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抵達不到的地方,文化一定可以抵達
全文長 19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3分鐘
二十多年前,我在組織部工作,有一次去一所那時的區屬中學考察幹部,校長彙報工作,頭頭是道,說學校加強制度管理,建立完善了幾百個制度。並抱出厚厚幾本制度手冊以佐證。我們大致翻閱,從教育教學到後勤管理,從上班要求到業餘閒暇,從工作學習到日常生活,從議事決策到吃喝拉撒,樣樣皆有,而且條條框框,一款一款,不可謂不全,不可謂不細,完完全全的一部制度大全、制度寶典。
然而在座談中,卻發現這所學校班子不多團結,教師之間也不夠和諧,校長與教職工甚至與炊事員還不時有對罵、幹架的事情發生。
當時我就納悶,這麼健全的制度,嚴格的管理,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後來從事區域教育管理,我們慢慢感悟到,學校的管理,制度的作用毋庸置疑,它猶如一盞盞紅綠燈,界定着什麼時候可以前進,什麼時候應該減速緩行,什麼時候必須剎車禁行。然而制度終究有着難以抵達的地方,再完備的制度,如果沒有與之相應的文化加持,制度完全有可能形同虛設,成爲擺設,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2015年8月,應安徽合肥行知學校校長袁方正之邀,爲老師們做培訓,儘管還是暑假,天氣炎熱,但是老師們參加學習,全神貫注,一絲不苟,學習熱情高昂。這是我第一次走進該校,爲此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7年11月,中國陶行知研究會農村教育專委會年會在該校召開,我又前後多次到了這所學校。在與袁校長及師生的廣泛的接觸中,發現該校儘管當時有四個校區,六千多學生,教職工四百多,卻沒有繁瑣的制度,而漫步校園,徜徉樓道,與師生交流,同大家擺談,一方面感受到的是無處不在,濃郁芬芳,撲鼻而來的校園文化,另一方面感受到的是合肥行知學校從校長到老師,從主任到職員,每一個教育人那種對教育宗教般的虔誠情懷,對工作的全身心投入與熱愛,以及由此收穫到的職業尊嚴與幸福。我不解地問袁校長:“學校這麼大的一支隊伍,又零星分散着幾個校區,還沒有嚴密的制度,卻運轉發展的這麼好,老師們也這麼愛崗敬業,靠的是什麼?”我記得當時袁校長微微一笑,不假思索地答道:“是文化!”
在學校管理中,人們往往看重製度,也依賴制度,特別信服制度的力量。其實,通過建立科學、公平、合理、嚴密、透明的制度體系,規範師生員工行爲,確保每位師生員工都能在明晰的規則下有條不紊,井然有序地學習工作,以提升學校整個團隊的執行力和協作效率,這也是管理的要義所在,其本身沒有錯。
但是制度往往有它的侷限性。儘管制度能夠用條款要求師生員工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該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不該在什麼時候做什麼,然而制度是一種外在的約束,而且是機械的,剛性的,冰冷的,生硬的,難以真正觸及人們的情感以及內心深處的那份自主自覺自發。
比如,制度可以規定老師不遲到,不早退,在辦公室認真備課,在課堂認真上課,老師迫於制度,完全可以做到按時到崗,不提前離崗,也可以做到準時蹲班蹲辦公室,但是卻有可能保證不了老師投入全部的責任與熱情。
再比如,制度可以要求學生手背後,打端直坐,目光平視黑板,遵守課堂紀律,專注聽課,不東張西望,學生囿於制度,完全可以做出一副特別專注的樣兒,但卻完全有可能思想開小差,信馬由繮,“人在曹營心在漢”。
而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爲一種最高境界的管理,它不僅體現的是一種“植根內心的修養,不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爲前提的自由,爲他人着想的善良”,而且以其蘊含的人文關懷、篤定信念、共同的價值觀以及巨大的感染力,通過浸潤影響、薰陶啓迪、教化開悟、潛移默化,塑造師生員工的觀念、心靈、態度和行爲,以達成凝聚人心,引導自覺,讓團隊成員產生一種真正的使命感、認同感與歸屬感。
在學校管理中,雖然離不開制度,但是制度不是“萬金油”,制度不是無可不及,無所不能。
當制度捉襟見肘的時候,文化可以發揮作用;當制度一旦被淪爲一種工具,文化可以顯現它的獨特之處;當制度無法抵達的地方,文化可以彰顯它的魅力。
一所學校,一旦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師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便能真切地感受到這種無形的力量。對於教師,就會不計得失,任勞任怨,兢兢業業,把校園當家園,把職業當事業,把他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對於學生,他們會勤奮好學,積極上進,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活潑開朗,陽光自信,把學習自始至終作爲自己的事情,作爲一件快樂的事情。
真正優秀的學校管理者,他會由制度管理主動升化到文化管理,通過文化的創設,讓校園時時處處、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文化飄香,文化四溢,都瀰漫文化的氣息,芬芳文化的味道,把文化的符號賦予校園的一磚一瓦,一牆一壁,一樓一道,把文化的基因植入到每一位師生員工的靈魂,讓文化的力量滲入到每一位師生員工的身心,讓文化的管理成爲一種不管而管,不理而理,不令而行的自覺行動。
制度或許一時能管住人,而文化卻能管住心,管理在於管人,管人在於管心,讓管理因文化而優雅璀璨,讓每一個人都因文化而煥發生命的光彩!
掃碼購買四川省閬中市教育局原局長湯勇著作
《做一個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
校長派投稿郵箱:xzpxzzk@163.com
來源丨湯勇曉語
編輯丨智庫君
版權說明丨校長派尊重原創,版權爲原作者所有,若侵權,我們會及時聲明或刪除。
我們在一起,可以成爲改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