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和解飯」若成功 學者:韓國瑜便展現憲政高度
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僵局現曙光,立法院長韓國瑜、行政院長卓榮泰本週五邀朝野黨團三長吃「和解飯」,朝野高度對立有望和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僵局現曙光,立法院長韓國瑜、行政院長卓榮泰週五邀朝野黨團三長吃「和解飯」,由於涉及到行政、立法兩大首長,備受關注。學者表示,院際協調權在於總統,韓國瑜親自協助協調,較爲特別,若成功便展現憲政高度。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劉嘉薇表示,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甫送入國會便被退回,也因本屆第一會期已有太多立法和行政的爭議,且總統提名人事案如NCC委員、大法官等,令立法院不滿,立法、行政無法溝通,與賴清德總統有關。
劉嘉薇指出,賴清德身兼民進黨主席,也向綠委下達軍令,不得缺席各項會議,總統過於介入立法、行政之間的運作,其實非常不正常,過去少有此情況,也令立法、行政僵局更嚴重。
劉嘉薇說,院際協調本是總統應爲,但當造成立法、行政衝突的來源是總統本身時,造成衝突者將喪失協調空間。韓國瑜若能成功協調,便是展現憲政高度,而賴清德本身亦可緩和些,不見得權力都要一把抓,畢竟賴清德現爲少數總統,政治是妥協藝術,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要「整碗捧去」。
至於是否有機會成爲憲政慣例,劉嘉薇說,立法院長未來於憲政運作上是否能參考韓國瑜的例子,有前提條件是「總統爲少數總統,立法、行政陷入僵局」、「雙首長制因總統強勢,宛如單一總統制,行政院長角色微乎其微」,爭議出現於總統身上,立法院長便有「機會」進行政治協調,留下好的模範,這就是憲政慣例的開始。
不過,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廖元豪認爲,此次的協調可說是一次「先例」,但距離「憲政慣例」還有相當的距離。因爲憲政慣例是有要件的,它首先要有客觀要件,「反覆實施的慣性」,所以偶一爲之不算,要多次履行,並且沒有反例。再者,必須有主觀要件,政治部門均認定這種慣行是「有拘束力」、「各方均有義務遵守」的不成文法律規範。
廖元豪說,目前立法院長才第一次這樣邀約協商,而且各方是否真心相信以後可以這樣協調,協調後說好的就算話?都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