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實現“清零” 發改委:引導更多外資投向服務業領域

財聯社9月9日訊(記者郭鬆嶠)中國外商投資領域再次迎來重要消息。9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了《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與2021年版相比,2024年版全國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刪除了製造業領域僅剩的2條限制措施,一是“出版物印刷須由中方控股”,二是“禁止投資中藥飲片的蒸、炒、炙、煅等炮製技術的應用及中成藥保密處方產品的生產”。本次修訂後,全國外資准入負面清單的限制措施由31條壓減至29條,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季劍軍表示,《負面清單》有助於形成積極吸引外資的政策合力。近期,我國政府圍繞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在強化要素保障、維護公平競爭、便利人員流動等方面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負面清單》通過進一步放寬外資准入,與上述各項政策共同構建了覆蓋外資企業投資活動“全生命週期”的系統性政策體系,能夠更好地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鞏固外資企業在華髮展信心,促進其在助力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健康發展。

外資准入不斷放寬,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

近年來,我國不斷放寬外資准入,2017年至2021年連續五年修訂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准入負面清單,兩個清單的限制措施分別由93條、122條縮減至31條、27條,在製造業、採礦業、農業、金融業等領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開放措施,其中自貿試驗區外資准入負面清單製造業領域限制措施已於2021年率先實現“清零”。

本次修訂後,全國外資准入負面清單的限制措施由31條壓減至29條,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全面取消。

國家發展改革委外資司有關負責人在就2024年版清單答記者問時表示,製造業是我國開放最早的領域,也是市場競爭最充分、全球產業分工合作最緊密的領域。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充分彰顯了我國擴大國際合作的積極意願和支持經濟全球化的鮮明態度。我國將依託自身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支持中外企業交流合作,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認爲,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看似會增加一些領域的競爭,但更是一個把競爭轉化爲合作的機遇。很多外資企業進入中國之後,並不瞭解產業情況,那就需要和國內的企業進行合作來共同發展,這一點此前也有過很多成功的例子。在這個過程中,國內企業也會學習,從而進步。

“正在研究修訂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重點方向之一就是繼續增加服務業條目”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就《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4年版)》答記者問時指出,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與民生福祉息息相關,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將有助於提升服務業多元化供給能力。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持續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努力實現外資不僅可以“進得來”,而且能夠“發展好”。

談及下一步的具體措施,該負責同志指出,一方面,將創新方式放寬服務業外資准入。今年以來,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在增值電信等領域啓動了開放試點工作。後續,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與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結合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等平臺建設,紮實開展相關領域開放試點工作。另一方面,將持續優化外資促進政策。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研究修訂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重點方向之一就是繼續增加服務業條目,引導更多外資投向服務業領域。

此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完善市場準入制度的意見,其中提到,有序放寬服務業准入限制。對不涉及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可以依靠市場充分競爭提升供給質量的服務業行業領域逐步取消准入限制。對涉及重要民生領域的教育、衛生、體育等行業,穩妥放寬准入限制,優化養老、托育、助殘等行業准入標準。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也對記者指出,在製造業和服務業的開放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堵點和卡點問題,如市場準入限制、監管體系不完善、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等。針對這些問題,要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降低外資進入的門檻;加強監管體系建設,提高監管效率和透明度;還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爲外資提供更加安全、穩定的投資環境。

此外,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將於9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舉辦。今年服貿會將有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設展辦會,其中1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首次線下獨立設展。目前,420餘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確認線下參展。

朱克力表示,當前無論是質量還是層次上,服務業開放還未起到支撐和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攀升全球價值鏈之應有作用。未來要在擴大開放教育、文化、醫療、旅遊等領域,有序放開養老、商貿流通、電子商務等領域繼續下功夫。

朱克力表示,上述領域的開放,將吸引國際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提升國內服務業的整體水平。比如,外資醫療機構的進入,可能帶來先進的醫療技術和服務模式,推動國內醫療行業的創新發展。同時,這些領域的開放也將對國內從業者和市場產生深遠影響。一方面,國內從業者將面臨更爲激烈的競爭,這將促使他們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技術水平;另一方面,多元化競爭將有助於降低服務價格,提升消費者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