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因水庫而建的地級市,被譽爲漂來的城市,你去過嗎?

水是生命之源,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資源之一。隨着人口的膨脹以及工農業生產規模的迅速擴大,人們對水的需求日益增加。1977年聯合國水問題大會曾向全世界發出警告:水不久將成爲一個嚴重的社會危機,石油危機之後下一個危機就是水。我國人均淡水爲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屬於缺水國家,全國已有300多個城市出現缺水的狀況。爲了保障市民的飲用水安全,在我國的各大中小城市修建了很多水庫。

提到水庫,估計很多人搞不清楚,弄不明白它具體指的是什麼?其實,水庫是指在山溝或河流的狹口處建造攔河壩形成的人工湖泊。按庫容可分爲大、中、小三種類型;從功能來看,既是公衆喝水的“大水缸”,也是攔蓄洪水的“鎮水重器”。截至目前,我國共有大小水庫9.88萬座。其中大型水庫約有744座,中型水庫約有3978座,而小型水庫則有約9.4萬座。它們在削峰錯峰、保壩泄洪、蓄水灌溉等方面作用顯著。

而在我國,有這麼一個地方,它是中國唯一因水庫而建的地級市,被譽爲漂來的城市,你去過嗎?可能好奇的朋友就會問了,中國唯一因水庫而建的地級市到底在哪裡?那裡又有着哪些不一樣的風景?帶着這些疑問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有關三門峽市的那些事。三門峽市,河南省轄地級市,別稱陝州、天鵝之城、上陽城。不僅如此,而且,三門峽市還是中國唯一因水庫而建的地級市。

爲什麼會這麼說呢?主要是因爲1957年開始修建的三門峽黃河大壩而得名。因此,三門峽市被稱爲“黃河上漂來的城市”。三門峽黃河大壩北鄰山西省,西鄰陝西省,被人們稱爲豫西“金三角”。除此之外,三門峽黃河大壩還是我國在黃河干流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被譽爲“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至山西芮城大禹渡120公里間,碧波粼粼,一望無際,似天池銀河。兩岸青山綠樹,綿延不斷。

山光水色,相映如畫。春秋冬三季,野鴨成羣,大雁結隊,珍貴的白天鵝飛翔在藍天碧水之間。而每年的6月至10月,大壩泄洪放水,怒濤翻卷,峽谷轟鳴,水花飛濺,彩虹凌空,蔚爲壯觀。站在三門峽大壩之上,可以飽覽“不盡黃河滾滾來”的雄偉氣勢。三門峽市區坐落在黃河南岸階地上,三面臨水,形似半島,素有"四面環山三面水"之稱。黃河在三門峽市全長120公里,形成了水勢浩渺的壯觀景象。

1986年,三門峽市升爲地級市。“讀懂中國”,從河南開始;“行走河南”,於三門峽駐足。4500萬年前的澠池“上河曙猿”,奠定了澠池爲人類遠祖起源地之一的地位;7000年的仰韶文化,點亮了“中華文明的第一縷曙光”;五千言的《道德經》,彰顯了巍巍中華的東方智慧;波瀾壯闊的萬里黃河,造就了北國江南的秀麗景色,吸引了翩翩起舞的萬隻天鵝,滋養了生生不息的中華文脈……

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良好的生態,爲三門峽這片熱土增添了無限魅力,也爲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豐富資源。

特別是對於工作和生活在河南三門峽以及周邊省市的朋友而言,如果說,對於中國唯一因水庫而建的地級市,被譽爲漂來的城市有啥想說的,也歡迎大家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