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族羣」位移了 前扁辦主任8字預測2022選戰

圖爲民進黨中央黨部。(中時資料照)

四大公投全數未通過,且每案不同意票數多於同意票。前扁辦主任陳淞山表示,民進黨公投大戰沒有催出中間選民出來投票,意味着2020年贏得總統與立委選舉的中間選民,即使沒有完全流失,也位移到政治觀望的政治態勢,可說是「贏了面子、輸了裡子」;而在「中間選民」冷眼旁觀下,民進黨如何面對明年地方選舉可能繼續慘敗的情勢發展?

陳淞山20日在《美麗島電子報》撰文表示,民進黨的確僥倖贏得公投結果,投票率僅有41%,只是原有政黨基本盤政治實力發揮。國民黨雖敗猶榮,民進黨則是「贏了面子、輸了裡子」。尤其是在絕大多數「中間選民」冷眼旁觀之下,民進黨又將如何面對明年地方選舉可能繼續慘敗的情勢發展?或將牽動着蔡政府下一步的施政走向與內閣改組、政治接班的可能佈局。難道蔡政府還要如此因循苟且、惡性循環下去而不自覺自省嗎?下一步該如何走?下一場戰役要如何力挽狂瀾?恐怕纔是問題的開始吧。

陳淞山接着表示,這次公投大戰失焦,演變成「政治保衛戰」的藍綠大戰,雙方固守政治基本盤,形成最後民進黨以51%到52%的公投「不同意」得票率,領先國民黨的47%到48%的「同意」得票率結果。

陳淞山認爲,公投有近35%的中間選民沒有出來投票。臺灣的中間選民基本上是「親美不反中」,希望執政者做到臺、美、中政治關係動態平衡,安全與繁榮要兼顧。然而民進黨的全面執政,大搞「親美反中」的「抗中保臺」政治路線,讓兩岸關係發展陷入嚴峻險惡的政治困境。這對中間選民而言,就是「不安全」及「危及繁榮」的政治動盪不安。因此他們寧願選擇冷眼旁觀民進黨對公投案的賣力演出,靜觀其變後續的政局發展變化。

陳淞山認爲,當四大公投變成只是「黨爭」的權力遊戲,要想讓這些「中間選民」產生投票意願,就變得非常的困難。民進黨雖贏了公投,但輸掉了催出中間選民的執政動能,等於意味着上次贏得總統與立委選舉的中間選民,即使沒有完全流失,也位移到政治觀望的政治態勢,這難道不是「贏了面子輸了裡子」嗎?這難道不是政治隱憂、政治警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