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步,AI終於迴歸了以人爲本的正路

隨着時代發展,大家已適應了時不時使用AI的生活。

但目前來看,AI帶來了不少問題,就業崗位的擠佔、假信息的泛濫、產品雞肋……AI市場概念火熱,卻停留在概念層面。

與之相對的,它卻未能實現飛躍式的進步。人們感覺使用AI後,有限的好處伴隨了無盡的憂慮,有得不償失之感。

儘管之前的AI產品不盡人意,但大家的期待還是逐漸拉高,渴望着一款真正滿意的AI產品,解決生活中的瑣事,解放人們去更真實、有意義的生活裡。

會有公司邁出這一步嗎?人們真的能等來真正令人滿意、服務於人類的AI嗎?

走入彎路,AI的發展現狀堪憂

也許大家已發現,AI的發展依然走入令人擔憂的彎路,理念和產品均未能讓人滿意。

首先是AI對就業的衝擊,現狀似乎和AI的初衷南轅北轍。

按歷史大趨勢,科技革新通常會提高自動化水平,置換一些人工崗位。AI的原本設想之一是逐步替代低技能勞動,將人們從重複性工作中解放出來,並創造更需要腦力的新崗位[1]。

1950年圖靈發表論文《計算機器與智能》中提出了圖靈測試,展示了機器智能的可行性

然而現實情況卻相去甚遠。

根據麻省理工和波士頓大學的一份調研報告,2023-2027年,中國金融領域預計23%的工作崗位可能被AI取代。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顯示,自2023年起的五年裡,因爲AI將減少1400萬個工作崗位。信息及通信技術領域的從業者尤爲擔憂,61.1%的人認爲自己的工作會被AI取代[2]。

甚至在藝術領域,比如繪畫,某些AI生成的畫作幾乎無法與人類作品區分[3]。

麥肯錫2023年的報告預測,未來三十年最可能被取代的工種是高薪、高學歷的腦力勞動者[4]。AI專家李開復也預測AI會取代很多“白領”工作[3]。

可見AI並未優化就業結構,反而取代許多“程序員”“市場營銷”“畫家”等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就業焦慮。

隨着生成型AI技術的出現,一些工作已被AI悄無聲息地“幹掉了”

此外,AI“生產的信息”也帶來了困擾。現在許多視頻運用了AI換臉、換聲等技術——雖有趣,但其濫用可能造成大量低質量、誤導性內容,甚至虛假新聞,損害消費者的批判性思維和決策能力,信息過載可能導致人們更傾向於衝動決策[5][6][7]。

AI還直接影響消費者的安全,例如通過角色扮演的聊天,AI能收集用戶的聲音和行爲數據,導致“語音釣魚”詐騙和個人隱私泄露[6]。

上述種種現象反映出AI研發者在理念上的誤區,他們追求效率和“智能”,卻任由AI無序無方向地發展着,把人類當成它們的養料。

除了觀念,實際產品中AI的表現也不盡人意。例如,美國Humane公司出品的AI Pin備受期待,但今年5-8月,其退貨量甚至超過購買量,截至8月,只有近7000臺沒退貨[8][9]。另一款由美國Rabbit公司推出AI助手Rabbit R1,宣傳期間號稱“超級聰明”“非常有用”,預購人數超100,000人,結果實際產品甚至被評價爲“一無是處”[10]。

造成這種現象的後果是,消費者的需求沒被滿足,反而讓人對AI產生反感和不信任。一項研究表明,已有的AI不再是產品的加分項,甚至會降低消費者購買意願[11]。

AI產品發展至今,一些設備由於技術跟不上,被認爲是“智商稅”

究其本質,在於已有的AI產品沒能讓人滿意,甚至可能造成過消費者當了“冤大頭”的不悅經歷。

AI的現狀令人堪憂。但消費者依然有對AI產品的旺盛需求——好的AI能爲生活和工作、學習帶來極大的便利。再結合技術不斷髮展的時代規律,人們對於AI的期待只會不降反增。

因此,這個市場也在苦苦等待一款令人滿意的AI,需要一款能“衆望所歸”的AI產品來填補目前AI市場的空缺。

追根溯源,系統級AI迴歸實處

若未及時將AI的問題止損、迴歸“以人爲本”的初心,AI可能反過來帶來危害,這也是許多前沿科學家擔憂的。

AI教父傑弗裡·辛頓(Geoffrey Hinton)曾指出,AI缺乏人類固有的基本生存動機,如尋找食物、住所和生存;那麼一旦被賦予“個人目標”貪戀更大更多的控制權,會帶來不小的麻煩[12]。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達龍·阿杰姆奧盧(Daron Acemoglu)則認爲,AI可能加劇社會不平等,使得GDP看似增加,實際福利卻可能下降,並未真正讓人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13]。

達龍的言下之意,AI的功用就應該讓人生活質量更高;在以人爲本的觀念之基礎上,還應該具備服務於人的優秀技能。

這就需要AI更“聰明”:比如理解能力更強。從只理解關鍵詞,進化到理解人日常生活裡的語言。從只理解文字,到圖像、音頻、視頻綜合理解。如果要和人互動,理解之後還需要很好地反饋:要實質性地幫人們幹事,解決問題、發揮創意[14]。

如果想要AI更加融入日常生活,需要其具備更強的理解和響應能力

達到這些,其實需要研發者觀念的更新和技術的飛躍。小米集團手機部副總裁金凡在不久前的小米發佈會上很好地歸納了達到上述條件需要的三個關鍵前提:智慧;感知和記憶;操作能力。

從實用角度來說,“智慧”就是越來越聰明,能完成更復雜的指令;“感知和記憶”就是越用越懂你,能記住你的喜好,還能“因地制宜地”給出建議;“操作能力”就是各個設備都能實現服務,“一呼百應”。

遺憾的是,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曾觀察到AI的行業現象:“目前發佈的號稱AI手機,都是AIFeature(AI功能)手機,也就是用AI技術做了一些AI功能。”[15]。

比如,相機能自動調節夜景、語音助手能進行語音識別等等,數量不少但過於瑣碎,缺乏一定的服務自主性,人們還是需要自己一個個打開這些功能,且沒有做到在人們需要的時候以最及時、便利的樣態出現[16]。

目前,許多AI設備的功能都還非常基礎,比如相機的自動識別

盧偉冰提到“真正的AI手機是搭載基於AI大模型重構的操作系統”。種種AI功能集成在一起、由AI給軟件硬件的雙邊賦能,這個完整的系統就是AIOS。它有許多特定的能力:系統出現問題時它能自行推導出解決方案;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它還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戶的日常語句並執行命令[17]。

什麼是“更好地理解”?小米給的解決方案是“超級小愛”,更具體的說是超級小愛的“幫你記、幫你找、幫你填”。

自己的銀行卡、媽媽的身份證、閨蜜的收貨地址、公司的發票、攻略裡餐廳的具體地點、期盼好久的演唱會時間,任何APP裡,一句“記一下”,超級小愛幫你存下信息;一句“填一下”,省去“選擇文字”“複製”“打開軟件”“點擊空處”“粘貼”一系列步驟。然後它能直接幫你記在“日程安排”裡,提前提醒你——哪怕你忘了專門設置日程。

除了上面那些,抓拍到的圖片,躍躍欲試的菜譜、準備分享給朋友的搞笑段子、購物車裡準備趁打折買下的貓咪玩具……它都能瞬間幫你找出來,不用你皺眉一點點找。

“超級小愛”做好助理的第一件事就是“幫你填、幫你找、幫你記”

而你在發出“尋找”指令的時候,也不再是隻能說“關鍵詞”,比如“小孩”“貓咪”,而是可以說:“幫我找貓咪和小孩一起玩的照片”這種日常用語。

除了屏幕內的信息,超級小愛還能陪着你探索外部世界:逛博物館時,一個按鍵它就會自動展示講解信息。人工講解總是稀缺的,比如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人工講解覆蓋率僅5%-10%[18]。

基於AIOS的超級小愛,告訴人們:我不負責給出多麼炸裂、酷炫、天花亂墜但沒什麼實際意義的AI功能,我只是想“幫你把日常小事都做好”——這也是雷軍的原話。姿態很低,很謙遜,可這就是AIOS的全部藍圖了嗎?超級小愛就是AIOS的終極答案嗎?

見微知著,AI全生態潛力無限

其實在小米前不久的發佈會,引起公衆反響最大的是小米15的流暢度和閉關重出的金凡;是雙系統用戶的互傳;及地表最快四門車SU7 Ultra。

但大家忽略了這些背後小米佈局的真正要點:AI全生態。它讓所有設備都基於AI協同工作,聯動起來構建實體化的AI世界。

小米2024年10月推出的澎湃OS 2.0是實現系統級AI的第一步

小米最新推出的智能系統,已經初步形成了「人車家全生態」的聯動。比如,掃地機和窗簾可以識別你的話(指令),離家後掃地、起牀後拉開窗簾。晾衣杆能記住你的身高並每次調整到合適的高度;甚至汽車能感知到溫度下降,提前詢問你是否要先打開暖風。

這讓人滿意和驚喜,也實現了小米的“智慧”“感知和記憶”“操作能力”的三個要求。但這似乎沒有到讓人喜出望外、超乎想象的地步。畢竟消費者們會止步於感受廠商已經提供的,也一般不會去思考背後的意義和可能的前景。

其實有了AIOS的基礎後,小米AI全生態的想象空間無限擴大。現在已經能預測溫度,記下喜好,那如果“感知和記憶”能力再延伸和加強,可不可以實現對更多東西的感知和記憶呢?

比如,是否能夠記住人吃飯的口味、感知到人的身心狀態,並讓操作系統在人勞累和閒適時分別做好適宜的飯菜——畢竟AIOS融合了接近人類的”神經網絡“和強大的“專家系統”以推理[17]。

目前的超級小愛能實現米家互聯,已經初步能調動人機家互聯

或者,米家智聯已能感知到人是否在家,但是具體誰在家?年輕人還是老人?多樣化和多分佈的傳感器,理應能根據不同的居家者給出不同的照顧方案[19]。

有了協同互聯的基礎,這些都是循着AI全生態的思路可以期待的。

再或者,若過了數年,家電車本身都更加強大智能了呢?

如果特斯拉公司的CEO埃隆·馬斯克預測的,2040年人形機器人數量超越人類,且實現了全自動駕駛的汽車這件事成真[20]。那麼AIOS能否像一個交響樂隊的指揮,讓已智能的設備們默契而主動地瞭解你,服務你?

畢竟經預測,2024年至2030年,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會超過25億臺,物聯網市值光2024年一年就增長了13%;英偉達公司聯合創始人黃仁勳也認爲:“機器人的時代已經來臨,未來移動的物體都將實現自主運行。”[21][22]

爲了實現AI全生態,小米已籌備了10年。2020年超過一半的公司加快了對AI的研究進度,AI發展出現井噴;2022年對話型AI突破性進展[23]。小米早得多,也沒有受影響而跟風。而且他們最早2013年就構建了“智能硬件生態鏈”,2017年推出AI語言助手也旨在用它遠程控制傢俱,都是爲了給家電賦能[24][25]。

小米一步步實現智能化的革新

AI發展的未來趨勢屬於智能化。但小米的更新卻步履沉穩、漸進向前。在一切都處於入門階段的當今,小米不追求打造多少硬件,也不是一上來就用昂貴的機器人把已有的家電統統替換掉。

他們選擇了溫和的過渡方式:讓智能系統覆蓋已有的家電設備,不用再單獨花錢花時間——實際上,小米能接入的設備早已超過了10億個[26]。人們得以適應、接納智能化慢慢滲入新生活。

除了發展戰略的理性剋制,小米也堅持了一貫務實的作風。他們不會“畫餅”,也拒絕營銷高深莫測的概念,他們的第一個小目標簡樸異常:就是“先做好小事”,幫用戶解決日常瑣事。

在發佈會上,金凡說他們“心懷敬畏,只想踏踏實實認認真真把這件事做好”。這就好比小米有齊全的裝備庫,樣樣潛力無限,但它優先打磨最能切實用在消費者身上的選項。

技術躍遷、壯闊藍圖的落腳點終究還是服務於每一個消費者。小米認爲實現“鮮活好用的功能”“內部功能的多樣化”比什麼都重要[27]。

言淺行深,小米卻確有拿得出手的硬實力,算是古訓“敏於事而甚於言”的典型代表。智能科技和汽車融合的大背景下,有的手機廠商都開始和汽車合作,有的造車失敗,有的找到了代工廠,但唯一一家親自下場造成的科技大廠,是小米。

小米造車,爲電動汽車接入智能化系統,這是AI全生態的關鍵一環

《Automobility》雜誌的主編比爾·盧索(Bill Russo)認爲科技公司在製造電動汽車方面挑戰巨大,而且商業巨頭並不認爲中國之外的電動汽車市場有足夠的潛力[28]。所以小米造車甚至是全球的突破。而汽車是實現AI全生態的關鍵,它能讓人在人到家、到公司前就被照顧穩妥。若車也是自己的系統,AI的全生態才最大程度能實現融合協作的絲滑順暢。把AI帶給人的體驗推到極致。

也許在2034年的11月,雷軍再次召開着秋季新品發佈會,大家也不會深究10年前小米意圖構建的“人車家全生態”,就是彼時小米“全智慧體”的雛形。我們總是很難預測未來,其實回首過去也非易事。

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小米在2024年埋下的那顆種子,那顆“做好全面小助手”的種子,它爲後續無數張王牌的發佈迎來了開端。

參考文獻

[1]Adhikari, P. Comprehensive View on the Effe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mployment.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91.

[2]Ban, O., Maiorescu, I., Bucur, M., Sabou, G. C., & Tzedec, B. C. (2024). AI between Threat and Benefactor for the Competencies of the Human Working Force. Amfiteatru Economic, 26(67), 762-782.

[3]Loebbecke, C., El Sawy, O., Kankanhalli, A., Markus, M. L., Te'Eni, D., Wrobel, S., ... & Obeng-Antwi, A. (2020).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ets is researchers: Can it replace u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47.

[4]Chui, M., Hazan, E., Roberts, R., Singla, A., & Smaje, K. (2023). The economic potential of generative AI.

[5]Shanmugasundaram, M., & Tamilarasu, A. (2023). The impact of digital technology, social medi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cognitive functions: a review. Frontiers in Cognition, 2, 1203077.

[6]Jeong, D. (2020).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ecurity threat, crime, and forensics: Taxonomy and open issues. IEEE Access, 8, 184560-184574.

[7]Blauth, T. F., Gstrein, O. J., & Zwitter, A. (2022).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rime: An overview of malicious use and abuse of AI. Ieee Access, 10, 77110-77122.

[8]the verge.(2024).Humane’s daily returns are outpacing sales

[9]Mickle, T., & Griffith, E. (2024). How the Humane AI Pin Flopped. The New York Times.

[10]Pierce, D.The Verge. (2024). Rabbit R1 review: an unfinished, unhelpful AI gadget.

[12]Rothman, J. The New Yorker.(2023). Why the Godfather of A.I. Fears What He’s Built.

[11]Radauskas, G.Cybernews. (2024, ). Study shows average consumer doesn’t trust products that use AI.

[13]Acemoglu, D. (2024). The Simple Macroeconomics of AI (No. w32487).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4]Rawas, S. (2024). AI: The future of humanity. Discove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4(1), 25.

[15]weibo.盧偉冰.(2024).馬不停蹄,整整一週……(8月23日)

[16]Sebastien, N., EdD. Medium. (2024,). Is AI a feature, a product, or both?

[17]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end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2023).AI based OS

[18]新華網.(2023).上海試點持證導遊進入博物館帶團講解

[19] MIT Media Lab. (n.d.). Augmenting and mediating human experience, interaction, and perception with sensor networks

[20]Youtube.(2024).Elon Musk and Dr. Peter Diamandis #FII8 Conversation on the Future of AI

[21]TechInsights. (2023). Smart Home Device Shipments to Exceed 2.5 Billion in 2030

[22]Sinha, S. (2024). IoT Analytics.State of IoT 2024: Number of connected IoT devices growing 13% to 18.8 billion globally.

[23]McKendrick,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21). AI adoption skyrocketed over the last 18 months.

[24]Cao, X., Ouyang, T., Balozian, P., & Zhang, S. (2020). The role of managerial cognitive capability in developing a sustainable innovation ecosystem: A case study of Xiaomi. Sustainability, 12(17), 7176.

[25]Zhou, D., Feng, Z., & Jiang, J. (2021, December). Research on the growth development of xiaomi company. In 2021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Cultural Industry (ICEMCI 2021) (pp. 2951-2956). Atlantis Press.

[26]澎湃新聞.(2024).自主操作系統:華爲向左,小米向右

[27]Zaytsev, A. AI EXPERT.(2023). Case Study: Xiaomi’s AI Evolution. \

[28]Hoskins, B. M. O. &. P. BBC NEWS.(2024). Xiaomi: Chinese smartphone giant takes on Tes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