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纔是青春該有的樣子

章騰新和丁文鑫(右)

近日,一段“江西學子騎行去北大報到”的短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兩個18歲的男生相約,從上海到北京,穿越3省17市,15天騎行1328公里,完成了自己的青春夢想。這兩個00後男生一個叫丁文鑫,一個叫章騰新,都酷愛運動。他們挑戰自我、勇往直前的騎行,讓網友直呼,“這纔是青春該有的樣子”“替我完成了夢想”“心中有夢想,腳下有力量”……

丁文鑫和章騰新都來自江西,高考結束後,兩個小夥伴分別被北京大學、洛陽理工學院錄取,成爲2024級本科生。這個暑假,他們以車輪丈量青春夢想,選擇用騎行這種獨特的方式開啓自己的大學生活。一路上,他們跨越長江、黃河,攀登泰山之巔,奔山赴海,用定位點亮地圖上的城市印記。

到達首都北京的那一刻,兩個年輕人站在天安門前,熱淚盈眶,激動不已。

章騰新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他與丁文鑫一路騎行到北京,共同完成了鍛鍊意志、飽覽祖國山水風光的心願。在收穫成長和歷練之餘,他們希望未來依然能夠保持一路前行的勇氣和奮鬥的激情。

高考之後,一路向北

章騰新和丁文鑫從小生活在江西新餘,倆人都是江西新餘市第一中學的學生,“去年10月,高三上學期的最後一次運動會,我和丁文鑫認識的,當時我在操場上跑步,他也在那裡跑步。因爲在學校運動會長跑比賽榜單上見過彼此的名字,我們就通過這種方式結識了。”章騰新說。

從那時起,同級不同班的兩個人因爲共同的熱愛成了朋友,“學習上我們都挺努力的,因爲高三的學習壓力蠻大。我們倆經常約着一起跑步,平時下課跑,放假時就約着夜跑。”章騰新說,他們堅持用跑步進行身體素質訓練,同時調整自己的生活學習狀態,“生活原本沉悶,但跑起來會有風。”那些下了晚自習,夜跑後坐在路邊暢想未來的時光令他難忘。

上大學前,章騰新、丁文鑫都沒有過獨自外出的經歷。高考結束後,兩個小夥伴不約而同選擇去打工,以此鍛鍊自己獨立社交的能力,同時也想給自己掙點兒學費。有一次,兩人聊起上大學的事,丁文鑫說他的高考夢想很簡單,想騎車去上大學。“那到時候你叫我。”“好!”對於丁文鑫的提議,章騰新也很支持,“騎自行車去北大報到,來一次1000多公里的長途騎行!我覺得這是一個既瘋狂又有意義的決定。”

兩個人一拍即合,他們都認爲用騎行這種方式來開啓大學生活,是一種鍛鍊,也能提高自己的運動能力和獨立能力,“高考完總要‘瘋狂’一次吧,一路向北,永不停歇。”章騰新說。他們想爲青春畫卷添上精彩的一筆,也爲自己留下更多美好的記憶。

很快,章騰新與丁文鑫就進入到爲“北上騎行之旅”做準備的狀態。從初中起,章騰新就喜歡體育運動,2023年10月,他還報名參加了新餘仙女湖馬拉松賽,“第一次跑馬,成績一般,也很辛苦,但是成功完賽會很有成就感。”熱愛長跑的丁文鑫也跑過馬拉松。兩個運動達人雖然對自己的身體條件充滿信心,但還是爲這次騎行制訂了鍛鍊計劃。

章騰新坦言,他和小夥伴都屬於喜歡冒險、喜歡挑戰自我的人,這次他們希望能夠突破自己,所以對“一直前進不回頭”的騎行充滿期待,堅持鍛鍊身體,做好準備。那段時間,他們彼此鼓勵、支持,每天跑步,用運動軟件打卡,還去健身房“擼鐵”,以增強肌肉和身體素質。丁文鑫尤爲細心,他還在網絡上通過視頻自學補胎、換胎等基礎的修車技術,以備路上的不時之需。

起初,家長們考慮到騎行的安全,都有些顧慮,說服爸媽成了兩人必須要過的一道關。不過看到這兩個“騎行搭子”非常堅定的態度,又很積極地學習和鍛鍊,最終,這個看起來有點冒險的計劃得到家長的支持,不僅協助他們一起規劃路線、制訂應急預案,還傳授了他們很多野外生存的技能,“小時候家裡對我要求比較嚴格,但父母也比較開明,他們尊重並鼓勵我去追求自己的興趣。”章騰新說。

兩個小夥伴根據地圖規劃了行程線路,並對每天騎行的距離、天氣等細節做了詳細規劃。“我們還準備了一些必需品,比如帶了幾套衣服,並且隨身攜帶了小型可充氣內胎,可以應急備用。”提及爲何選擇從上海出發,章騰新直言,一個直接原因就是丁文鑫當時在那裡打工,另一個原因是出於路線設置的考慮,“騎行一開始就要跨過長江,想想就很震撼!”

萬事俱備,8月3日凌晨,兩個小夥伴從上海出發了。他們在夜幕中合影之後,騎上車,感受着車輪每一轉都離那條壯闊的江河越來越近,心裡就像是被什麼東西填滿了一樣,既緊張又興奮,“我是出發前纔買的車,買了一輛入門級的快拆型公路車,第二天就開拔了,可以說是真正的‘說走就走’,我對前方滿滿期待。”章騰新笑言。

穿過沂蒙山區的那段經歷,是他們遇到的最大挑戰

“剛提車上來就是100公里一天,有點猛。”章騰新回憶說,剛出發時他沒有騎行基礎,一天六七個小時騎下來,那“酸爽”的感覺令他印象深刻。不過好在他有着不錯的運動基礎,身體機能也比較好,很快就適應了這個強度。

“騎行過長江”令人難忘,章騰新記憶猶新的是,當他們真的騎上了跨江大橋,風從耳邊呼嘯而過,眼前的景色就像畫卷一般徐徐展開。長江的浩渺、斜拉式橋樑的雄偉,還有遠處城市的輪廓,一切都是真實而又壯闊的,十分震撼!當時在前面騎行的丁文鑫,不由自主張開雙手,彷彿想把眼前的景色擁抱入懷,章騰新舉起手機定格下這個畫面。

那一刻,他感覺自己好像和這片土地、這條江河有了某種奇妙的聯繫,心裡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章騰新回憶說,他們把車並排停靠在橋邊,拍照留念,兩個年輕人,兩輛公路車,彷彿都閃爍着光。

迎着朝霞,一路向北,日復一日地向前騎。相比一開始還比較輕鬆的騎行,隨着時間、路程的增加,兩人的身體逐漸感到疲憊,“不過我們沒有出現過拖延症暴發或想要放棄的想法,總是保持積極心態去調整自我。”有時候太累了,他們顧不上想太多,就一直悶頭趕路,只要堅持到了旅館,睡一覺醒來又可以活力滿滿了。那時候,腦子裡唯一的念頭就是,“都已經騎了那麼長的距離,半途而廢就太可惜了,一定要咬牙堅持到底。”

章騰新體會很深的是,在騎行中,共同的運動熱情和興趣愛好,以及三觀相投,使他們的友誼更加深厚,詩與遠方,都願分享。

如果當天沒能按原計劃完成行程,這時候怎麼辦?面對這個經常會遇到的問題,他們的法寶是“共同面對”。也因此,別看平時打遊戲時,或者在生活中兩個人會互相打鬧、開玩笑,但每當關鍵時刻,他們總是毫不猶豫站出來,爲對方撐起一片天,“有一天因爲暴雨不得不推遲行程,我們沒有選擇放棄、抱怨,而是調整計劃,先尋找安全地點住宿,然後補上行程。那次的時間特別緊張,要趕原計劃路程近兩倍的距離,壓力不小,但是通過互相鼓勵和支撐,我們都完成了任務。”

騎行並非一帆風順,進入山東的一段經歷是他們遇到的最大挑戰。尤其是從臨沂到泰安那段路途,剛剛穿過沂蒙山區,一路上都是不斷的上坡,非常考驗體力和技術。“那段應該是我們騎得最累的時候,尤其是那種石子路特別難騎,我朋友的肌肉反應也非常劇烈,差點就放棄了。我就不住給他打氣說:還有幾公里,加油!或者就唱唱歌,放鬆一下。”

堅持,只有堅持才能渡過難關。那次連續休息兩天後,丁文鑫的疼痛感緩解了,兩人又再次踏上前行的路途。這也帶給他們此次騎行最大的啓示,就是要勇於嘗試,“不嘗試一次,永遠不知道自己可以做到什麼。”

陌生人的善良與熱情,讓人感到格外溫暖

一路騎行,大多是走國道、省道,還有時走的是鄉間小路。每天出發前他們都先要檢查車況,然後準備好補給的飲用水和電解質片,以防身體脫水。吃飯和休息,他們選擇隨遇而安;有時行程被高溫和暴雨打亂,他們只能選擇就地落腳,鄉村小鎮的露天廣場、公園草坪……是“隨地大小睡”的天然之所。需要好好休整一下的時候,他們就會提前搜索下一個目的地的小旅館。

在路上,他們幾乎沒有遇到像他們一樣長途騎行的人,但是遇到了很多熱情的當地人,這讓他們的旅程更加愉快。“有很多中老年人都會過來圍觀,然後給我們很多鼓勵和建議。”章騰新說。

在旅途中,他們邂逅各種各樣的人,賣菜大爺、走夜路的貨車司機……有趣的是,聽說他們從上海騎過來的,都會比較驚訝。只要一說目的地是北京,又都會立馬打開話匣子,向他們述說起自己年輕時的理想抱負、青春夢想,最後還跟他們說,“加油!”

更讓章騰新感動的是,很多人蠻熱情的,會幫助他們、支持他們。有一次,在路邊餐館吃過飯,附近實在找不到可以休息的地方,老闆就讓他們在店裡待了一下午。還有一天晚上,他們路過一個村莊,章騰新的自行車坐墊壞了,兩個人一起擺弄了很久都沒有修好。當時有一位大媽主動過來問他們需不需要幫助,過一會兒又有一位好心大哥主動幫他們修車,臨走還給了他們膠布應急……那些陌生人的善良與熱情,讓他們感到格外溫暖。

他們一路跨越了長江、淮河、黃河,穿過了沂蒙山、泰山,風吹雨打,披星戴月。經過山東時,他們特意去“夜爬泰山”,那一夜滿天繁星,還遇到了英仙座流星雨劃過夜空。在泰山頂上看日出,當一輪紅日噴薄而出時,他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隨着人羣一起歡呼……直到今天,這些難忘的經歷和場景仍會像電影一樣浮現在眼前。

章騰新說,他們最大的收穫是在這次騎行過程中,學會一件一件地去解決遇到的問題,積累下不少經驗。“我現在會變得更有毅力,對目標更會堅持不懈。比如現在遇到什麼事,首先想的是自己怎麼解決。”對章騰新和丁文鑫來說,以前渴望親眼看一看自己的國家,這一路騎下來,車輪一圈圈地轉動,已經把沿途的祖國風光,打印在了他們的心中。

每個平凡的日子都能發光

讓兩個好朋友深有感觸的是,一起騎行,體驗不同的地方文化,是心靈深處感知祖國風貌的一次生動實踐。一天又一天,車輪在公路上滾動,眼前的景色向後飛馳,終點也越來越近。

8月17日,終於,北京就在眼前了!能以這種方式來到北京,讓章騰新感到特別值得,在祖國75歲生日前,能以自己的方式給祖國慶生,他感到意義非凡。

完成騎行之後,丁文鑫去北大報到。章騰新在北京停留了兩天三夜,他對古建築、文物等歷史、人文景觀非常感興趣,特意去遊覽了天壇和故宮。他表示,上初中時去過一次故宮,這次去“人真的超多”,但徜徉在恢弘的紫禁城之中,依然感到極其震撼。

之後,章騰新原路返回,他想抓住暑假剩餘的幾天時間,回老家陪伴家人。回望這次騎行,他自覺變得更珍惜家人了。章騰新的爸爸在外工作,一年才能見幾次,家裡媽媽帶着弟弟生活,而比自己小16歲的弟弟是章騰新在外時常惦記的“小人兒”,看見喜歡的玩具也會給他買回去,“他還很小,剛兩歲。”儘管年齡差距較大,但章騰新在家裡經常帶着弟弟一起玩,弟弟也很黏他,感情特別好。

回到老家,還有一件讓章騰新感到高興的事。有學弟學妹反饋給他說,在高中母校的新生大會上,學校領導對他們騎行的經歷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的故事成爲榜樣,在校內廣爲流傳。

如今,章騰新和丁文鑫已經各自開啓了大學新生活。正在軍訓的丁文鑫通過章騰新表示,他很感謝大家的關注和關心,希望關於他“騎車上北大”這件事能夠早點過去,讓自己在大學有個新開始,儘快融入燕園的學習和生活。作爲北大社會學系2024級本科生,丁文鑫一直對北大充滿憧憬和期待。他曾說,就像在騎行的路上有一個目的地一樣,在高中三年的學習之路上,北大就是他的目的地,是他的精神食糧,他也爲此一直努力。而這次騎行在一路上所看到的、所經歷的事情,讓他了解到不同人的工作狀態和生活理念,一方面增加了人生閱歷,另一方面也是他對社會學專業的一次初嘗試。北大校園裡的人文氛圍,老師同學的熱情友好,都讓他感到溫暖。丁文鑫希望未來成爲一個有勇氣、有擔當的人,能夠敢想敢做,勇往直前。

章騰新也在9月4日乘坐火車,帶着自己心愛的自行車,去往歷史文化厚重的古都洛陽,開啓了大學新生活。選擇報考洛陽理工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章騰新說,因爲他想到一個自己喜歡的城市生活和發展。如今,騎行已經成爲他的一項重要愛好,註定會陪伴他的大學生活。日常喜歡彈吉他、唱歌的他,也希望在學業之餘,能夠深入學習、研究一下音樂方面的知識,“就像選擇騎行一樣,我們都希望在大學裡也能夠多多探索,讓大學生活更加豐富一點。”

各自走進大學生活,就算少了見面,但兩個好朋友互相鼓勵,相約繼續運動下去,讓每個平凡的日子都能發光。

文/本報記者李喆供圖/章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