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考公民時事、素養題多 出題具備鑑別度
110學年度大學指考最後一科公民與社會考試結束,臺北市解題教師團認爲,今年時事與素養題多,具備鑑別度。(李侑珊攝)
110學年度大學指考最後一科公民與社會考試結束,臺北市解題教師團認爲,今年時事與素養題多,能源政策與疫情都列入題中,出題具一定鑑別度,學生需要運用反思,並且對於課程的基本知識概念有清楚的理解,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建國高中公民老師張菀真表示,今年公民與社會科考題除了需要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外,同時也考驗學生資料圖表解讀能力,而選項誘答性比往年提高,作答時需要小心注意,像是第28到29 題組考「社會效益、私人效益、私人成本」問題,題目設計方式較少在平常考題中出現,對學生來說是偏難的題目。
在出題特色方面,張菀真指出,長篇文本閱讀題題組第34到37題,本文將近一頁,整理2013年起迄今,不同政黨對核能發電的立場、2018年能源政策公投的表決、經濟部提出的能源替代方案,一直到風力發電作爲替代能源的可能性,考生得具備反思能力,瞭解如何避開誘答的出題方向,瞭解議題的正反面,才能拿到分數。
張菀真提到,單選第1題則是當前最熱門的疫情議題,題目敘述多國政府強制戴口罩,引發有些國家部分人士反彈的時事,引導學生從公益與私益平衡的觀點,判斷政府措施的適切性,結合生活情境與公民素養。
張菀真也說,另外像是第6題的主題提及經濟、社會結構與文化層面,題目包括經濟發展、國民所得、房地產市場狀況、社會階級複製與流動、文化資本、教育程度,是非常高度的素養題,這題除了考跨冊概念、生活情境,也測驗學生是否探究思考能力。題目設計反應出今年題型逐漸與新課綱精神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