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帶孩子過一個低配的假期
真正的見世面,不是透支家庭,用錢給孩子鋪路。
而是帶孩子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讓他更加深入地瞭解這個世界。
作者 | 番茄媽
臨近暑假,身邊的媽媽又開始蠢蠢欲動,爲孩子計劃暑期行程了。
我有一位朋友,兩口子月收入加起來也就一萬五左右,每個月除去一家三口的日常消費,所剩無幾。
朋友平常省吃儉用,一件衣服能穿5、6年,更別說發獎金了給自己買套好點的護膚品都捨不得。
但一提到給孩子花錢,眼都不眨,多少錢都捨得。
昨晚和她聊天,告訴我這個暑假給孩子報了一個新加坡的研學營,費用要3萬多,還不含往返機票。
美其名曰,其他的地方的錢可以省,但給孩子的教育必須是高配。
聽得我咂舌無比。
想起家長圈裡曾流行一種說法,孩子的暑假是分三六九等的。
好像不給孩子砸錢,讓他們出門旅旅遊,見見世面,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不禁讓人深思,用金錢爲孩子砸出一個所謂的“高配暑假”,真的值得嗎?
這年頭,隨着教育越來越卷,什麼出國遊學、各種夏令營、鋼琴考級、馬術體驗、一對一網球陪練……越發火爆。
個個費用不菲,讓許多父母苦不堪言。
如果說,暑假能把家長從培養孩子中解放幾天,同時孩子還能學到東西,哪怕花點錢,倒也是值得。
可問題是,這種走馬觀花式的體驗,真的有必要嗎?
來自南京的@王牧盈去年爲大女兒報了一個北京的研學團。
女兒每天都要跟團坐大巴,7點出門,行程從早排到晚,光在路上就要4個小時。
同樣的一天故宮之旅,她和丈夫帶着二寶,在網上請了一位導遊,500塊錢講解了快四個小時,內容豐富,還有互動小遊戲,連5歲的二寶都喜歡。
回頭一問大女兒,發現她們的故宮遊覽很倉促,只逛了兩個小時,連御花園都沒去。
還有一天,團裡安排的凌晨2點起來看升旗,許多孩子困得要死,一上大巴就睡着了。
不少父母吐槽,所謂的研學其實就是在各大景點間奔波,拍照、打卡,毫無深度體驗。
最後孩子回家累個半死不說,還啥也沒學到,白費了時間和金錢。
另一位爸爸說,有一年暑假,他給兒子報了爲期一個半月的航海遊。
爲了兒子的這次航行,他連續加班了好幾個月,就爲了多賺點獎金好讓孩子出去玩。
可兒子回來後,臉上卻沒有半點開心和滿足。
幾番詢問下,孩子才支支吾吾地說:“我以後再也不去了,我的裝備比別人差遠了。”
原來,他給兒子準備的自然都是一些基本的裝備。可其他的孩子,全都有高端的望遠鏡、潛水服,還有專業的攝影器材。
整個過程,兒子總覺得自己不如其他人,心裡又自卑又嫉妒,自然沒有心情好好玩了。
這位爸爸很是後悔,自己辛辛苦苦花了大把的錢,沒有撐大孩子的眼界,卻助長了他的虛榮。
普通家庭,硬要給孩子過“高配”暑假,不僅是浪費錢,還會毀了孩子。
看過韓國影星李英愛教育一雙兒女的故事。
她爲了兒女的健康成長煞費苦心,特意搬遷到遠離都市喧囂的楊平居住。
她還專門在房子旁邊開闢了一片菜園。
春天,種下各種蔬菜水果,和孩子們一起澆灌;
秋天,一起收穫豐收的快樂,用天然地下水清洗食材,帶着孩子做料理。
一株花、幾片葉、一片草地就可以構成孩子的奇妙世界,讓他們徜徉其中。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在大自然的滋養下,她的一對龍鳳胎兒女生得聰明可愛。
兒子承權9歲時就已經可以和大人討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而女兒也夢想自己長大後成爲音樂家。
我們常常將孩子的成長和見識,侷限於昂貴的遊學項目、夏令營、
卻忽略了,想要開闊孩子視野,不一定要花多少錢,也不一定要去多遠的地方。
而是帶孩子感受一下不同的生活方式,深入瞭解這個世界。
董宇輝的父親只是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卻帶給了他不一樣的眼界。
每到暑假,父親都會帶着他一起,喂小鳥、養螞蟻、抓蟈蟈,甚至在大夏天的中午帶着董宇輝去草叢中捕蛇。
喜歡吃啥家裡就種啥,雖然沒有好的零食,但是葡萄、草莓、杏子、番茄這樣的水果,父親都種了一個遍。
平常他的父親很喜歡在家裡看書,哪怕是《蘋果樹的種植技巧》《母豬的產後護理》這樣的書,父親也讀得津津有味。
放假走親戚的時候,父親還會特意向他們要一些訂閱的雜誌和報紙,帶回家給董宇輝看。
就這樣,他得到了很多閱讀的機會,也認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
一個孩子的人生應該涉及方方面面,是開闊的,多元化的,豐富的。
這些真正需要的“見識”,是花錢也買不到的。
《三個男人一個孩》裡寫道:
“除了旅行,我發現幹別的很多事也能有旅行的享受,比如讀書,比如工作。總而言之,在讀書和旅遊比起來,我寧願當個已讀書本的收藏者,也不願意當個目的地的收藏者。”
很多時候,不一定只有通過花錢、打卡,才能讓孩子見世面。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幾個低配版“見世面”方式:
1. 帶孩子去公園
以前放假,我時常帶孩子去附近的公園玩,一待就是一下午。
我會帶孩子一起觀察飛鳥魚蟲、花草樹木,用帶有識物功能的APP掃一掃,就能看到植物或者昆蟲的簡介。
我會搭起帳篷,鋪上一個墊子、放上幾個麪包、幾瓶水、幾籃水果,帶孩子享受野餐的樂趣。
公園裡還可以認識更多的小朋友,他們可以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
在這裡,不僅能調動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還能讓孩子享受美好的玩耍時光。
2. 帶孩子體驗不同種類的交通工具
父母可以趁暑假,挑一兩種孩子日常不常接觸的交通工具,無論是地鐵、公交、輕軌、還是高鐵,都能坐出不同的花樣來。
坐公交時,孩子可以從中學會如何購票、如何找座位以及如何保持禮貌和秩序。
孩子還能順便欣賞到沿途的風景、路邊的街道。
再者,帶他乘坐一次火車或者高鐵,讓他自己收拾行李,再拿着自己的行李找到對應車廂以及座位。
不僅能培養他獨當一面的勇氣,還能讓他學會基本的社交禮儀以及如何與陌生人打交道,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3. 擺一次地攤
網上曾有這樣一個段子:
想要提升孩子閱歷,磨鍊生活技能,暑假不妨帶孩子體驗下襬攤。
河北石家莊,就有4個堂兄弟組團擺攤賣冰棍,大太陽天,熱得滿頭大汗,他們仍努力叫賣。
雖然只賣了七八十塊剛好回本,但他們卻真切地體會到了,什麼叫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擺攤還能讓孩子明白生活的艱辛,賺錢的不易。
相信經歷這番體驗之後,他更能理解父母的付出,從而會更努力地去讀書,追逐夢想。
4. 和孩子一起逛超市
我一直覺得,帶孩子逛超市,是一件看起來很日常,卻極有教育意義的事。
出發之前,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共同制定一張“購物清單”。
可以給孩子一定的預算,讓孩子通過簡單的計算和取捨後,在預算內選購自己喜歡的東西。
之後到了超市,再讓孩子根據購物清單自己選購商品,培養孩子做事的條理性和計劃性;
最後,在購物結束的時候分一些東西給孩子拎着,一來能鍛鍊一下孩子的身體;二來也能讓他們學會分擔,體諒父母。
5. 帶孩子讀一些“閒書”
平常孩子學業繁忙,無空閱讀,暑假便是一個讓孩子讀“閒書”的好機會。
莫言回憶自己的讀書經歷提到:
“我童年時,看‘閒書’便成爲我的最大樂趣。
我體能不佳,膽子又小,不願跟村裡的孩子去玩上樹下井的遊戲,偷空就看‘閒書’。”
寫下高考滿分作文《赤兔之死》的蔣昕捷,從小就喜歡讀閒書,《隋唐演義》《古文觀止》等很多古典小說,他都爛熟於心。
這些看起來“無用”的知識,在那個夏天,不經意間改寫了他的命運。
別小瞧這些“閒書”,他們不僅能拓展孩子的知識,還能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記得作家孫生龍曾說過:
“這年頭,不是有錢人的天下,也不是有權人的天下,而是有心人的天下。比錢、拼權都是假的,拼智慧、拼給孩子最好的傳承,纔是真的。”
真正的見世面,不是透支家庭,用錢給孩子鋪路。
而是領着他步入知識的殿堂,走進自然的懷抱,體驗不同的人生,奔赴熱鬧而又真實的人間。
點個贊吧,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帶領孩子都過一個熱氣騰騰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