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加強晶片自主 2027年臺灣晶圓代工產能佔比將收斂

今年臺灣佔全球晶圓代工產能約46%,其次依序爲中國26%、韓國12%、美國6%、日本2%。示意圖/美聯社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預估,今年臺灣佔全球晶圓代工產能約46%,其次依序爲中國26%、韓國12%、美國6%、日本2%,在各國補貼政策驅動下,中國、美國積極拉高當地產能佔比,至2027年臺灣、韓國兩地產能佔比將分別收斂至41%及10%。

以先進製程(含16/14nm及更先進的製程)來看,今年臺灣在全球先進製程產能佔比68%,其次依序爲美國12%、韓國11%及中國8%。以EUV世代(如7nm及更先進的製程),臺灣比重高達近八成。

爲因應產能高度集中於臺灣的情況,以先進製程需求最高的美國爲首,積極招募並扶持臺積電(TSMC)、三星(Samsung)、英特爾(Intel)等業者,預估至2027年美國的先進製程產能佔比將成長至17%,但臺積電及三星仍佔逾半數的產能。

在供應鏈重組趨勢中,日本也計劃重返半導體制造行列,除積極扶持日本在地企業Rapidus,目標直指最先進的2nm製程,並企圖打造北海道半導體聚落,也同步祭出補貼政策給外國企業設廠,包含臺積電(2330)熊本廠(JASM)和力積電(PSMC)仙台廠(JSMC)。

成熟製程(28nm及更成熟的製程)則以中國被迫最爲積極,在美國、日本及荷蘭三方對先進設備的出口管制影響下,中國轉而擴大投入成熟製程,預計2027年中國成熟製程產能佔比可達39%,且若設備取得進度順利,仍有成長空間。

不過,隨着中國廠成熟製程產能大舉開出,其挾帶政府補貼的低成本優勢,恐造成技術同質性較高的產品如CIS、DDI、PMIC及Power discrete面臨激烈的價格競爭,衝擊產品同質性高的臺系晶圓廠聯電(UMC)、力積電、世界先進(Vanguard)。

TrendForce表示,其中世界先進因其產品線包含LDDI、SDDI、PMIC、Power discrete,所受影響最深。其餘業者如聯電、力積電分別憑藉在28/22nm OLED DDI及記憶體領域保有其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受先前晶片缺貨,及地緣政治等影響,Fabless客戶爲求分散風險,開始選擇開案在多家晶圓廠,但此舉很可能造成後續IC成本墊高,及重複下單的疑慮。

同時,即便已與固定晶圓廠有長期合作的關係,客戶端也會要求在全球各地的工廠產線進行驗證,以隨時做出彈性投片調度。因此,現有晶圓廠除了要面對規模更大的產能和價格競爭之外,還需要在維持獲利的前提下,具備彈性調度產能、承擔新產能折舊壓力,並保有技術獨特及領先的能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