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太平苗圃覆育螢火蟲有成 議員爭取打造賞螢秘境

臺中市議員張玉嬿與螢火蟲達人藍森彬等人在太平苗圃放養黃緣螢幼蟲。(陳淑芬攝)

中市太平苗圃自2017年起打造螢火蟲覆育基地,逐年分梯次放養黃緣螢幼蟲。(張玉嬿服務處提供/陳淑芬臺中傳真)

中市太平苗圃覆育螢火蟲5年有成,今年春天園區已見近千隻黃緣螢放閃。臺中市議員張玉嬿今天與螢火蟲達人等人再放養300只幼蟲,她表示,已爭取擴大覆育基地850平方公尺進行相關工程,預計明年再提出完善螢火蟲覆育計劃,將太平苗圃打造成賞螢秘境。

張玉嬿表示,她在2017年爭取在太平苗圃打造黃緣螢覆育基地,從環境評估、資源基礎調查、周邊水源、夜間燈光改善等基礎規劃做起,當年春天放養千隻幼蟲後,雖僅見零星黃緣螢身影,但不負衆望再隔年10月中旬竟出現數百隻飛舞放閃,令人驚豔。

張玉嬿近日向建設局爭取擴大覆育基地,面積達850平方公尺,目前正進行土溝挖掘、引水及維持水源穩定等工程。她11日與螢火蟲達人藍森彬、侯水河及太平區觀光休閒協進會成員,到太平苗圃試放300只黃緣螢幼蟲。

藍森彬及侯水河在近5年持續觀察生態池黃緣螢繁衍情況,今年春天可見近千隻成蟲螢光交替閃爍,四處飛舞,確認棲地保育工作成功,整體生態系統保持自然循環的狀態,太平苗圃已成爲適合黃緣螢的新家。

藍森彬表示,此波將分階段放養培育500只幼蟲,將持續觀察擴大改造的新棲地環境是否能適合覆育,如果順利存活,進一步調整棲地環境,並逐步串聯原有生態池棲地擴大範圍,有信心讓黃緣螢數量大增。

藍森彬說,全球螢火蟲有2700多種,幼蟲在水裡的只有10種,其中,黃緣螢在臺灣比較常見,具有特殊物種進化性,幼蟲以河流中的蜷螺類爲食,成蟲期約10天,雄蟲到處飛舞發光求偶,光呈黃色,春、秋兩季晚間都可閃閃發光,營造生態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