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翻轉”攪亂月球,地幔碎片何處可尋?

月球地幔的“重力翻轉”很可能啓動於岩漿海完全凝固之前。因此,在任何時刻,月球內部的實際結構都不可能呈現出圖中的精確模式。

月球誕生後不久,就被岩漿覆蓋了。隨着岩漿海的冷卻和凝固,緻密礦物下沉形成了地幔層,而密度較低的礦物上浮形成了地殼表層。後來,小行星與彗星的強烈撞擊穿透了地殼,“炸出”了地幔碎片,讓它們分散在月球表面。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領導的兩項新研究確定了月球表面最有可能發現地幔碎片的區域,爲未來的月球任務提供了一幅導航圖。通過收集和分析這些來自月球深處的碎片,科學家們可以更好地瞭解月球、地球和其他太陽系星球的進化歷史。

岩漿海的形成與演化是太陽系內外巖質行星和衛星的“共享”過程,而距離較近的月球則是研究這類基本過程的完美樣本。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研究人員Daniel Moriarty說:“這種早期加熱會對星球的水、大氣的分佈產生怎樣的影響?水會保留下來,還是完全蒸發?”當地時間8月3日,研究人員在《自然通訊》發文探討了這些問題。

Moriarty說:“月球地幔的演化比預期複雜得多。某些先結晶的下沉礦物比後結晶的下沉礦物密度更小,這誘發了一種不穩定的‘重力翻轉’現象——靠近地幔底部的輕物質試圖上升,而靠近頂部的重物質下沉。‘重力翻轉’並不會以一種有序的方式進行,它讓地幔變得一團糟。”月球地幔的重力翻轉很可能啓動於岩漿海完全凝固之前。因此,在任何時刻,月球的內部結構都不可能呈現出完美、均勻的分層。

研究人員回顧了最近的月球樣本分析以及地球物理/化學模型,以更新他們對月球地幔演化的見解。以此爲透鏡,他們又解釋了部分對月球表面的近期觀察結果。研究人員指出,月球南極的艾特肯盆地是最龐大、最深的隕擊構造,因此,艾特肯盆地是最有希望找到地幔碎片的區域。

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對艾特肯盆地的異常放射性感到困惑。Moriarty等人的分析表明,放射性異常與岩漿海結晶後地幔最上層的“淤泥”物質有密切聯繫。由於這些淤泥物質的密度非常大,科學家們先前認爲,在月球歷史早期,它們應該完全沉入下地幔中。“然而,新研究顯示,部分淤泥被困在上地幔中,並在劇烈的撞擊事件中被帶到地表。艾特肯盆地是人類在月球表面發掘地幔物質的最佳位點。有趣的是,某些地幔物質也有可能出現在月球南極附近、擬議的阿爾忒彌斯和VIPER着陸點周圍。”Moriarty說。

科界原創

編譯:雷鑫宇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自然通訊》

期刊編號:2041-1723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08/210803175259.htm

版權聲明:本文由科界平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爲準。轉載請註明來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