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區將新增3.5萬個停車位

昨天,《2025年北京市交通綜合治理行動計劃》發佈。今年,北京將持續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完成白廟南、白廟北檢查站優化提升工作。

道路交通方面,實現東六環路改造工程高質量開通;軌道交通方面,開通軌道交通17號線剩餘段(工人體育場-十里河)、6號線南延(潞城-東小營南)2條(段)線路。

在靜態停車方面,中心城區新增機動車停車位3.5萬個,同時加快推進居住區停車位開放共享。

完成兩座進京檢查站優化提升

按照行動計劃,北京將推進一批重點工程。今年北京將推進軌道交通平谷線建設。推進城市副中心樞紐、霍營綜合交通樞紐、麗澤城市航站樓交通樞紐等站城一體化項目建設。

繼續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建立進京檢查站評價指標體系。出臺《進京綜合檢查站形象標準設計導則》。落實進京檢查站優化提升實施方案,完成白廟南、白廟北檢查站優化提升。建立進京綜合檢查站運行實時監測平臺。推動北京通勤定製快巴線路向環京周邊地區延伸覆蓋。開通天津市至環球影城主題公園跨省旅遊班線。在廠通路開行大廠地區至軌道交通潞城站接駁公交線路。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建設方面,持續推進軌道交通M101線一期建設。實現東六環路改造工程高質量開通。

建設完成承平高速公路(北京段)

今年北京還將有一批道路“上新”。北京將持續提升跨區域聯通水平,建設完成承平高速公路(北京段)、京平高速公路改擴建、通馬路改擴建工程,推進安立路、亮馬河北路、西外大街西延建設,開工建設京秦高速公路(機場二高速-六環路)、順平路、姚家園路東延、新國展聯絡線、京密高速公路三期,推動永引渠南路建設。提高路網運行效率,實現北京鮮活農產品流通中心項目專用高架路道路工程基本完工,推進六環路民族苑路立交、京昆高速閻呂路立交建設,開工建設五環路閔西橋立交,推動建設北京豐臺站與三環路互通立交。

提高區域交通承載力,建設完成運河東大街東延(通濟路-春明路)工程,開工建設潞苑南一街,推動廣通街、良坨路東段建設。打通“斷頭路”,打通東六環西側路、馬房寺村東路待貫通段、麗澤路(西站南路-蓮花河東路)改擴建工程等21條。

兩條(段)地鐵新線年內開通

在軌道交通建設方面,開通軌道交通17號線剩餘段(工人體育場-十里河)、6號線南延(潞城-東小營南)2條(段)線路。開工建設軌道交通19號線二期(北延及北延支線)、R4線一期北段。推進亦莊線-5號線、10號線聯絡線和11號線前期工作。開通軌道交通8號線大紅門站。開工建設市郊鐵路東北環線。推進軌道交通1號線車輛更新、10號線信號系統整體更新改造等設施設備更新改造工程。

爲了讓公交地鐵換乘更加便捷,北京持續推進公交地鐵“兩網”融合發展。今年,北京將繼續推進軌道公交融合發展,建立軌道公交融合指標體系。重點圍繞新開軌道交通車站和50個重點車站優化公交接駁線路90條以上。持續優化地面公交與軌道交通換乘站點佈局,全市軌道交通車站出入口換乘距離小於50米的地面公交站點佔比由88%提高到90%。

加快推進居住區停車位開放共享

在靜態停車方面,持續強化機動車停車管理。中心城區新增機動車停車位3.5萬個,其中新建停車位2.5萬個(含利用人防工程新增停車位0.3萬個)、共享停車位1萬個。加快推進居住區停車位開放共享。在大型商圈、社區等周邊路側區域合理設置臨時裝卸貨停車位。建立機動車違規停放嚴管區臺賬,加強核心區“不停車衚衕”、有償錯時共享停車場周邊區域違停執法。推動社會經營備案停車場智慧化達標,提升動靜態數據質量並與北京MaaS平臺(即北京交通綠色出行一體化服務平臺)開放共享,爲公衆提供一體化出行停車信息服務。

本市今年還將開展非機動車行駛和停放專項治理行動。全面推進地鐵站點、“學醫景商”等區域非機動車停放秩序整治,重點完成50個地鐵站點和40個“學醫景商”周邊非機動車停放綜合治理。加大禁停區內非機動車違停行爲查處力度。開展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

此外,快遞、外賣車輛也是本市交通治理的重點。今年北京將推動快遞、外賣企業落實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加強“面對面”教育約談和警示曝光,完善企業內部教育管理和安全培訓。建立健全快遞車輛違法信息移送工作機制。嚴格查處快遞、即時配送等行業車輛闖燈、超速、逆行、越線等違法行爲,引導駕駛人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完善快遞分撥中心、集中作業點、末端服務網點等物流配送設施佈局。加強即時配送車輛頻繁出現、集中停車、違法高發多發點位常態化現場值守,勸導從業人員遵守交通法規。

文/本報記者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