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代表視訊 聚焦關稅
美國商務部工業及安全局(BIS)25日在《聯邦公報》公告,制裁54間陸企,包括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寧暢資訊產業等多家科技企業。圖爲26日宇樹科技G1人形機器人,首次亮相上海時裝週新天地秀場。(中新社)
中美貿易戰2.0的談判即將開啓。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26日應約與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視訊通話。中方對美方以芬太尼爲由對中加徵關稅、有關301調查以及擬頒佈「對等關稅」等表達嚴正關切。與此同時,美國商務部工業及安全局(BIS)25日在《聯邦公報》上刊發2篇公告,共將54間中企列入實體清單,包括來自賽澔(香港)儀器公司與浪潮信息的在臺子公司,預計清單28日正式生效。
新華社報導,何立峰與葛里爾雙方,圍繞落實今年1月17日中美兩國元首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就雙邊經貿領域重要問題「坦誠、深入」交換意見。報導指,中方就美以芬太尼爲由對中加徵關稅、有關301調查以及擬頒佈「對等關稅」等表達嚴正關切。雙方認爲,保持穩定的中美經貿關係符合兩國利益,同意就彼此關心的問題繼續保持溝通。
與此同時,美國商務部工業及安全局25日所刊登其中一則公告,將中國涉及AI大模型開發、伺服器、超級電腦產業共12間公司列入實體清單,指控爲中國用戶開發先進的AI、超級電腦、高性能AI晶片「與軍工綜合體關係密切」。
具體12家公司包括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寧暢資訊產業,以及浪潮信息旗下6間子公司,其中5間位於大陸和香港,並有一間位於臺灣。根據美國《聯邦公報》資料,這也是今年1月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首度調整實體清單。
另一份公告則列出42間中國公司,包括賽澔儀器、安徽科華貿易、重慶西南集成電路等,以及19間位於巴基斯坦,伊朗、南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公司,被指控支持中國的量子技術發展。由於量子技術可用於軍事領域,認爲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6日迴應,批評美方此舉是典型的霸權主義行徑,破壞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中方堅決反對且予以強烈譴責,要求停止濫用各類制裁清單並將採取必要措施。
美國所謂「實體清單」是由美國商務部工業及安全局制定的貿易黑名單。列入該名單的企業,需要獲得美國商務部單獨許可,才能購買受美國管制的技術或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