資源使用。展示過程中,儘管大學生對與小孩的互動感到不安,但在講述故事時,他們都全情投入,並與小學生建立深厚的情感連結。

中原建築系「不見城市的看」成果展提供新中福聚落對空間另類的想像。(中原大學提供/蔡明亙桃園傳真)

建築系學生廖於萱分享,這次透過實地觀察創造了綠巨人、水旅人、紅精靈3位地景精靈,將綠化、水景、紅磚牆擬人化融入建築,成爲社區地圖上的可愛亮點,也守護着這個社區。她展現對綠化和老厝的情感,結合中福地區在地精靈概念,爲這少有都市化痕跡的區域帶來新生機,也爲建築注入人文關懷。

策展與課程指導老師謝統勝說,有感於人們對成長環境的陌生,及教育過程中缺乏對鄉土的情感、認同感與向心力的現象,不僅牽動城市計劃、社區營造、建築風貌、環境美學等決策,對社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設計教學團隊經盤點資源,選在位於桃園近郊農村區塊,以專業設計和藝術能力作爲改變關鍵,盼透過設計的力量,喚起大學、小學和社區對環境與家園的感受,凝聚向上的力量。

謝統勝指出,這項設計以當代科技爲基礎,打造一個AR擴增實境,精巧結合故事、行爲和歷史的虛擬元素,以及建築與地景的真實場景。透過空間模型呈現場域的「真實+虛擬」,成功融合過去、現在與未來,營造出無縫的視覺體驗。

中原大學提到,中原USR團隊與建築系師生長期關懷桃園學校與社區,挖掘在地特色,提出對未來的另類思維與再發展概念,透過對真實環境的觀察、互動、發想、轉譯與實踐,發揮創意與對環境的關懷。中原建築系整體發展着重「建築思維永續化」,期許學生對建築環境的改善與創造持續保有強烈的企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