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一代智慧高鐵有望2027年落地
首條智慧高鐵京張高鐵始發站之一的北京清河站,工作人員在客運綜合指揮中心工作。 (圖/新華社)
在中國大陸高鐵全面推展的同時,雖然傳出部份使用率太低的問題,但中國高鐵仍未停止對高鐵技術進行研發與升級。據陸媒指出,在京張高鐵開通運營5週年之際,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公司首席研究員李平受訪時闡述了高鐵的最新進展和創新方向,預計中國智慧高鐵將於2027年以領先全球的姿態落地運行。
據《新華社》報導,2019年12月30日京張高鐵開通運營,成爲世界上首條智慧高鐵,取得了多項技術創新成果。5年來,世界高鐵發展方向越來越明確,智慧高鐵競爭越來越激烈,但中國高鐵發展領先世界的優勢依然非常明顯。
李平研究員說,首先,中國智慧高鐵技術體系也被國際鐵路聯盟採納並公開發布,爲世界鐵路貢獻了中國方案;其次是標誌性單項成果仍然領先。比如,京張高鐵八達嶺長城站,深埋地下102米,至今仍是世界上埋深最大、結構最複雜、環保要求最嚴苛的土木工程,其智慧建造技術依然領先。智慧動車組、時速350公里高鐵自動駕駛等技術也領先世界。
在大陸國鐵北京動車段北京北動車運用所,動車組司機操作動車組模擬駕駛實訓設備。(圖/新華社)
而在京張高鐵之後,智慧化技術在京雄城際鐵路、福廈高鐵、印尼雅萬高鐵等多條線路進行了應用,智慧建造技術應用到大陸所有新建鐵路。但要實現智慧高鐵持續領跑,需要加快技術反覆運算。
李平指出,進入人工智慧2.0時代後,大陸國鐵集團率先提出新一代智慧高鐵發展目標,將在智慧京張基礎上實現更高水準、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的智慧化技術應用,讓新一代智慧高鐵有望2027年落地。
當前,解決智慧高鐵的複雜系統問題,仍然存在難點。李平說,智慧高鐵發展,需要技術、數據、標準三者協同發力。目前,李平和團隊正在探索通過「隱私計算」技術,也就是在原始數據不出業務域、數據可用不可見的情況下,實現跨部門的數據聯合計算,進一步破解資料共用和流通難題。
李平表示,「115年前,京張鐵路打破了中國人不能自建鐵路的斷言,是一條『爭氣路』。今天,京張高鐵開創世界智慧高鐵先河,爲中國高鐵技術領跑打下堅實基礎,是一條『光榮路』。」過去十多年,鐵路人抓住高鐵智慧化發展機遇,未來還要爭分奪秒跑出創新加速度,推動中國高鐵持續高品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