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專欄:戎撫天》現狀已改變 臺灣價值需新論述
蔡英文總統。(圖/本報資料照片)
蔡總統強調「臺灣價值」,並作爲評判柯文哲的標準,引起許多爭辯。何謂臺灣價值?可謂言人人殊,蔡英文總統也未訂出明確的定義。合理推論,應非實踐臺獨,亦非追求統一,而是以「維持現狀」實現臺海和平,並鞏固本土政權。可以說,「維持現狀」應是蔡英文政府執政的核心目標。
蔡政府承諾「維持現狀」卻拒絕在九二共識問題上妥協,初期大陸雖不滿意,卻願意等待臺灣轉念,兩岸仍能維持冷和局面。但最近幾個月,蔡英文任命賴清德爲閣揆,作爲她與獨派之間的平衡,大陸對臺獨問題的憂心開始升高,兩岸關係趨向緊張。加上大陸和美國內部的政治生態都發生劇烈變化,美中關係也漸趨緊張,美、中、臺大三角及紅、藍、綠小三角的6個雙邊關係,都發生權力失衡現象。
蔡總統堅持的「現狀」是由美國「一法三公報基礎的一中政策」、大陸「心靈契合的和平統一政策」及民進黨政府「基於《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九二會談歷史事實的善意」所共同構成。川普總統就任後,美國對中強硬派當道,以「印太戰略」、「經貿制裁」雙劍制衡中國,川普總統也頻頻打臺灣牌,美國國會更通過多項友臺法案,大陸解讀「一中政策」內涵已質變;同時大陸綜合國力更強,尤其中共十九大授予習近平更大的權力並確立新國家發展戰略後,實現國家統一的決心更加堅定;大陸更認定蔡賴政府號稱「維持現狀」卻實質推動「緩獨」,因而加大對臺灣的打擊力度。套用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的理論,「納許均衡」已經被打破。
兩岸小三角也已失衡,民進黨全面執政後,國民黨全然失去籌碼,兩岸中道力量極度弱化,中華民國依託的九二共識似乎將走入歷史。但兩岸關係已由陸方掌握優勢,大陸學界已不再提「共同統一論」,並放棄對「一中各表」的「容忍」,改採「一箇中國的九二共識」及「實現國家完全統一」論述。「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基本政策雖未改變,卻愈來愈少使用「心靈契合」4個字,更多人開始討論「非武力的強迫統一」,對臺鴿派學者噤聲,鷹派當道。大陸對臺部門積極「惠臺」,希望爭取更多臺灣民心支持,外交與軍事部門則全力「改變現狀」,臺灣外交勢必更孤立,國防壓力也會與日俱增。
臺灣內部綠營固然牢牢掌握絕對執政優勢,併成功拆解國民黨的社會根基,但執政顯然不得人心,民意支持度接近一蹶不振,今年地方選舉將是蔡英文權力基礎的嚴厲檢驗。民進黨若不能勝選,蔡英文2020連任之路將荊棘遍野。弱勢的蔡英文政權面對強硬的中國大陸與野心勃勃的獨派勢力,未來2年她還能牢牢掌握舵輪,爲2300萬人民的生存發展創造最大優勢嗎?
中美關係雖然動盪,但新均衡正在形成。美國鷹派當家,卻承受不起與中國決裂的代價,川普更無意與中國全面對抗。習近平曾承諾川普,願幫助美國解決朝核問題,中國說到做到,即將舉行的「川金會」,金正恩已同意實現非核化目標。老實說,這件事川普有欠於習近平。在經貿問題上,川普對中國發動攻勢,派出最高層級貿易談判代表團到北京踢館,兩天後不歡而散,但雙方很快就宣佈劉鶴副總理將赴美,中國並透露代表團將攜帶深化改革計劃,作爲對美國的迴應。看來,中美經貿談判也將延續「鬥而不破」這樣的格局,建立新均衡。
至於戰略競爭問題,縱然美國有心遏制中國壯大,美國綜合國力也遠高於中國,但差距終究已縮短,中國軍力在東亞居主場優勢,而且是崛起中的新銳,美國海軍在東亞則師老兵疲。另一方面,中國正積極改善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中印與中日高層對話已經恢復。就趨勢而言,印太南海已不再是美國說了算的舊格局。
美國是兩岸權力均衡的關鍵因素,用臺灣方式說:美國是臺灣國安最主要保障;用大陸的話說:華盛頓是解決臺灣問題的主要障礙。民進黨政府有心扈從美國,大陸看在眼裡,心中自有判斷,對民進黨政府的戒心與敵意會一天比一天更重,兩岸權力失衡將更嚴重,臺灣勢必要承受大陸更沉重的外交與軍事壓力。
「現狀」已經改變,蔡英文的「臺灣價值」將同時面對大陸與獨派的雙重擠壓,加上施政不得民心,不但她定義的「臺灣價值」將受到更嚴酷的挑戰,面對「創新之都」深圳市GDP超過臺灣的事實,臺灣民衆也需要重新思考臺灣的定位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