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論壇社》賴過境美國,不能帶來和平繁榮(張文基)
賴清德總統「繁榮南島智慧永續」之旅,臺灣許多人認爲這是賴政府的最大成就,但是事實上與他的前任馬英九和蔡英文相比,卻是今不如昔。(圖/取自賴清德臉書)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賴清德正在「繁榮南島智慧永續」之旅的途中。他在7天6夜的旅程中,有3個晚上是住在美國管轄區域:兩個晚上在夏威夷,一個晚上在關島。對此,臺灣許多人認爲這是賴政府的最大成就,但是事實上與他的前任馬英九和蔡英文相比,卻是今不如昔,所謂訪問南島之旅就是滿腹心酸的掛羊頭賣狗肉之旅。
賴清德離臺灣前在機場宣稱此行是爲了促進島內人民對民主、和平和繁榮的期待,所以理性的評估這次訪問就是它是否有助於達成臺灣人民的期待?
各種客觀事實都清晰的顯示在未來4年中,美中力量對比進入了從過去幾十年的量變到質變的時刻,美國將不得不放棄過去8年的對中國「以實力爲基礎」的傲慢、虛僞、過時的政策,從而在臺灣問題上採取務實的態度,尋求一個最符合美國利益的新的策略。所以,臺灣當局沒有太多的時間繼續過去這種勞民傷財的敵視大陸的態度,否則必將損害臺灣人民的根本利益!
回顧過去臺灣領導人過境美國曆史
主導國際關係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利益的追求和力量的平衡,而美國作爲一個資本主義國家更是如此。1991年蘇聯解體前,美國的聯邦政府基本上是與臺灣政府官員嚴格的保持距離。然而,當蘇聯不存在後,美中聯合牽制蘇聯及東歐共產國家集團的基礎不復存在,美國開始將中國看成潛在的敵人。當時沒有直接翻臉的最大原因是中國沒有實力威脅美國,而且美國抱着和平演變中國的幻想,希望中國變成另一個日本。
但是,中國全方位迅速發展,在2014年,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經濟已經超過美國,加上美國內部問題的爆發,美國開始轉向以中國爲敵,全面壓制中國,而臺灣成爲一個減緩中國快速進步的棋子。
不可否認,臺灣之所以能長期未被統一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美國的支持,因此維繫這種支持就是每個臺灣領導人就職後的首要任務。而從美方接待他們的方式可以看出美方的政策走向。所以我們下面就回顧馬英九、蔡英文每次就職後的過境歷史。
2008年8月12日至8月19日,馬英九首次出訪中美洲「邦交國」巴拉圭、多明尼加,展開所謂「固邦」活動,中途過境美國洛杉磯、巴拿馬、美國舊金山。過境美國時也非常「低調、剋制」,不做「製造麻煩者」。
2012年4月7日至4月18日,馬英九出訪非洲「友邦」布吉納法索、甘比亞、史瓦帝尼王國,中途過境印度孟買,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迪拜。這是首度出訪非洲,而且首次過境印度孟買史無前例,被馬當局稱爲「外交突破」。 輿論認爲,馬當局過境出訪「具有歷史意義」,這與當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局面密不可分。
2016年蔡英文接任總統時,正值美國對華政策轉向對抗、圍堵的時候,蔡英文於6月24日到7月2日出訪巴拉馬及巴拉圭,24日在邁阿密停留一晚,30日在洛杉磯停留一晝夜。
蔡英文連任後由於新冠疫情未能出訪,直到2023年3月29日展開首次、爲期10天的外訪行程,到中美洲邦交國瓜地馬拉和貝里斯,去程和回程分別過境美國紐約和洛杉磯。她與美國衆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在美西時間4月5日於美國加州雷根總統圖書館會晤。麥卡錫作爲美國政府三號人物,是1979年以來在美國本土會見臺灣領導人的最高級別美國官員。然而,會晤後的記者招待會中麥卡錫有關臺灣的發言非常謹慎。這充分顯示了美國打臺灣牌的侷限性。
這次賴清德的出訪表面對象比之前馬、蔡的訪問都更微不足道。馬紹爾羣島(Marshall Islands)、吐瓦魯(Tuvalu)、帛琉(Palau)的人口,根據2021年的數據,分別是42,418、11,900、18,024,每個國家幾乎相當於臺北市的兩個大的裡。
賴清德爲了得到美國的允許過境,等了超過6個月,仍然無法過境美國本土,因爲美國顧慮大陸的反制措施!這就是美中實力下臺灣所面對的現實。
賴清德在離臺前機場發表的談話中表示,他將和此次訪問的友邦朋友以民主、和平、繁榮的價值持續拓展合作,深化相互間的夥伴關係。是跟這3個小國?當然不是!主要是針對美國,但是美國不敢接受,臺灣必須要面對現實,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從未來的美中關係看臺灣應如何改變
世界正在進入一個百年,甚至五百年來的大變局中,也就是以中華文明爲代表的許多文明古國,不再滿足做西方文明的好學生,開始了以本國文明爲基礎,融合西方文明優點,拋棄西方缺點,創造一個新的文明的時代。這也是西方害怕的原因!
世間萬物,包括思想和制度,都逃不了生老病死的大週期,過去幾十年的歷史充分顯示了美式文明的衰落。川普的崛起代表了大多數的美國人也看到美國已經到了不得不做根本的改正的時候。
川普再度擔任總統後,他已經沒有顧忌,要在「道」和「術」兩個層面徹底改革,去除掉建制派及其後面的金融財團對美國的控制。這必將遭到激烈的反抗,因此可以預見今後4年美國將進入一個動盪的時期。
所以川普必定要避免發起新的戰爭,特別是和中國這種超級大國的戰爭,因爲沒有錢,也不可能打贏,除非兩敗俱傷的核子大戰。一個積極的例子是美國印臺戰區司令帕帕羅最近的態度轉變。他以前曾經放出狠話:要是解放軍穿越臺灣海峽對臺採取行動,美軍會實施所謂的「地獄景觀」計劃,派出大批無人裝備摧毀中國海空軍。然而,11月19日,他在布魯金斯學會發表演講時表示,無人平臺無法在廣闊的印太地區完成任務。也許是中國在珠海航展展示了大陸在無人機艇領域的實力使得他改變想法。更何況,中國可以用1/10的成本造出與美國相同質量的無人機!美國在沒有重建實體制造業前,美國無力與中國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所以,他表達了對美國過度聚焦臺灣問題的不滿,呼籲美方重視「一中政策」。
臺灣依賴美國武器以增加軍事實力保護自己的策略可以理解,但是這絕對不是保護臺灣民主、和平和繁榮的長久之道!因爲,臺灣沒有足夠的資源,美國也沒有足夠的能力。
追求民主、和平和繁榮是美中臺的共同希望,在這個交集下三方應該可以透過交流、談判找出一個解決方案。我相信在經過8年的對中國打壓、威脅、制裁,而中國卻越打越強後,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會拋棄過去精英階級的錯誤做法。很可能這個突破點就是未來的4年。
對臺灣而言,要走出悲情和沒有前途的死衚衕,就是要面對兩個認同:民族認同和制度認同。這需要時間,但是要減輕眼前的緊張局勢,最容易的一步就是釋放善意、表達走向「未來一中」的共識!
(作者爲中美論壇社社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