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兩年週週見,湖州IP如何再升級

21世紀經濟報道實習記者陳歸辭 記者孫燕 湖州報道

6月19日,週三,浙江省湖州市領導班子和企業家們再次聚在一起,展開面對面的交流。

政府和企業密集交流早已不是新鮮事。作爲近年來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式,各級政府都在積極拓展溝通渠道和方式,致力於通過加強政府服務能力和本地優勢,招引合適企業並以產業推動當地經濟發展。這其中,常態化的政企溝通機制成爲不少長三角地方政府的選擇。但是,政企是否一直能做到坦誠?實際效果到底如何?

我們關注的是,形式主義如何避免、讓交流真正落在實處、讓問題真正能被解決?

湖州用兩年的時間和企業家們完成了“週週見”約定。湖州市委書記陳浩說:“週三懇談會,做虛了是形式主義,做實了是生產力,做久了是競爭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兩年來通過市區縣聯動,湖州的政企懇談會已經召開了714場,其中市級90場、區縣624場;累計收集交辦問題6911個。藉助懇談會,蜂巢能源科技解決了供熱價格的問題,浙江三時紀新材料引進了1名外籍技術專家,深圳寶萊高新90億項目落地南潯……

堅守了2年的見面會也在尋求變化,如今,湖州在通過“縱深推進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期待能以“企業最有感”爲價值取向,把產業鏈“一類事”作爲重中之重,勇於開拓增值服務新藍海,刀刃向內推動變革性重塑,在雙向奔赴中形成正反饋正循環。

在政企懇談會2週年之際,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編委、上海新聞中心主任王芳豔在此次會上作爲第三方專家建議,接下來湖州要充分利用滬蘇湖鐵路年底通車的交通優勢,加強與蘇州、杭州和上海等城市的融合與產業發展的聯動。此外,她表示,湖州“綠水青山”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後續建議湖州將生態和產業的發展聯動起來,進一步傳播湖州的產業IP,從而使更多優秀的外部企業能夠透過城市的品牌認識湖州、來到湖州。

兩年來的“不變”與“變”

湖州推出懇談會常態化機制始於2022年6月8日,政企之間“週三見”的“約定”已走過了兩年。

每到週三,8-10名企業家便會受邀參加懇談會,由四套班子主要負責人輪流上陣主持,認真傾聽企業家們提出的問題、訴求、意見與建議,幫助企業破解發展所遇的難點與堵點。

兩年來,“週三見”有效地溝通與接續起政府與企業之間的互動。在這其中,不變的是湖州對企業家的重視。

據觀察,湖州的特別之一在於,其見面會規格和頻率之高。政企懇談會一直以來都是由市縣兩級四套班子主要負責人領銜,以每週一次的頻率召開,對於存在的問題,要通過“主題+問題”“報名+點名”“見面+書面”的形式和“2天內交辦、2周內辦理回覆、100%回訪追效”機制。

“不變”的理念、規格、頻率和形式,爲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溝通搭建出穩定的渠道。反過來對於企業,也是信任不斷建立的過程。

作爲從粵港澳大灣區走向長三角的企業代表,深圳萊寶高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顧葆華直言:“我們落戶地的湖州市南潯區,從註冊開始就給了我們‘保姆式’的服務。”比如,項目落地南潯的過程中,南潯區生態環境局多次幫助公司在環評審批中向上對接;南潯區重點辦協助指導項目廠房改造提升和新建模組車間的建設工作,使項目得以快速推進。

政企懇談會走過兩個年頭,從解決企業的特殊問題轉向更爲一般的共性問題,成爲懇談會“迭代升級”的方向。

在一次懇談會上,孔輝汽車建議由政府定期組織本市汽車行業交流會,推動當地產業鏈上下游相互瞭解、促進合作。該問題提交涉企問題閉環解決機制後,湖州市經信局第一時間組織相關產業供需對接。隨後,申科生物、中藍新能源等企業也反映希望政府支持生物醫藥、鋰電池等產業鏈上下游交流合作。在解決個性需求基礎上,相關部門將此作爲共性問題,專門研究出臺了《新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互動溝通機制》,從制度機制層面常態長效解決了這一共性問題。據悉,目前已組織舉辦行業峰會、鏈羣配對活動等22場次。

今年4月24日,湖州市人大常委會專門就政企懇談會上的兩個高頻共性問題——“當前涉企政策與企業需求存在差距”和“企業技術人員招引難”開展了專題詢問,對市經信局和市人力社保局兩個部門對這兩個問題的破解情況進行監督問效,努力在專題詢問的過程中凝聚共識、匯聚合力,推動相關部門更好執行落實決策部署。

談及政企懇談會的意義,湖州市委書記陳浩以“醫生拿出聽診器爲患者聽診”故事作比喻:聽診器雖未必如現如今許多醫療設備那般先進,但卻是連通醫生與患者心靈的有效方式;政企懇談會也是如此,政府面對面觸摸和傾聽企業的心跳和心靈,帶給企業的是穩定的預期與持續的信心。

如何用政府的“聽診器”傾聽到不同企業真實的心跳,如何從中準確識別出共性問題,並以共性問題爲抓手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形成產業發展、政府與企業共振的新脈動,是湖州正在深入思考和回答的問題。

政務服務要增值

經過兩年的實踐,湖州政企交流和服務的內容也在迭代。

本次政企週三懇談會的主題是“縱深推進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

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概括而言,是指在基本政務服務基礎上,圍繞企業全生命週期、產業全鏈條,提供更廣範圍、更深層次的政策、人才、金融、科創、公共設施等各類精準化、個性化、衍生化服務。它旨在推動政務服務從便捷服務到增值服務迭代升級,提升政府服務力,推動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浙江先後實施“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數字化改革等重大改革。2023年年初,浙江提出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成爲其中“關鍵一招”。

落地到湖州,據湖州市委改革辦(市委生態文明辦)常務副主任黃駱意介紹,湖州開展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的思路包括“三個場景”。

第一個場景是假設一家企業要去企業綜合服務中心辦事,它既可以把自己想要辦的事情辦好,還可以從政府提供的增值服務中辦成自己沒想到、但後面還是要辦的事情;第二個場景是假設一家企業有問題要反映,政府第一時間能介入,高效閉環解決問題,同時還能對類似問題進行舉一反三整改,確保不再發生同類問題;第三個場景是假設一家企業要享受政策或尋求更大發展,企業不用自己去研究繁瑣的政策,而是由政府通過數字賦能手段,用政策計算器向企業推送惠企政策,實現直達快享。

圍繞這三個場景的增值化政務服務,給不同類型、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帶來了各類更爲便捷、高效、一體融合的服務,刷新了企業的體驗。

例如,市場監管部門首創的“創業第一見面人”模式,將政務服務的環節延伸至創業全週期,切實地幫助了初創企業的創立與成長,截至目前累計解決創業難題1201個。湖州夢緣生態農業發展公司總經理鮑麗莉稱市場監管部門是自己創業之路上的“孃家人”,無論是從個體經營向企業的轉型,還是在企業遭遇發展瓶頸後的再轉型升級,打造出柴火特色土竈餐廳,融合多種鄉村場景吸引消費者前來休閒消費,都離不開市場監管部門的支持、幫助和指導。

湖州IP亟待進一步升級

今年底,滬蘇湖鐵路即將開通運行,極大地縮短了上海、蘇州、湖州三地交流的時間成本。這對於充分發揮湖州的區位優勢,聯動和承接滬蘇兩省份的產業合作帶來新的機遇。

在本次懇談會上,點評代表上海市湖州商會會長楊震華肯定了湖州在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打造營商環境上的務實、專業和有爲,並提出幾點建議。人才方面,他建議湖州加強與上海等地的人才交流合作,並建議湖州在注重吸引高層人才的同時也加強對配套人才、中層管理人才的重視,在梯隊型人才隊伍的建設方面有更多政策上的跟進。產業方面,他建議湖州加強文旅產業的品牌化發展;此外,建議湖州明確產業的定位,突出產業的集聚。

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編委、上海新聞中心主任王芳豔則進一步建議湖州充分利用滬蘇湖鐵路年底通車的交通優勢,加強與蘇州、杭州和上海等城市的融合與產業發展的聯動。此外,她表示,湖州綠水青山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後續建議湖州將生態和產業的發展聯動起來,進一步傳播湖州的產業IP,從而使更多優秀的外部企業能夠透過城市的品牌認識湖州、來到湖州。

陳浩表示,接下來,湖州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將在五個方向重點發力:以“企業最有感”爲價值取向,把產業鏈“一類事”作爲重中之重,勇於開拓增值服務新藍海,刀刃向內推動變革性重塑,在雙向奔赴中形成正反饋正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