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產業迎來深刻變革,燃油車“諾基亞時刻”已來?
中新經緯8月12日電 將時間往前追溯到1865年,一個年僅25歲的採礦工程師在芬蘭小鎮坦佩雷創辦了一家木漿工廠。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在20世紀60年代,它開始涉足電子領域,奠定了日後在移動通信領域崛起的基礎。
這家木漿工廠,是Nokia Ab,也就是諾基亞公司的前身。
之後的故事大家就都很熟悉了,在1992年宣佈專注於電信業而逐漸剝離公司傳統業務後,諾基亞逐步發展爲全球最大的移動電話製造商,在功能機時代佔據主導地位。到2009年,諾基亞仍以39%的手機市場份額雄踞世界第一。
一切從2010年開始有了一些變化——隨着iPhone4等智能手機的問世,以及基於Android和iOS系統的智能生態系統迅速崛起,諾基亞未能及時把握市場趨勢,錯失轉型良機。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2013年,諾基亞將手機業務出售給了微軟。
從功能手機時代的霸主地位,到智能手機時代迅速隕落的戲劇性轉折,2010年是個重要的分水嶺,於是人們將2010年稱爲“諾基亞時刻”,以揭示技術迭代與市場變遷中企業興衰的殘酷現實。
馬克·吐溫說,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會有驚人的相似。如今十來年過去,當新能源已是大勢所趨,從市場滲透率和趨勢來看,燃油車的“諾基亞時刻”或正在到來:據乘聯會統計,剛剛過去的7月,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達172.9萬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爲87.9萬輛,在乘用車市場零售滲透率高達50.84%,正式超越燃油車。
業內評價這一突破是“里程碑式”的,標誌着新能源汽車已成爲中國汽車市場的重要力量,中國汽車產業正迎來深刻變革。
新能源汽車的“50.84%”,比亞迪的“1/3”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能如此迅猛,大家似乎都不驚訝。今年2月,比亞迪王傳福預言新能源汽車發展將進一步提速,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單月滲透率將超過50%。他認爲,當前汽車產業變革已進入深水區,“新能源汽車發展只會越跑越快!”
時隔僅一個月,乘聯會數據顯示,4月上半月,國內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便首次突破了50%的關口;到5月的第三週(13日-19日),國內新能源乘用車上險量更是達到了16.8 萬輛,新能源終端上險滲透率也首次突破50%,達到50.2%,進一步鞏固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地位。
從4月的半月超越,到7月的整月超越,新能源汽車加速成爲“主流市場”的格局已經形成。此時再回望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過程,前期的緩進,如從2005年到2015年用了10年的時間才突破1%,都是產業的蓄勢。之後,滲透率從1%到5%,僅用了4年時間;又在2021至2023年間分別完成了10%、20%和30%的突破。
50%滲透率作爲一個質的臨界點,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站在一個全新發展階段的起點。而來到這個起點,比亞迪功不可沒——5月份推出的第五代DM技術,助力比亞迪銷量再次衝高,在7月87.9萬輛的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中,超過34萬輛由比亞迪貢獻,比例超過1/3。
業內預測,隨着不同類別第五代DM技術新車的推出,比亞迪的銷量還有望實現進一步的突破。再加上上汽、奇瑞,以及理想、問界、蔚來等中國汽車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持續發力,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地位將更加穩固。
隨着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變革”的另一個核心指標是,新舊更迭與雙面共生。簡而言之,就是替代新品的市場滲透率急速攀升,而原有產品的市佔率快速萎縮。投射到汽車行業,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大跨步發展的另一面,傳統燃油車已然進入了發展的窘境。
以傳統燃油車爲主的日系車,如今在華每況愈下就是個明證。乘聯會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日系車在華市佔率由24.1%到22.6%,再到17.0%,下滑趨勢十分明顯。最近的7月,日系品牌零售份額爲12.9%,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在合資品牌陣營中,德系車與美系車品牌,也都出現下滑局面。
這種情況下,合資燃油車迎來了一場批量關店潮,對經銷商網絡造成了重大的衝擊,也在消費者羣體中引發了一場“權益地震”,交了錢拿不到車、售後服務無保障等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問題瞬間被推向風口浪尖。
此外,在二手車市場,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等機構發佈的數據,二手車市場及車型保值率整體呈現下滑趨勢,其中燃油車下滑幅度尤爲顯著。這是因爲隨着新能源汽車在性能、使用成本等方面的逐漸優化,燃油車在二手車市場的競爭力逐漸減弱。新車市場的價格戰和價格波動也直接影響了二手車市場的價格體系,一些曾經保值的燃油車型在二手車市場的價格大幅下跌,甚至出現了新車二手車價格倒掛的現象。
“諾基亞時刻”的背後,是技術代差形成的技術優勢
在充滿競爭與變化的時代,具有前進性的企業的一大特質就是,始終站在新技術帶來的行業變革裡思考問題。
這也是“諾基亞時刻”爲商業社會帶來的重要啓示。如諾基亞在最終走下神壇之前經歷了一段艱難應變的歷程,傳統燃油車行業現在也正面臨着與當年諾基亞相似的挑戰:技術迭代的壓力、市場需求的快速轉移以及政策環境的深刻變革。
若是換個角度看,這些恰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優勢,是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取得突破性增長的原因。
當整個行業面臨根本性的技術變革,發力技術創新首當其衝成爲最實在的破局路徑。公開數據顯示,過去四年,中國主流汽車品牌的研發投入是四年之前的2.5倍。以比亞迪爲例,2023年比亞迪全年的研發投入同比增長97%達到近400億元,自宣佈造車以來的累計研發支出已經超過了1400億元。截至目前,比亞迪全球累計申請專利超過4.8萬項、授權專利超過3萬項,擁有超過10.28萬名研發人員。
以比亞迪爲代表的國產自主品牌在研發投入上的果決,爲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因此在動力、靜謐性、智能化等方面,新能源汽車已經展現出了全面超越傳統燃油車的卓越實力。尤其在動力系統上,先進的電動驅動技術爲消費者提供了更爲豐富多樣的駕駛體驗。
近年來,隨着電池能量密度的顯著提升,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實現了大幅躍升,充電時間也不斷縮短,使得新能源汽車在使用便利性上也逐漸接近燃油車。此外,智能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也爲新能源汽車增添了強大的競爭力。通過智能化技術,新能源汽車實現了更高效的能源利用、更精準的駕駛控制以及更便捷的車載互聯功能,爲用戶帶來更加舒適、安全和智能的出行體驗。插混技術則讓插電混動汽車集燃油、插電、增程、純電動等功能於一體,突破了傳統燃油車技術侷限。
繼續深究原因,在技術創新爲新能源汽車打市場奠定堅實基礎時,其發展離不開中國成熟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賦能和規模效應。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享有得天獨厚的“生長沃土”,從豐富的電池原材料到精密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再到蓬勃發展的互聯網生態,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連,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養分,共同推動着電動化、智能化的浪潮向前。而隨着新能源汽車產量的不斷增加,規模效應逐漸顯現,生產成本得以降低,則進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從短期來看,更具激勵性的支持力則來自政策的加碼。7月,國家加大了乘用車報廢更新的補貼力度,純電插混等新能源汽車較常規燃油車補貼高出0.5萬元,各地也相繼出臺與跟進相應政策措施,從基礎設施建設、稅收優惠等多個方面爲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提供了有力保障。
縱覽汽車產業發展史,傳統汽車強國的位置曾長期被德、美、日佔據,多年來世界汽車銷量榜首之位也只是在豐田和大衆之間來回切換。這個局面終於在去年被撕開了裂縫——中國以491萬輛的汽車出口量躋身全球第一汽車出口大國。
全面、系統、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創新技術、國家政策、智能科技等多重元素加持……一切積極信號都在將渴望增長且具備實力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指向全球。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我國汽車整車出口293.2萬輛,同比增長25.3%。
與此同時,比亞迪攜手吉利、長安、奇瑞及上汽,登上全球汽車集團TOP 20榜單;比亞迪更是闖入前十,成爲中國汽車工業70年來首個進入前十的中國品牌。在最新發布的《財富》500強榜單上,比亞迪的位置還從2022年度的第436位躍升至2024年的第143位。
從產品出海、品牌出海,到通過在海外興建工廠等措施實現中國汽車對於合資的技術反向輸出,種種證據表明,中國新能源汽車全球化已成大勢,並已經在全球市場形成了強勁的競爭力。
這次新能源滲透率50%的突破,爲中國正邁向汽車強國再添一個強有力的證據,也將爲中國汽車在國際市場上開拓更廣闊的空間。而在這一過程中,以比亞迪爲代表的中國品牌,將關鍵時刻的選擇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努力,顯然已經見到成效。(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