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證券:中國地產已邁向“消費品時代”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建投證券發佈研報稱,當前中國處於投資品時代向消費品時代切換過程,這一時期地產將迎來四大趨勢:房地產和土地重定價;房地產銷售投資量下臺階;房地產快速分化;房地產和土地牽引的資產負債再平衡。理解中國地產現實之後,需要關注地產收儲政策的三個問題:第一,關注這次中央層面召開會議給出的信號意義。尤其關注未來地產收儲規模是否增擴,落地方式是否更加多元;第二,地產收儲政策的初衷是爲穩定地產,所以預期短期內不會有大量新增供給推進;第三,真正需要關注的是此次地產收儲過程中,政策將如何解決保交樓以及行業供給重塑。
中信建投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中國地產的過去:供不應求框架下的投資品時代
日本、韓國、中國等亞洲經濟體,它們在經濟快速增長同時,房價收入比極快攀升。這些亞洲國家總有1-2代人(十年爲一代人),享受高增長同時,承擔遠高於常規經驗的房價壓力。例如1950-1980年代日本、1980-1990年代的韓國、2001-2020年的中國。
中信建投證券認爲“亞洲現象”的底層邏輯是,戰後亞洲經濟體依次承接歐美國家工業體系,用20-40年時間快速實現工業化。工業化驅動城鎮化,人口快速遷移城鎮,帶來20-40年時間維度的房地產供需缺口。
供需缺口會推漲房價上行預期,未來漲價預期迅速兌現到當下房地產定價,最終表現爲城鎮化快速推進,房價快速拉漲,並且漲幅顯著偏離通脹。享受快速城鎮化紅利的居民,也必然需要承擔偏高的房價壓力。
未來漲價預期兌現到當下定價,便是投資品定價邏輯。中國1998年開啓住宅商品化改革,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此後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驚豔世界。但繁榮的另一面是房地產供不應求,投資品定價邏輯下地產漲價難以避免。這就是過去20年中國地產的本質邏輯。
中國地產的未來:供需平衡框架下的消費品時代
市場討論未來中國地產時,直覺性放大人口對地產的負面影響。事實上在觀察日本經驗後,發現人口並非房地產的單一解釋變量。
2009年之後日本總人口持續負增長,房屋空置率高於10%且持續攀升,說明房屋總量過剩。但有趣的是,2009年之後日本新房銷售每年都穩定在一個均衡水平,日本地產更是結束20多年的價格連續下行,終於在2012年迎來價格指數反彈。
日本一面人口負增長,一面房價上行;一面房屋閒置,一面新房購置。這些矛盾表明,2009年之後日本地產已經處於消費品時代。
將房屋視爲普通消費品,才能理解日本地產現象,人口負增長與房屋漲價並存,房屋閒置與新房購置並立。
一旦房屋供給制造能力能夠順利滿足當下需求,即房地產已不再供不應求。此時老齡人口逝去之後,房屋隨之空置;然而新成立家庭的年輕人能夠輕鬆(也更偏好)從新房市場購置房產。這一階段的房屋漲價不會偏離物價太多,因爲房地產不再供不應求,那麼房地產投資品屬性消退,消費品屬性成爲主流定價邏輯。
中信建投證券用套戶比(城鎮居民擁有房屋總量除以城鎮居民總家庭戶數)衡量中國房地產供需格局時發現,2021年之前,中國城鎮居民套戶比小於1,2021年套戶比大於1。這也意味着2021年中國房地產供需格局轉變元年,2021年之前房地產供不應求,2021年之後房地產供需基本平衡。
自此之後,不能再用投資品視角看待中國地產,中國地產的未來趨勢是終將步入消費品大時代。
中國地產的當下:投資品向消費品時代轉變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理解當下中國地產現實,理解中國地產政策方向,都需要充分關注到,中國房地產已經從一個大時代(投資品時代)邁向另一個時代(消費品時代)。
投資品時代,房地產行業格局底色是供不應求。這一階段中,房地產有四個顯性趨勢:地產供需量旺,房價顯著高於物價,地產市場並未展現出明顯的結構分化,房地產企業和居民部門快速加槓桿,利率上行。
消費品模式下,房地產供需格局更趨均衡。這一階段中,房地產趨勢是:地產供需下臺階,房價漲幅向物價漲幅靠攏,房地產鏈上的企業規模擴張有限,居民槓桿速度趨緩,利率中樞平穩,地產大分化(少數真正具備稀缺性的地產仍保留一定投資屬性)。
從投資品時代進入到消費品時代,宏觀層面會迎來四個必然趨勢,而這也是理解當下中國地產及或有政策的出發點。
趨勢一,房地產價格以及土地定價重塑。投資品時代下的“投機”定價成分將被擠水分,房價和土地價格中樞下臺階,價格波動率收斂。趨勢二,房地產銷售投資量下臺階。趨勢三,房地產經歷快速分化。趨勢四,房地產和土地牽引的資產負債再平衡。
從中國地產大趨勢理解地產收儲政策
中信建投證券認爲,清晰中國當前地產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再來理解5月17日發佈的地產收儲制度,可以從三個角度理解政策或有進展及效果:第一,關注這次中央層面召開會議給出的信號意義,尤其關注未來地產收儲涉及規模是否擴大,落地方式是否更加多元。第二,地產收儲政策的初衷穩定地產,所以推測短期內不會有大量新增供給推進。第三,真正需要關注的是此次地產收儲過程中,政策將如何解決保交樓以及行業供給重塑。
如果能夠在收儲政策上推進行業供給出清,推進行業資產負債表再平衡,這對資本市場而言,無疑是一次重要的風偏利好。
風險提示:消費復甦動力不足,地產週期改善有限,歐美緊縮貨幣政策的影響或超預期,地緣政治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