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建5年 史博館2月21日開門迎客
閉館整修五年的史博館昨揭牌開館,臺北大學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兼任教授李幹朗現場解說屋檐上仙人、海獅、海鳳、海龍等裝飾。記者蘇健忠/攝影
穿過史博館三樓的常設展,經過唐三彩、國寶「獸形器座」與馬白水彩墨淋漓的「太魯閣之美」,以及藝術家帶領社區民衆創作的藝術多寶格「鑑古知今」。閉館整修五年的史博館昨揭牌開館,廿一日正式對公衆開放。
對於因整建而關閉五年的史博館重新對外開放,八十四歲的「阿男師」莊武男顯得既興奮又感慨。一九六二年,當時「出師」未久的他,受邀爲史博館大門繪上一對門神秦叔寶和尉遲恭。二○○六年,史博館再請莊武男重修門神,此次則是史博館第三度邀請「阿男師」參與門神彩繪。「阿男師」一甲子的彩繪生涯,幾乎跟史博館同長。
史博館首任館長包遵彭,重視文物勝過自己,一晚竟夢見神明叮囑他保衛史博館。
包館長雖是位天主教徒,還是決定在史博館畫上門神作爲守護神。莊武男回憶,當時彩繪工錢一天五十元,他工作二個月竟收到四千六百元,可見史博館的重視。
史博館主體建築創建於日治時代,一九五五年開館。館藏包括日本歸還臺灣的文物、河南博物館遷徙來臺的文物,以及開館後收藏的畫家作品,其中包括臺灣前輩畫家、渡海來臺的大師與臺灣現當代畫家作品。
即將正式營運的史博館共五層。一、二、四樓爲特展空間。開館特展「筆墨豐碑—史博館藏之書畫重寶」精選作品二百餘組件,以「筆墨豐碑」爲題,包括史博館修復後首次面世的林玉山作品「黃牛」、于右任晚年最重要作品「建館記」、張大千的潑墨大作「夏山雲瀑」與「深山古柏」。
三樓爲常設展,展出運臺古物及戰後日本歸還文物最重要三件國寶「蟠龍方壺」、「獸形器座」、「金柄銅短劍」。還有馬白水寬一六五六公分的鉅作「太魯閣之美」,此次長期聯展是該作繪製完成後首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