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出行的蛋糕多大,德國馬牌輪胎的想象空間就有多大?

文 | 杜德彪

如果說續航、安全、智能是新能源車的三個關鍵詞,那麼起碼在聊到安全的時候,不應該只“觸電”,也得考量一下四隻腳上穿的鞋夠不夠靠譜。

畢竟內行人士通常會這麼說“作爲汽車上唯一與地面接觸的東西……”。

以往我們對輪胎的認知層面在於“安全”,擴展題目是“性能胎”與“靜音胎”之間的取捨,或者是米其林、固特異、德國馬牌、倍耐力幾個大牌之間的優勢與偏好,但終究沒脫離輪胎的傳統業務範圍。

能源轉型、電動車興起改變了我們討論輪胎的語境,即便是在安全層面,因爲同樣規格的車型,純電車型自重更大,如何保持與燃油車時代至少同樣水準的剎車性能?除了在卡鉗上做文章,輪胎也很關鍵。

但這只是改變之一,當純電車電機爲你創造了一個近乎零噪音的車內環境時,胎噪有些無辜的被放大了,於是借純電產品的靜音特性主打豪華定位的品牌,開始更加苛刻的考究起輪胎來,更好的剎車性能,更低的噪音,以及——某種更智能的表現,與自動駕駛同步。

能源轉型時代,我們常常將目光放在續航、自動駕駛這樣的時髦概念上,但在萬物互聯時代,並沒有誰能夠脫節,我們既可以把輪胎視爲汽車變革時期的一個縮影,如何適配,如何進化,也能以其來反觀汽車產業前進的腳步——特別是在碳中和這樣一個全球性目標的背景下。

恰逢今年是德國馬牌輪胎品牌創建150週年,在歐洲和美洲的純電動汽車車型中,德國馬牌分別獲得了40%和50%以上的原配認證,在中國,價格在30萬級以上高端電動車市場中,德國馬牌獲得64%以上的原配份額,我們不妨以這樣的“互動”,來看看輪胎是如何在電動車領域演繹適者生存,也順便看看這家150年的企業是怎樣一直處於不敗之地的。

青銅時代

創新是必須的。

從內燃機時代廠商優化進氣系統,爲燃燒效率、挖掘性能潛力而努力,進化一直是跟着時間線性演進的,比如從氣門正時,到氣門升程,到電控,到壓燃……

輪胎也在根據自我職責演進,雖然事情總有不完美之處:基於取捨與偏好,輪胎有着靜音胎,性能胎與中性胎之分,但安全的大前提總是不會變的。

比如你我都知道防爆胎在夏季高溫時比普通胎要安全些,但防爆並不是終點,像德國馬牌這樣追求卓越的廠商,研發ContiSeal自修補技術,在輪胎內部附着一層粘性密封層,當直徑不超過5毫米的異物刺穿胎面時,該技術可自行密封穿孔,防止漏氣。

這就像是巔峰時期的德國隊防線,在博阿滕和胡梅爾斯後邊還站着一位無所不能的諾伊爾。大概德系廠商總是對安全情有獨鍾,歷史上曾經做過馬車輪胎和自行車輪胎的德國馬牌大概也有獨家感受。

這種類似“加強版”的設計理論同樣出現在德國馬牌輪胎的降噪技術上,相信你聽說過高檔車型都宣稱自己在某某部位有着隔音層,但輪胎的隔音層只能依靠供應商的創新和技術。

它們的相得益彰會讓整輛車的隔音更上一層樓,德國馬牌的ContiSilent靜音技術在輪胎內表面設計了一層聚醚型聚氨酯泡沫隔層,最高可降低車內9個分貝值,難怪比亞迪等努力做口碑的廠商會偏愛德國馬牌出品。

白銀時代

能源革命對汽車產業來說像是一場聚變效應。

Juan Botero博士(德國馬牌輪胎亞太區大客戶管理副總裁)在談到新勢力時說,“新勢力帶來的新想法、新技術、甚至新資金都將爲終端消費者帶來與傳統汽車完全不同的駕駛體驗”。

純電車對輪胎提出的要求是多維的,而非燃油車時代粗暴劃分的“性能-舒適”之間的二元論,比如高負載對剎車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續航數據壓榨的不僅是電池容量和三電效率,其實也在摳細節,比如輕量化車身,以及低滾阻輪胎。

挑戰的面向是互相對立的,剎車性能,靜音效果,以及高負載能力。尤其是純電車型普遍標榜性能優勢,比如比亞迪漢的零百加速普遍在3-4秒區間。

現實的殘酷性在於要求你把矛盾的東西兼容在一起,硬核科技是唯一的解決方案,也是直面現實的最佳方式。

德國馬牌的解決方案是在亞太地區引入ContiSilent靜音技術(如上述),同時特別加強溼地制動效果,以及具備低滾阻係數和高負載能力。

但來自於自動駕駛的未來趨勢已經不能算是暗示,而是門檻,上述技術配套還處於產品範疇,供應商們想要始終列席,需要的是產品的獨立思考能力,來匹配未來的智能出行概念。

好比多年前懸掛系統就已經觸電,變成了自適應懸掛,安全也早就變被動爲主動甚至提前思考,而德國馬牌輪胎也早就對此未雨綢繆——但並不僅僅以“唯一與地面接觸者的零部件”之名義,也是以創新的名義。

黃金時代

儘管自動駕駛的未來還有懸念,其實用性也存在“過度消費”的解讀,但加上“自動化”前綴的安全技術一般都會進階,大概因爲目的都比較單純。

比如胎壓監測。

四年前德國馬牌就發佈了兩項技術,ContiSense和ContiAdapt,前者可以監測輪胎花紋深度和溫度,初衷也是防患於未然,可以向駕駛員同步信息,特別是在監測到輪胎被刺破時,可以第一時間通報。

後者則是更進一步,可以自動調整胎壓。比如遇到雨雪天氣和溼滑路面,後者利用集成在車輪的微型壓氣機調低胎壓,加大輪胎接觸面,確保抓地力;反之在乾燥路面上,減小接觸面+高胎壓則可降低滾阻,增加續航能力。

有點像現實版的漫威。從以往後知後覺到如今同步信息,是技術也是理念的轉變,也可以視爲在自動化主旋律之下在更細分的安全領域帶來的福利。

但這也取決於廠商對於自動化的理解和悟性。比如零部件供應商如何變成一個數據收集者(根據輪胎未來可能安裝的傳感器收集的來自路面信息,推算剎車性能和節能數據等等),這也是德國馬牌在按照傳統模式研究技術的同時,在智能出行背景下思考的東西。

小到輪胎,大到出行,雙方會在自動和智能紐帶下形成逐漸靠攏的趨勢,但智能化既賦予了汽車獨立思考的能力,也讓零部件不再與主機廠形成以往鮮明的主次關係,而將會是一沙一世界了。

畢竟輪胎有獲得信息的獨特路徑,但這也十分考驗供應商的創新意識和技術能力了,就像目前德國馬牌在做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