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鹽都”雨中行——感恩鳳凰橋

時隔半年,10月20日自貢城市書房“找回鹽都”再次啓航,近二十位地方文史愛好者在連綿秋雨中跟隨陳星生老師從旭水河鳳凰橋,經瑪瑙山至威遠河觀音灘。值得一提的是兩位來自隆昌的朋友全程參與本次活動,這也是“找回鹽都”兩年半以來首次有外地朋友加入其中。

雖然秋雨連綿不斷,上午八點半大家已陸續抵達自貢市職業培訓學院大門集合。

大家邁着矯健的步伐跨越本次活動最泥濘的一段路程

鳳凰橋又名永濟橋,始建於明代,系自流井與威遠連界的橋,也是旭水河最末端的古橋。鳳凰橋是自貢城區內現存歷史最早的一座名橋,處於旭水河下游,距與威遠河交匯的雙河口約一里許,一頭連威遠縣的瑪瑙山,一頭接大安區的鳳凰壩。

凰橋最初的記載,見於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富順縣人進士李芝的記述,已載入《富順縣誌》(清乾隆四十二年段玉裁撰修)。這篇“李芝記”講述了鳳凰橋的來歷和第一次重修的過程:

【李芝記】榮溪發源仁壽,由榮縣、公井至瑪瑙山足,與威遠龍會河,繞自流井廠而東,爲威富二縣交界。因鄰兩井,行旅負載麏至,絡繹往來不絕。去二縣郭門或七八十里,或百里。輶軒差使公移置遲,故令茲土者,均計未遑。昔有橋名“永濟”,莫知創始。明季爲流賊蹂躪無有矣。順治初,族伯如蓮,喜爲施濟。出己力捐修,至今百餘年,無望洋者。然年久板齧趾搖,行者岌岌。壬午夏,上流驟雨,奔衝蕩激,枯槎壅扼,以致傾圯,行者復病。族姪於銓、於鈞,如蓮孫也,追念先人之志,約其昆季子姪等修砌補架之。庀材鳩工,踰月工訖,缺者復完。行者忘其爲如蓮伯之力,而姪於鈞等亦若以此爲己力所當爲,是可書也。餘嘗謂,世人有二病:不當爲而爲與當爲而不爲。夫當爲而不爲,爲可恥。則當爲而爲者,爲可嘉也。至於當爲而爲尚可以不爲,而卒能爲之,尤爲可嘉也。吾族中往多衣冠,慕古之士,其後每微,至於今稍變矣。使爲人子若孫者,念先人之緒,踐陳跡而補葺之,使不至於顛越不可修治,將衣冠累世不絕,可卜也,是橋不其小者歟?乾隆二十八年壬午中秋日。

前幾年,新發現的這通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重修鳳凰礄碑記”,距上次重修84年後的第二次重修的記載。

【重修鳳凰橋碑記】聯:山圍瑪瑙形如鎖,礄翊鳳凰勢欲飛。

【重修鳳凰橋碑記】殘碑判讀:“橋復傾頽,至此者莫不望洋三嘆”的鳳凰橋,幸有顏君等諸君出面共商捐資修橋,“此橋不可一日無修,不應一日緩況”,先年李公一門獨資建橋,如今雖不敢與李公媲美,“何敢不同心盡力共襄厥成”,於是“復約如蓮之後”共同捐金重修鳳凰橋。工程自本年正月動工,至七月告竣。重修後的鳳凰橋“兩岸巍巍,長溪瀰瀰,高襟虹腰,橫排雁齒”。“遠紹前徽”,其功德都在這河上啊。首捐顏昌英 李如蓮公清明會李近仁黃萬順黃達信李振亨黃達俊黃煦等道光二十七年歲次丁未孟秋月

陳星生老師在鳳凰橋頭爲大家講述這座名橋的古往今來,詳細解讀了清乾隆四十二年段玉裁撰修的《富順縣誌》中的“李芝記”。特別是對李氏家族這種善舉傳家的品格,李芝在文中發出了“夫當爲而不爲爲可恥,則當爲而爲者爲可嘉也,至於當爲而爲而尚可以不爲,而卒能爲之,尤爲可嘉也”的讚歎。

重修鳳凰橋碑記則記載了第二次重修鳳凰橋,遠紹前徽,功德流傳。碑文前一部分,追記了李如蓮捐資建橋和李氏族人繼承前人善舉,捐資重修鳳凰橋傳善於後世的美德。碑文後一部分,記述面對又一次“橋復傾頽,至此者莫不望洋三嘆”的鳳凰橋,幸有顏君等諸君出面共商捐資修橋。這通被遮埋了多年未被世人瞭解的重修鳳凰橋碑,讓當代和後世瞭解鳳凰橋的歷史,讓中華民族施善於社會的優良傳統萬世傳承。

找回鹽都紀念卡也在本次活動中首發,許多愛好者都拿着卡片與鳳凰橋合影。

隨後大家沿着鄉村公路登高威遠瑪瑙山

一步一景,雨中瑪瑙山雲霧繚繞,我們這次也頗有點“雨中登泰山”的意境。

越往山頂,雨勢漸大,大家不由加快了登山的步伐。

瑪瑙山半山腰是俯瞰釜溪河零公里處的絕佳觀景平臺,只是可惜雨天霧濛濛能見度很低。

每天清晨威遠縣向義鎮解放(石牛)村的鄉親走過鳳凰橋爲對岸自流井的人們挑去蔬菜禽蛋已有數百年曆史了,從過去的淵源井到如今的郭家坳菜市場,人們可以買到“不好意思還價”的菜。

抵達威遠河觀音灘後,首先走進羅家大院拜謁革命先烈羅世文。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羅世文堂弟羅世存老師給我們講述羅氏家族波瀾壯闊的革命史。

羅老師一邊講述羅氏家族的歷史,一邊帶領我們瞭解現存羅家大院的建築佈局。

整個羅家大院規模較大,行走其間感覺是曲徑通幽,大家跟隨羅老師逐漸抵近羅世文故居。

這座穿鬥結構的老宅即爲羅世文故居前庭,大家均在此駐足拍照留念。

穿過前庭老宅中間的小巷,後面的一塊空地上矗立着兩塊紀念碑。一塊是1990年3月17日立的威遠縣文物保護單位——羅世文故居;另一塊是2013年10月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羅世文故居。

羅世文(1904—1946),四川省威遠縣向義鎮解放村觀音灘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烈士。土地革命時期,羅世文先後任中共四川臨時省委宣傳部長、省委軍委書記、省委書記,參與領導了江津、榮(縣)威(遠)、廣漢、梁山、德陽等地的農民暴動和兵變。抗日戰爭時期,羅世文被黨中央派回四川工作,先後任中共四川省臨時工作委員會書記、川康特委書記、八路軍成都辦事處主任、新華日報成都分社社長。1940年3月國民黨陰謀製造的“搶米事件”中被捕,先後囚禁在重慶歌樂山白公館看守所、貴州息烽監獄和重慶渣滓洞監獄內。1946年8月被敵人殺害於重慶歌樂山松林坡。爲《紅巖》中英雄許雲峰的原型。

走出羅家大院,我們來到本次活動的最後一站威遠河觀音橋和觀音灘堰閘。

觀音橋始建於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多次被洪水沖毀後修復,現已改建爲公路橋。此橋位於自貢市大安區鳳凰街永勝村與內江市威遠縣向義鎮解放村的威遠河上,是當年自流井鹽場到威遠路上通道的主要橋樑之一,現爲自貢市大安區文物保護點。

抗日戰爭時期爲確保自貢鹽業經濟大動脈的安全順暢,渠化河道,利於航行,增強運力,在威遠河沿線修建八座堰閘爲主體的梯級水路鹽業生產運輸系列水利工程。觀音灘堰閘爲雙堰式船閘,建於1942年3月1日,竣工於1945年4月30日,是威遠河上八座雙堰閘中間唯一有橋的一處堰閘。

“找回鹽都”雨中行,感恩鳳凰橋,感恩瑪瑙山觀音灘衆鄉親!一座座古橋,不僅便利了交通,也是凝固的歷史,更有一種中華傳統美德的信仰傳承。