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熱解讀:如何看待提高財政赤字率

剛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到,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提高財政赤字率。

譚主注意到,大家對財政政策的期待,主要表現爲對政策力度和規模的期待。有人就認爲,評價這些政策有效性的標準,就是政策規模。這其中,關於化債政策的討論,就很典型。

過去,由於發展階段的限制,部分地方政府自身財政收入不足,於是融資平臺來籌資,這就導致債務規模增加,不斷積累了一些隱性債務。

今年,我們的政策在處理這個問題上,措施就已經發生了變化。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一攬子增量政策背景下,提出的總規模10萬億的地方化債資源。地方政府可以將一些高息、短期的隱性債務,納入政府公開債務賬面,轉化爲低息、有更充足還款期限的地方政府債券。

這樣一來,也就爲地方政府打開了發展的空間和時間,把思路從“在化債中發展”轉化爲“在發展中化債”。

這樣的思路轉變,從地方政府專項債的投向,便可窺一豹。

今年1—10月,專項債券投向項目3萬餘個,支持了一大批具有較強經濟社會效益的項目建設,各地用作項目資本金超3000億元,主要集中在交通基礎設施領域,重點用於國家重大戰略項目。

從結構變化上來看,近兩年,政府支出除了穩定地投向民生相關領域之外,還投向了信息網絡建設等能迸發“新動能”的地方,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趨勢,十分明顯。

實際上,以地方化債爲切口,我們可以觀察到整個宏觀政策頂層設計的思路正在發生的變化。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劉尚希告訴譚主,今年9月中央政治局會議以來,我們在宏觀政策方面推出的一系列措施,背後反映着兩個認知的變化。

第一,是對債務和風險的認識發生了變化,從強調存量債務的減少,轉向債務結構的優化。

以往,有一種比較普遍的觀念把“債務”和“風險”劃上了等號,認爲債務本身就是風險,所以要減少債務的體量和規模。在9月底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後宏觀政策的走向,則釋放了一個鮮明的信號:

“風險”本身是一個受複雜因素影響,會動態變化的概念,存量債務本身並不直接等同於風險,只有在一定條件下才構成風險;防範和化解風險,也不意味着只能通過減少當期存量債務的方式進行,而是可以通過置換、通過結構的優化,來避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

而這背後,還有關於財政政策目標的認知在發生轉向——從過去更側重收支平衡,逐步轉向更關注財政的可持續性。

財政收支平衡,不難理解,就是收入和支出基本相當,比如堅持財政赤字率不能超過3%,強調的是一種靜態結果。

那如何理解財政的可持續性?也很直接,就是要維持經濟的穩定增長,才能維持財政收入的可持續增長。在財政收入能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只要將利息支出控制在財政收入的合理比例之內,就可以說是可持續的。

這樣一來,財政政策目標就從需要達成一個靜態的平衡,到更直接地跟經濟增長相關聯,結果是大大拓展了財政政策的靈活性和發揮空間。而債務相應的風險,也可以在動態、發展的過程中實現有效管理。

與此同時,也可以看到,在聚焦經濟增長的統一邏輯下,我們的貨幣政策從資本端發力,財政政策從債務端發力,形成了更好的相互協調。

“在發展中化債”的本質,是在發展中化解風險。

所以,在政策“規模”以外,我們更需要看懂政策深層邏輯的變化,也就能發現,對於經濟運行中發生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一直在調整和創新思路,可以實現有效地應對。

觀察我們的政策思路,就會發現,任何一項看似只是所謂短期的激勵措施,其實都有着更深入結構的改革措施與之銜接。

事實上,整體中央財政的支出結構,都已經做了很多鋪墊。

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們的財政支出結構已經變得更加有針對性,定向投資綠色經濟、民生領域、高技術等有利於民的行業。

在去年的財政支出結構中,社保就業、教育這類民生領域一直佔據大頭。其中,社保就業、醫療的財政投入漲幅遠超其他類目。

把政策和投資投向社會民生領域,可以引導經濟實現更加均衡健康的增長。

短期打開局面,爲長期、根本的改善創造空間,這纔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完整思路。

年末已至,輿論場都在討論明年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政策的力度、方向,這期間仍然充滿各種各樣的聲音,有樂觀,亦有憂慮。實際上,只要探討問題,我們就是不悲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