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君:淨零需加快腳步 今年底提出下階段減碳目標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圖/行政院提供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27日指出,碳費明(2025)年即將上路,對企業可能是項挑戰,環境部已確認我國碳費可對應「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進行抵扣,未來政府也會再建立總量管制的碳交易制度與國際接軌,並且相信「綠色」可以是一個成長的動能,也深信臺灣在淨零轉型過程中可以實踐「創新驅動成長」,政府會加緊腳步,在今年底提出下一階段的減碳目標與具體行動計劃。
鄭麗君今日出席「商周2024碳‧競爭力100強頒獎典禮」時指出,如同商周集團執行長郭奕伶所說,在場與會嘉賓都是「永續革命TEAM TAIWAN」的一員,她要感謝所有臺灣永續國家隊成員展開令人敬佩的永續行動。
鄭麗君說,商業週刊自5年前開始深耕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議題,2022年創辦「碳競爭力100強」評比,並於今(2024)年邁入第3年之際,首度舉辦頒獎典禮,她很榮幸應邀出席今日盛會。令她敬佩的是該項評比並非僅鼓勵大家減碳,而是打破「減碳增加成本、影響競爭力」的固有思維,鼓勵企業以創新方式追求永續與獲利的雙贏局面,讓世界不僅看到臺灣在減碳方面的努力,也看見臺灣企業如何化挑戰爲機會,爲大家帶來許多深具啓發的創新故事。
鄭麗君進一步指出,從這3年的評比名單,她也觀察到入榜企業展現進化的趨勢。第1年多數企業也許視減碳爲壓力,但從第2年開始,大家已開始運用創新方式減碳,「越減越聰明」;而從第3年入榜企業名單可知,企業成長與碳排是相互脫鉤,獲利越多、碳排越少,甚至呈現黃金交叉,例如部分企業不斷投資綠色創新研發,變成專利,將減碳變成一門生意。此外,入榜企業中有許多企業持續提升能源效率或自建儲能相關設施;同時也看到傳統產業從推動原料轉型,到推廣循環經濟;以及電子製造業不僅自己減碳,更帶動供應鏈制定減量計劃,提升國際競爭力。
對此,鄭麗君再次恭喜所有得獎者,也向所有企業在永續發展上的努力,以及展現的創新精神,給予最大的感謝與敬意,期勉透過大家所樹立的典範,帶動更多創新行動及永續行動,打造永續國家的未來。
鄭麗君強調,政府推動國家永續發展的理念與各位的努力一致,賴清德總統提出「國家希望工程」國政藍圖,其中相當重要的核心主軸就是「創新驅動成長」,她也始終相信創新與永續是一體兩面,例如政府刻正研擬「智慧國家2.0」方案,希望奠基在臺灣堅實的製造基礎上,持續提升研發創新能量,鼓勵更多創新應用服務問世,並善用智慧科技解決社會問題,增進大衆在各領域的生活福祉,同時推動數位及淨零雙軸轉型,迴應氣候變遷的挑戰,以創新促進社會及環境的永續發展。
鄭麗君表示,面對淨零轉型,政府除推動能源轉型,也提出綠色成長的戰略,希望透過各種創新制度與機制支持產業發展,例如環境部現正推動碳定價,而碳費明年即將上路,對企業可能是項挑戰。對此,環境部已確認我國碳費可對應「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進行抵扣,未來政府也會再建立總量管制的碳交易制度與國際接軌。此外,政府會繼續鼓勵綠色金融、導入更多淨零科技,以及推動深度節能、科技儲能等各項機制,支持國內產業走向綠色製造、循環經濟及低碳轉型。
鄭麗君強調,我們相信「綠色」可以是一個成長的動能,也深信臺灣在淨零轉型過程中,可以實踐「創新驅動成長」。臺灣是製造強項的國家,期待未來能成爲創新方案與永續方案的輸出國,政府會加緊腳步,在今年底提出下一階段的減碳目標與具體行動計劃,與大家一同攜手努力,期盼透過公私協力,爲下一代預約一個更永續的臺灣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