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各退一步 總預算僵局有解

立法院院會朝野各退一步,總預算僵局有解。(本報資料照片)

總預算僵局,在立院釋善意排定閣揆報告並備質詢後,行政院長卓榮泰也不再堅持只使用原民基金,填補未依法編足的禁伐補償,而是提出第二預備金、追加減預算等選項,雖然最終要等5日質詢完後,在野黨才決定是否放行付委,不過從藍白質詢時「循循善誘」,到卓揆「逐漸放軟」,都可嗅到朝野已想結束這場「膽小鬼賽局」。

立法院長韓國瑜上月曾3度爲總預算卡關召集朝野協商,執政黨起初態度強硬,總預算堅持頂多編列4萬元,禁伐補償不足部分則靠原民綜合發展基金支應;更傳出民進黨團要求再次修《原住民禁伐補償條例》,改回政院同意的每公頃4萬元,引發在野黨不滿。最終在韓國瑜協調下,卓揆昨順利上臺報告備詢。

在野黨尊重韓國瑜,也同意讓步先報告,再決定是否將總預算付委,國民黨內其實也有默契,只要禁伐補償依法編列,健保點值、公糧收購漲價等2項主決議,可讓執政黨照自主時程規畫。

卓榮泰昨讓步提解方,卻同時落下但書,希望立院未來修法時,能遵守《憲法》、《預算法》規定,增加歲出應先徵詢行政院的意見,指明彌補資金來源;這裡的「徵詢」可能成爲朝野各自表述的空間。

在野黨認爲的徵詢是「尊重但無強制力」,上會期修法的朝野協商,就有安排政府官員列席表達意見,達到徵詢效果;但卓要的徵詢,彷彿是「行政院要同意」纔算,恐怕就有行政權過度侵犯立法權的疑慮。

總預算質詢還有5日一整天,共21位立委準備上場,爲解僵局,朝野都應該別再執著於過去的對錯,而是齊頭面向未來,專注找出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否則膽小鬼賽局繼續下去,最後火車對撞的結果,受害的終究是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