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評論:深耕“希望的田野”,端穩“中國飯碗”

核心觀點:中國經濟網評論員子房先生認爲,深耕“希望的田野”,定能讓農業成爲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爲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爲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中國飯碗”也將裝得更滿,端得更穩,成色更足。

金秋時節,田疇沃野,稻菽飄香……豐收的喜悅洋溢在億萬農民的臉上。

談起豐收,離不開“糧食安全”這四個大字。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糧食年產量僅2000多億斤。75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努力,用佔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從“新中國成立之初5億人吃不飽”到“進入新時代14億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爲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增強,糧食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看人均,2023年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493公斤,高於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看品質,截至2023年,全國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登記總數達到7.5萬個。

這一成績來之不易,值得好好珍惜。糧食問題不能只從經濟上看,必須從政治上看,從戰略上看。一個國家只有立足糧食基本自給,才能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進而才能掌控經濟社會發展這個大局。毋庸置疑,靠別人解決吃飯問題是靠不住的。當前,國際形勢不確定因素增加,國內糧食需求剛性增長與增產難度大並存,糧食供求緊平衡態勢將長期存在。爲此,我們必須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端穩端牢“中國飯碗”,就要始終堅持以我爲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把“藏糧於地、藏糧於技”進一步落實到位。幾年前,筆者曾走訪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的田間地頭,探尋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的新路徑。梨樹縣與科研院所合作,經過聯合攻關,總結出適合當地的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建立了包括秸稈覆蓋、土壤疏鬆、免耕播種施肥、防除病蟲草害的全程機械化技術體系,有效保護了黑土層,形成了“梨樹模式”。近年來,當地實現農業高產、農民致富,證明強化現代農業科技支撐正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還要看到,連年豐收得益於廣大農民的努力和奮鬥。正是有了他們的辛勤耕耘,才讓全國人民吃飽飯、吃好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健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長效機制”。下一步,要繼續從農民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出發,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強化農民增收舉措,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比如,在聚焦產業就業、發力促進農民增收方面,各地不妨因地制宜做好“土特產”文章,持續壯大鄉村富民產業。

豐收的故事還在繼續。我們相信,深耕“希望的田野”,定能讓農業成爲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爲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爲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中國飯碗”也將裝得更滿,端得更穩,成色更足。(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子房先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爲@)。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啓事。

相關文章:踐行大食物觀 讓“中國飯碗”更豐盛

要豐收也要增收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