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建黨102年 將成全世界執政最久共產黨

今天(7月1日)是中共建黨102年,並將於今年十一建政74週年,超越蘇共紀錄,成爲全世界執政最久的共產黨。圖爲2021年7月1日中共建黨百年慶典,習近平與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天安門城樓觀看錶演。(新華社)

今天是中共建黨102週年,雖然不屬於逢五逢十的大年分,仍具特殊意義,因爲今年十一大陸將迎接74週年國慶,意味着中共將正式超越蘇共,成爲全世界執政最久的共產黨。蘇聯垮臺的殷鑑,一直是中共反覆研究的課題,30多年來,時刻警惕從未停歇,近年來習近平的許多談話與做法,都可看到借鏡蘇共的影子;歷史驚人的巧合是,就連當下的俄羅斯,也仍繼續成爲中共的反面教材。

1917年十月革命,蘇共前身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直到1991年蘇聯垮臺,國祚74年;中共1949年十一建政,到今年2023年也恰是74年,今年十一後,中共將超越蘇共紀錄,成爲當今世上執政最久的共產黨。

歸納蘇聯垮臺的原因,從坊間到學術圈,大致有「改革方式、經濟表現、歷史認識、貪污腐敗、黨政關係」等幾大原因,對應到中共這30多年來的執政措施,許多都在避免踏上蘇共前車之鑑。

蘇共當年採取激進式改革,想要一步到位轉型爲西方自由市場經濟,中共則採取「摸着石頭過河」的漸進式改革;蘇聯經濟惡化通膨失控,民怨四起,鄧小平於是在蘇聯垮臺的隔年,大動作到廣東「南巡」,宣示改革開放拚經濟的決心。

學術分析有許多種解釋,但看在習近平眼裡,「歷史認識」纔是關鍵所在,無論如何都不能否定自己的歷史。習曾多次在開會時談到蘇聯垮臺教訓,批判戈巴契夫全面否定蘇共歷史、否定列寧,搞歷史虛無主義,感嘆「在那場動盪中,竟無一人是男兒!」因此如何詮釋歷史,成爲重中之重。

對於改革開放前後的巨大反差,習提出「兩個互不否定」(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並緊抓着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等「神主牌」;再更久遠一點,包括2016年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2018年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2021年紀念辛亥革命110週年等,都是從歷史各面向凸顯中共的法統;日前大陸高調宣佈出版《清代國家統一史》,強調從「國家統一」視角研究清史,則意在反駁西方的「新清史」。

有大陸專傢俬下形容,中共有兩個「哥哥」,一是蘇共,一是國民黨。第一個哥哥1991年崩解,帶給中共最大的啓示是經濟要穩住、歷史要守住;第二個哥哥國民黨2000年被政黨輪替,讓中共體認到所謂「政治改革」說說就好,頂多做一些行政改革,但絕不能碰觸民主改革。

2018年3月習推出大規模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全面加強黨的領導」。今年七一前夕的6月29日,習則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要求,「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爲最高原則。

蘇聯已解體30多年,巧合的是當前的俄羅斯,仍在繼續幫中共「上課」。俄烏戰爭,讓中共體會到戰爭不是兩國拚輸贏這麼簡單,還需承受後續的國際制裁圍堵,這也讓習不至於貿然對臺動武;最近的傭兵集團瓦格納兵變事件,則可讓中共對解放軍「聽黨指揮,能打勝仗」的精神,更加自信。

回到一開始,今年除了是中共晉升「執政最久共產黨」封號外,也是習近平邁入第三任國家主席、以及70歲大壽的一年,具有多重意義,但礙於毛澤東曾立下領導人不慶生的規矩,以及中共拿蘇共比較的用意,在於你倒我不倒,而非執政時間長短,所以在官方宣傳上仍會低調,但對習個人而言,2023年想必會是「刻在習心底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